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媒介视域下传统文化的叙事赋能与情感共振
胡诗梦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文化语境的拓展,如何在中华传统文化传播与创造的语境下,利用好动画这一重要媒介,借助动画这一现代化的手段,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创新成为全新的课题。动画电影《雄狮少年 2》作为颇受期待与关注的国产动画电影,在沿续与传承动画经典的基础上,实现其在叙事方法与情感表达方式上的创新,且其“创新性”对于中华武术精神在动画媒介语境下的传播与再创造具有很重要的案例意义。本文将从动画媒介角度出发,对动画电影《雄狮少年 2》中的中华武术精神创新进行叙事赋能与情感共振的案例分析,以期通过借鉴其在传播与创新上的做法,实现传统文化在当代动画创造的传播与创新价值。
二、中华武术精神在动画中的呈现
2.1 武术技艺的视觉展示
《雄狮少年 2》在武术技巧的表现上非常精彩,从开场处以水墨动画的形式表现南派舞狮,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传统习俗的冲击和震撼,水墨动画技术是一种传统文化形态与动画技术相结合的形式,画面在传达东方美学感的同时,通过有形之线的动画渲染与无形之线的舞狮,更体现出了动势与力量。媒介本身的特质,正如麦克卢汉所言“媒介即信息”,动画作为媒介在传递文化信息上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
其次,当武术招式技巧随着剧情的进行逐渐展现,刚硬洪拳与活泼咏春拳一刚一柔,一动一静,都彰显出中国武术的优美风采。当主角阿娟在训练、作战过程中,采用的武术招式融合了武术各种形式中的元素。当主人公在一场格斗比赛时,施展了一招一式一连贯的组合拳,一拳一式,既刚健有力,又带有节奏。动画创作人员从人物动作细节如手势、肌肉、眼神等方面加深观众的直观视觉冲击力,在具体的视觉化媒介中对传统武术这种文化符号进行创造性的转化。
2.2 武术精神的内涵诠释
中华武术不仅仅是外在的功夫,更是一种内在的精神。阿娟在面对生活和种种挫折时都没有动摇,始终坚持着武术精神中的百折不挠,不惧怕,不低头。“自强不息”地在上海打工,同时不浪费时间,在极短的时间里学会格斗技巧与功夫并参加比赛,在赛场上与高手同台竞技,面对强敌毫不退缩和畏惧,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正是源于中华武术精神。
阿娟与其他人物之间的交往体现了武术精神之“厚德载物”。阿娟在训练、比赛、生活等情景中敬仰和尊重对手,虚心求教于前辈,乐于帮助朋友,在朋友遇到困难时,不遗余力地支持对方、帮助对方。这就如龙光敏所说,中华武术精神融和了儒、释、道诸家思想,内外相济,刚柔相生,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在影片中得到很好地体现。
三、叙事赋能:传统文化与现代语境的融合
3.1 故事背景与冲突设置
《雄狮少年 2》把故事发生的年代设定在新世纪初的上海,现代化大城市增添了影片现代感,现代格斗技与传统武术的争斗便是影片矛盾所在。传统武术发展逐渐落败给现代格斗技术,求真武馆也遭到了新崛起的格斗拳馆的挤压,生存危机迫在眉睫。矛盾的设置,更是对当代社会文化现状的投射,同时也增添了故事的张力。
符号之间由媒介承载,动画媒体中场景的铺排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文化冲突。电影中,现代上海繁华的闹市区与古老求真武馆形成反差,现代格斗拳馆中的金属元素与传统武馆里的木质元素亦形成视觉反差,这是场景元素上的空间反差,同时也是价值观文化上的反差。阿娟作为传统武术的传人为了拯救求真武馆也为了自己的追求而决心在格斗比赛中登台,打败现代格斗达人。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构成了该片的主要情节,让观众所关注。这一过程将传统文化嫁接到现代语境之下,蔡斐、李鑫斓认为这是拼贴和重构,传统与现代的文化符号“以陌生化的方式建立了对话”。
3.2 角色塑造与成长历程
电影塑造了几位性格特点不同的角色,表达了他们面对传统与现代文化背景下不断地成长与变化。主人公阿娟,从一个羞涩的小男孩成长为自信大方的功夫少年,离不开武术精神的引领。在遇到各种问题时,在他的身上,都能体现出武术精神的影响。如,在练功时,阿娟必须忍受身体的疲劳、传统的武术被现代格斗术质疑等,但是他通过不断地思考、尝试,将传统武术理念以及舞狮技能与现代格斗技术融合,形成自己独特的格斗方式。
拳馆里的女孩小雨和张瓦特教练都是阿娟成长路上的影响者和引领者,他们各有各的故事,各有各的性格特点,小雨对武馆的坚守精神、张瓦特教练的训练和引导都为阿娟的成长起到了推进和助推的作用。同时反派人物的出现也把人物的性格、心思特点和能力特点作了突出的展现。比如,反派金木阳为了金钱与名利,不惜使用作弊的手段将传统武术打入尘埃,与影片中阿娟等人代表的以崇尚武术为宗旨的拳术大相径庭。
四、情感共振:引发观众的文化认同与情感共鸣
4.1 情感线索的交织
《雄狮少年 2》中通过各条情感线索的汇聚,带动观众的内心情绪波动。亲情是一条重要的情感纽带,阿娟为了给爸爸治病而努力奋斗,这一份对家人的担当感动着每一个观众,同时他的成长路上家人的一路相陪也会成为他的前进驱动力。
友情也是这部影片不能缺少的情感元素,阿娟与阿猫、阿狗及小雨等人之间真诚的友情,无助时互相搀扶,感受着温暖和力量。例如在阿娟打斗比赛前,阿猫、阿狗一直陪伴且支持着阿娟,小雨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鼓励。友情的这一表现,既是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中“义”的价值观,也拉近了观众的心。
师徒情深,阿娟与张瓦特亦师亦友的关系,张瓦特对阿娟的教育以及约束,是一幅传统文化师徒形象的缩影。在训练的过程中,张瓦特不但传授阿娟武术技巧,还教导他人生道理,这既是师徒之间情谊,更让观众体会到传统文化中的尊师重道。
4.2 文化认同的唤起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挖掘与展示唤醒观众文化认同,舞狮是我国优良传统文化中的一种代表,影片中舞狮的形式不仅是对影片主题的一种表现形式,还是民族精神的一种呈现,阿娟将舞狮的活泼与武术的阳刚融合形成自己的风格,充分展示了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比如在比赛现场,阿娟以舞狮鼓点与表演作为入场仪式,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竞技之中,这种与时俱进的表现方式让观众耳目一新,心中对于传统文化也产生了自豪与认同之情。
再者,《长安三万里》还采用了古诗词、中华传统美食、中华传统音乐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丰富有趣的使用,让观众在观赏电影的同时对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刻的认知及理解。电影中的音乐用传统乐器与现代乐器及音乐相结合,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特色,契合了当代人审美需求的“曲高”,也融合了当代人审美取向的“俗”的一种音乐表达方式,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及创新性发展,正如黄威所言,是一种资本化积累的过程,即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进行传承发展的过程。
五、结论
《雄狮少年 2》以中华武术精神为本体,以动画媒介赋能为核心,透过中华武术在“讲故事”的新表达与“讲精神”的新诠释,展现出在动画影视文学对中华武术文化的动态演绎和有机诠释后的故事赋能与情感共鸣。影片不仅带来视觉享受和心灵震撼,还示范了传统文化在动画创作中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借鉴。传统文化融入动画,贴近现代生活,用现代技术和方式创新故事呈现,让传统文化在动画中焕发新光,实现共赢。我们期待未来创作更多有温度的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精彩绽放。
作者简介:胡诗梦(1997.7—),女,籍贯:江西省南昌市,硕士研究生学历,就职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