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土木工程本科生教育培养的机遇
勾建峰
淮阴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淮安市 223003
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石,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科技进步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 2017 年《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发布以来,人工智能(AI)技术迅速发展,广泛应用于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领域,推动了教育与科研模式的深刻变革。为响应这一趋势,教育部于2018 年推出《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明确了以 AI 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战略方向。
在此背景下,传统土木工程教育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AI 技术正逐步融入教学辅助、科研分析与个性化学习等环节,为土木工程注入现代化元素,提升了教育的效率与质量 [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改革创新,为高等教育的智能转型提供了明确指引。
本文立足人工智能与土木工程融合发展的背景,探讨 AI 技术在本科人才培养中的应用前景与教育机遇,旨在为土木工程专业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助力高质量人才培养,服务国家发展大局[2]。
一、土木教学的非智能现状带来的问题
1. 教育理念陈旧,教学内容单一
传统土木工程教育重理论、轻实践,侧重传授经典知识,忽视学生创新思维、逻辑分析和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课程体系集中于结构力学、材料力学等核心科目,缺乏对计算机科学、环境工程等相关学科的融合,限制了学生的跨学科视野与综合应用能力,难以满足现代工程实践的需求。
2. 教学模式滞后,教学设备陈旧
当前教学仍以课堂灌输和有限实地调研为主,难以激发学生兴趣与主动学习热情。教学设备更新缓慢,功能单一,难以支撑多样化、现代化的实验教学,导致学生缺乏对先进技术的实际操作经验和理解深度,在未来职场中难以快速适应新技术和新设备。
3. 聚焦国内,缺乏全球视野
传统土木教育聚焦国内工程需求,忽略国际标准与技术更新,学生对全球土木工程发展趋势了解不足,国际竞争力有限。在行业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缺乏国际视野不仅制约了学生的就业拓展,也削弱了他们参与跨国项目与国际交流的能力。
二、人工智能用于土木教学的优势特征
1. 提升教学理念,丰富教学内容
在提升土木教学理念与丰富教学内容的过程中,人工智能凭借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快速获取并整合土木工程领域内最前沿的研究成果与技术进展。这促使教学内容挣脱了传统教材和经典案例的束缚,实现了实时更新,涵盖了最新的理论、技术、标准及规范。同时,人工智能作为桥梁,促进了土木工程与其他学科的深度融合,使土木工程教学不再孤立,而是构建了一个更加综合、全面的知识体系。
2. 改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设备
在土木教学领域,知识的传授模式正经历着深刻变革,由传统的单一课堂授课拓展为多元化学习方式,涵盖在线视频教程、即时问答教学等,这些创新手段实现了个性化教学的精准定制,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3]。人工智能的融入更是让教学体验焕然一新,它能够实时追踪并反馈学生的学习进展,量化评估班级内学生对关键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为教学调整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借助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前沿技术,我们构建了高度仿真的土木工程实践环境,让学生在虚拟世界中自由探索、模拟实验与操作,有效锻炼了其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这些智能设备还具备实时监测功能,能即时捕捉学生的操作细节,提供精准指导和即时反馈,助力学生精准掌握实践技能,显著提升实训成效。
3. 开拓全球视野,兼容并包
借助人工智能技术,AI 可以打破时空限制,助力构建国际化教学平台。学生可通过虚拟课堂、在线研讨与国际专家互动,了解全球土木工程最新趋势与标准,提升国际理解力与跨文化沟通能力,为参与全球工程项目奠定基础。
三、人工智能为土木教学变革带来的机遇
1. 改革教学内容及方法
在土木工程教育领域,教师要积极探索创新路径,以应对行业发展对学生的新需求。除了巩固传统土木课程的基础,学院需要开设复合型课程,旨在实现多学科交叉教学,让学生不仅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能融合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大数据等多领域的知识,培养其成为具备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复合型人才。同时,教师应借助智能化、定量化的教学软件,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技术,精准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学评价提供科学的依据,也帮助学生自我诊断,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2. 构建新的培养模式
土木工程领域的未来发展离不开计算机技术因此,相较于传统教学体系,学院需要显著增加了计算机与英语教学的比重。计算机课程不仅涵盖了编程基础、数据分析等专业技能,还融入了与土木工程密切相关的软件应用与模拟技术,旨在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同时,强化英语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为他们在全球舞台上展现才华打下坚实基础。
3. 搭建国际间交流平台
学校之间要构建了一个全方位的学习交流平台。这个平台不仅要连接了国内各大院校的优秀学子,还需要跨越国界,与国际知名院校的学生建立了紧密的沟通桥梁。在这个平台上,学生们可以自由分享学习心得、研究成果与经验,激发彼此创新思维,共同探索土木工程领域的前沿问题。此外,还需要定期举办学生交流合作活动,包括但不限于线上研讨会、主题论坛、以及实地考察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交流机会。这些活动旨在打破地域限制,让学生们在互动中增进了解,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 林沛元 , 黄林冲 , 马保松 , 等 .“土木工程 +AI* ”本科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J]. 高教学刊 ,2024,10(35).
[2] 赵全胜 , 梁小勇 , 赵媛媛 , 等 . 新工科背景下智能建造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J]. 教育教学论坛 ,2023,(20):82-85.
[3] 陈颖平 . 人工智能在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J]. 智库时代 ,2018,(45):24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