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措施分析

作者

奥古丽扎代·托合提瓦柯

和田地区墨玉县第一小学 新疆 和田 848000

引言:小学数学课程的思辨性较强,着重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是义务教育阶段十分重要的学科。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应当在讲解课程知识的基础上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形成更加完善、成熟的思维模式。对此,教师围绕自主探究学习能力提升这一重要目标设计教学方案,最大化提高课堂教学的价值,学习新思想、新手段,全方位培养并塑造学生,促进学生长远发展。

一、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教育意义

学生自主性的提升为教育活动的高质量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教师以知识讲解和技能提升为核心开展的教学活动将会得到学生积极配合,最大化发挥教育成效。因此,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提升有效促进了学生其他能力素养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在知识学习和探究中扩大知识储备。另外,学生可以在自主探究学习中感受学科知识的魅力,找出个人较为感兴趣的部分,提高学习积极性。从课程教学的角度分析,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提升为目的开展的教学活动客观上提高了教育质量,在同样时间长度内起到了更加良好的能力提升和素质塑造作用,顺应教育改革趋势。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策略方法

(一)注重学习方法讲解

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因思维方式、身心发展等因素产生了不同的能力层次,学习情况存在差异。教育改革背景下,因材施教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能力提升需求,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升学习能力和效率[1]。此时,教师需要向学生讲解当前较为科学、常用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经过多方尝试和对比找出更加符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培养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以下简称“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的课程教学为例,几何图形相关知识的学习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可以将平面示意图转化为三维模型。如果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相对较差,则可以自行裁剪图形,在动手操作中理解平移、轴对称、旋转等概念。此外,可以从思维导图、错题总结等多个层面介绍学习方法。

(二)优化课堂教学活动

讲解基础课程知识的同时,教师应当设计多元化教学活动,丰富课堂内容,改变以往较为沉闷枯燥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成提升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目的。教师可以使用情境创设、小组合作、项目探究、教学游戏等方法,适当留白,多角度完成思维拓展和能力提升。

例如,在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课程教学中,教师明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和图形特点后,可以给予学生较为自由的知识探究空间,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寻找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方法。教师可以提供直尺、木棒、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硬卡纸、剪刀等教学工具,便于学生尝试计算图形周长的方法。随后,学生总结并分享小组讨论得出的结论,教师站在科学严谨的角度分析学生讨论结果的合理性,进而明确较为常用、简便的计算公式,强化知识掌握的同时培养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三)强化实践探究体验

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应用所学知识、探究知识原理的途径。学生需要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学会从个人经历和实践活动中提炼科学理论,提升自主探究学习能力。故而,教师应当组织实践教学活动,丰富学习体验,引导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获得领悟,学会思考探究 [2]。教师可以搭建实践情境,综合利用学校内部以及社会层面的教学资源,以引导者的身份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全面思考。

例如,以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为主要内容开展实践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没有测量工具的情况下裁剪 1dm² 的纸片,随后给出标准图形,在对比中强化学生对面积单位大小的感知。随后,教师从教室环境出发,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和测量工具得出教室面积。在此基础上提升难度,在校园环境内选择绿化区域、运动场等多边形区域,进一步扩大实践研究空间。

(四)重视课后能力完善

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尽可能在课堂中完成知识讲解和技能传授,使学生对课程重要内容形成基本认识。为了巩固课堂学习成果,教师需要加强课后引导,利用课后时间完成能力完善和夯实,使学生真正掌握学科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勇于攻克难题,主动思考,实现深度学习。除课后作业之外,教师可以给予学生相关学习建议,推荐课程资料和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明确课后自主学习的思路方向。

例如,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与日常生活的关联较为紧密,实践性较强。完成教材部分的知识讲解后,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学习能力出发,提供微课视频、书籍等学习资料,使学生能够从更加全面的角度掌握教材知识,并且了解教材中未能涉及的知识内容,实现课程教学深度与广度的拓展延伸。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解析和吸收新知识的能力更强。

结论:综上所述,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时应当关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强化提升,以学科知识和素质能力并重的方式培养学生。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引导学生寻找更加适合个人能力和日常习惯的学习方法,为自主探究和学习奠定基础。另外,可以增加教学活动,组织实践探究,调动学生积极性,高效利用课后时间,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周培基 . 浅谈“双减”背景下小学课后延时服务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小学数学学科为例 [J]. 试题与研究 ,2024,(24):43-45.

[2] 高雪 .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策略 [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 ( 下旬刊 ),2024,(04):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