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思政一体化实施路径研究

作者

马庆凯

长春光华学院 130000

关键字: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思政一体化;实施路径研究;有机融合

一、引言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作为理工科重要专业,在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科技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随着教育领域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成为必然趋势。课程思政一体化旨在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专业课程教学全过程,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挖掘

(一)爱国情怀与民族自豪感

在讲述电子信息工程发展历程时,介绍我国从引进国外技术到自主创新实现关键技术突破的过程,如 5G 技术的领先、北斗导航系统的建成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增强他们为国家科技发展贡献力量的责任感 [1]。例如,介绍我国电子信息领域的发展历程,从早期技术依赖进口到如今实现诸多自主突破,如 5G 通信技术领先全球、北斗导航系统成功组网等成就,让学生了解前辈们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取得辉煌成果,激发他们投身专业学习,为国家发展添砖加瓦的热情。

(二)职业道德与工程伦理

电子信息工程实践易引发诸多道德与伦理问题,如信息泄露、网络攻击等。将职业道德与工程伦理融入课程思政,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培养严谨负责的职业操守。通过分析电子信息系统设计、开发和应用中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工程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遵循的职业道德规范,如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产品可靠性和质量把控等,培养其严谨负责的职业态度和良好的工程伦理意识。

(三)创新精神与团队协作

电子信息工程行业竞争激烈,项目复杂多变,对从业人员的创新精神与团队协作能力要求极高 [2]。在课程思政中注重培养这两方面素养,能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助力其应对未来挑战。教学中可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创新项目,激发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同时,通过团队项目实践,如完成一个智能电子产品设计,让学生在团队中明确分工、协作配合,学会沟通交流、优势互补,体会团队凝聚力,提升团队协作能力,为日后融入工作团队奠定基础。

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思政一体化实施路径

(一)构建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融合的课程体系

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梳理课程体系中各门课程的知识点和思政元素,制定课程思政教学标准,明确每门课程在课程思政方面的具体目标和要求。

打破课程之间的孤立状态,构建有机联系的课程思政体系。例如,在低年级的《电路分析基础》等基础课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严谨态度;在高年级的《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等专业核心课程中强化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爱国情怀教育,使思政教育贯穿学生整个学习过程。

(二)优化教学内容,融入思政元素

对现有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在章节内容中适时融入思政案例和素材 [3]。如在讲解电子元器件时,介绍我国电子元器件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激发学生对专业发展的信心和使命感。

根据课程进度和教学主题,及时引入社会热点和前沿科技问题,如人工智能在电子信息领域的应用引发的伦理道德思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价值观。

(三)创新教学方法,增强课程思政效果

1. 采用项目式教学法,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将思政教育融入项目实施过程。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不仅学习专业知识,还能体验团队协作、克服困难、追求卓越等精神品质。例如,在一个智能电子产品设计项目中,引导学生关注产品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培养其可持续发展意识。

2. 运用案例教学法,收集国内外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经典案例,包括成功案例和失败案例。通过对案例的深入分析,让学生在思考技术问题的同时,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政道理,如某个因忽视职业道德导致信息泄露的案例,使学生深刻认识到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3.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虚拟仿真、在线课程平台等,丰富教学资源和教学形式。通过虚拟仿真实验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利用在线课程平台发布思政教育专题视频、讨论话题等,拓展思政教育的时间和空间维度,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能力

1. 组织教师参加课程思政专题培训,邀请思政教育专家和优秀教师进行讲座和经验分享 [4],帮助教师深入理解课程思政的理念和方法,提高教师挖掘和融入思政元素的能力。

2. 鼓励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研究,设立专项研究课题,支持教师探索适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和方法,总结教学实践经验,形成可推广的教学成果。

3. 建立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评价机制,将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纳入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激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思政建设,不断提高课程思政教学水平。

(五)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保障课程思政实施效果

1. 构建多元化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在原有专业知识考核基础上,增加对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考核内容。例如,在课程设计报告和项目答辩中,设置专门环节评估学生体现的思政元素理解和实践情况。

2. 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成长。通过课堂讨论参与度、小组项目表现、平时作业完成情况等过程性指标,全面了解学生对课程思政内容的接受和内化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课程思政目标的实现。

四、结论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思政一体化的实施对于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构建融合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师资建设和完善考核评价等多方面的努力,能够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全过程,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同向同行,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社会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创新精神、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还需不断探索和优化课程思政一体化实施路径,持续提升课程思政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 莫昭建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C]// 重庆市继续教育学会 . 智能教学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数智教育专题). 江阳城建职业学院 ;,2025:76-79.DOI:10.26914/c.cnkihy.2025.014619.

[2] 丁春峰 , 赵赛丽 , 马铮 .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思政一体化实施路径研究 [J]. 吉林教育 ,2025,(11):73-75.

[3] 曾松伟 , 郑军 , 周竹 , 等 . 专业视域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思政体系改革 [J]. 高教学刊 ,2025,11(18):144-147+152.DOI:10.19980/j.CN23-1593/G4.2025.18.034.

[4] 陈华敏 , 牛军 , 孙曦 , 等 .《电子设计自动化》“金课”建设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J]. 才智 ,2023,(14):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