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数控加工中多轴联动精度控制与误差补偿技术研究

作者

李志祥  高思军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111

随着现在制造业的发展,零件加工需要的精度和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多轴联动的数控加工技术因为可以加工复杂曲面、减少装夹次数和提升效率等优点,在航天航空、造汽车、模具加工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多轴联动数控加工过程中,由于涉及多个坐标轴的协同运动,多种因素会影响加工精度,导致误差产生。因此,研究控制多轴加工的精度和补偿误差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提高产品品质、降低生产费用和加强制造业竞争力至关重要。

一、多轴联动数控加工原理

多轴联动数控加工是指通过计算机数控系统(CNC)控制机床的多个运动轴,让它们根据设定好的程序协同运动,完成在空间里复杂的路径加工。目前常见的数控机床有四轴、五轴或者更多轴。在进行多轴加工时候,除了原本的X、Y、Z这几个直线轴之外,还要加上会转动的轴,如 A 轴(绕 X 轴旋转)、B 轴(绕Y 轴旋转)、C 轴(绕 Z 轴旋转)等。这些轴一起运动,刀具就能用不同的角度和位置去切削工件,这样就能加工出形状复杂的零件。多轴联动数控加工的核心在于数控系统对各轴运动的精确控制与协调,通过精确的插补运算,将复杂的空间加工轨迹分解为各坐标轴的运动指令,实现多轴的同步运动。

二、多轴联动精度控制关键技术

2.1 先进的运动控制算法

高级的运动控制算法是多轴联动高精度控制的根本条件。在数控多轴系统里,常见的控制算法有 PID 算法及其改进版、自适应的控制算法、滑动膜控制的个。PID 算法通过计算系统错误的比例(P)、积分(I)还有微分(D)这三个部分,然后改变控制量的大小,让系统输出能接近设置的那个值。在多轴控制过程中,比例部分可以根据坐标轴现在位置和目标位置的差距,很快发出控制信号,让坐标轴往缩小差距的方向动起来;积分部分主要用来去掉那种固定不变的误差,通过把误差一直加起来算,不断改控制量,直到误差没有为止,这样坐标轴就能准确定位了;微分部分在坐标轴突然启动、急停或者变速时候特别好用,能有效减少超过设定值的现象,让坐标轴动得更稳更快到达目标。不过实际加工时候,由于受到工件材料不均匀、刀具磨损、切削力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系统参数会变化,而且不确定,老式固定参数的 PID 算法很难保持系统稳定和加工精度。

2.2 高精度位置检测与反馈

高精度的位置检测和反馈的技术是多轴联动控制精度的重要环节。在多轴数控机床中需要能够实时正确测量各个轴的位置,给运动控制算法提供准确的信息反馈,这样才能及时调整轴的运动来保证加工精度。常用的位置检测零件有光栅尺和编码器这些。光栅尺作为高精度位置检测工具,它基于摩尔条纹的原理把机械位移变成电信号,有测量精度高、响应速度快还有可靠性好等这些优势,可以准确检测机床轴的直线位移,分辨率能达到微米或者纳米级别,这为高精度加工提供了保障。编码器分为增量编码器和绝对编码器两种,增量编码器能检查旋转部分的角位移变化然后产生脉冲信号,从而测得坐标轴的位置和运动速度;绝对编码器直接输出对应坐标轴位置的数字编码,断电的时候也能记住位置,可靠性高抗干扰好,经常用在检测机床旋转轴的角度位置上。通过这些高精度检测元件实时收集各个轴的位置数据,反馈到数控系统后,系统会比对反馈数据和目标位置,算出位置偏差再去调整各轴的控制信号,这样形成了对加工精度的闭环控制,有效提升多轴加工时的定位精确度和轮廓精度。

三、多轴联动加工误差补偿技术

3.1 误差补偿原理

误差补偿技术的基本原理就是先要建立误差模型,用来预测和估计出加工时候出现的误差,然后根据模型算出补偿量,再用数控系统调整机床的运动,这样就可以减少或者消除误差带来的影响。误差补偿分两种办法,分别是离线补偿和在线补偿。离线补偿就是在加工之前,要对机床做全面的误差检测和分析,把补偿量提前存到数控系统的补偿表里。在加工时数控系统会根据加工的位置,自己从表里找对应的补偿量来调整机床。这种方法适合误差比较固定、变化不大的情况。在线补偿则是在加工过程中,用传感器随时监测机床的运动情况、切削力和温度这些参数,根据参数变化马上算出补偿量,然后反馈给数控系统,实时调整机床的运动。在线补偿能更好地应对加工时各种因素的变化,补偿效果更好,不过它对传感器的精确度、数据算得快不快还有控制系统的反应速度都有很高要求。

3.2 误差补偿方法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用智能算法做误差补偿的方法变成很多研究的焦点。这种方法主要用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粒子群这些智能算法,给多轴机床加工时产生的误差建模型和做补偿。尤其是神经网络,它非线性处理能力很强,还能自己学习,所以可以处理复杂的误差数据。具体是通过收集很多误差数据和加工参数、机床状态这些信息,然后训练神经网络,让它能预测加工时的误差。实际加工时,把实时采集的参数和机床状态给训练好的神经网络算出补偿值,然后机床就能调整动作。而遗传算法和粒子群算法是把补偿参数优化,找到最好的补偿方案。它们把这个误差补偿问题变成一个优化问题,像生物进化或者群体智慧那样来找参数组合,让误差变得最小,这样补偿效果更好。用这种智能算法补偿的好处是能应付加工时各种复杂情况变化,所以适应性强,鲁棒性好,这样就能有效提升多轴加工的精度。

结论

多轴联动数控加工技术在现代制造业里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的精度控制和误差补偿技术是提升加工质量和效率的关键所在。通过研究多轴联动的精度控制的关键技术,比如先进的运动控制算法,高精度的位置检测和反馈,还有各个轴之间的协同控制,可以有效提升多轴联动加工的精度。应用智能算法来进行补偿的方法,可以明显减少误差对加工精度带来的影响。今后随着科技继续进步,多轴数控加工技术肯定会往更高精度、更高效率、更智能化的方向进步。在精度控制上需要深入研究更先进的运动控制算法和协同控制的策略,从而让各个轴运动的精度和协调性变得更好;在误差补偿这方面要加强多误差源综合补偿技术的研究,应该把人工智能大数据这些新技术结合起来,让误差补偿变得更智能和自适应,这样就能满足现代制造业对高精度复杂零件加工的要求,推动制造业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达. 机械数控铣削加工中的误差补偿与维护技术研究[J]. 家电维修,2025(2):107-109.

[2] 李勇华 . 数控多轴联动加工甘蔗剥叶零件精度优化 [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 20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