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大型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风险防控机制构建

作者

孙菀遥

身份证号:210802199704220025

引言

大型建设项目涉及设计、施工、运营和维护等多个环节,其中施工阶段对项目质量、进度及环境影响至关重要。施工期的环境风险包括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固废等问题,这些若未有效控制,可能导致环境破坏、生态失衡和公共健康危害,进而引发社会矛盾和法律责任。因此,如何在施工过程中有效防控环境风险,确保项目的绿色可持续性,成为建筑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传统的风险防控往往侧重单一环境因素,缺乏系统化的防控机制,构建全面的环境风险防控体系已成为提升大型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1 当前大型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风险防控的现状与问题

在当前的建筑工程管理中,大型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风险防控仍面临诸多问题。首先,环境风险评估体系的缺乏使得施工前对潜在环境风险的预测不足。虽然一些项目在开工前进行了初步的环境影响评估,但这类评估往往只注重施工后的直接环境影响,而忽略了施工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和复杂性。其次,施工单位的环保意识不足,许多施工单位对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存在一定的松懈。虽然一些地方政府已出台相关环保法规,但执行过程中往往因成本压力和施工进度等原因,导致环保措施落实不到位,施工过程中依旧存在大量的污染物排放和噪声扰民等问题。此外,施工期环境风险防控管理缺乏统一的标准,部分项目没有系统的环境管理和应急响应机制,导致在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无法快速有效地控制环境风险,进一步加剧了环境影响。因此,现有的施工期环境风险防控措施亟待提升和完善。

2 构建施工期环境风险防控机制的必要性

随着绿色建筑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提出,施工期环境风险防控的必要性愈加突出。一方面,环境风险防控能够有效减少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促进建设项目的绿色发展。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社会各界对建筑项目的环保要求逐渐增高,环境风险防控也成为项目审批和社会认可的重要指标。另一方面,科学的环境风险防控机制能够提高施工项目的管理水平,减少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事故和安全隐患,避免环境事故带来的法律责任和经济损失。通过对施工期环境风险的有效预测与防控,能够提高施工项目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同时,规范的环境风险防控机制还能够增强项目在融资、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竞争力。在国际上,许多发达国家已逐步实施严格的施工环境管理规范,绿色施工已成为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因此,构建合理的环境风险防控机制,不仅是国家政策的要求,也是提升建筑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必要途径,能够促进行业的长远发展。

3 环境风险防控机制构建的基本框架与实施路径

要构建有效的施工期环境风险防控机制,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环境风险评估体系。在项目的初期阶段,应对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估,考虑各类潜在环境风险,包括但不限于水体污染、空气污染、噪声污染、土壤污染、固废处置等。风险评估不仅要关注单一因素的影响,还应综合考虑施工期间的所有环境因素,特别是施工期内资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的情况。根据评估结果,施工单位应制定详细的环境保护方案和应急预案,明确各阶段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其次,建设单位应根据环境评估的结果,制定严格的施工方案,并在施工过程中实施全程监控。通过建立环境监测系统,定期对施工现场的空气质量、噪声、水质等环境指标进行实时监测,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各类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环保标准。同时,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保培训,增强其环保意识,确保环境保护措施能够得到严格执行。

第三,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环保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确保施工期间的废水、废气和噪声得到有效治理。针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固废,应实行分类管理和回收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和对环境的影响。对于具有潜在危险的施工环节,如土方开挖、拆迁作业等,要特别重视防护措施,防止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生活造成负面影响。

最后,在应急管理方面,施工单位应建立完善的应急响应机制,制定详细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如污染事故、设备故障等,应及时启动应急响应程序,确保第一时间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减少事故对环境的危害。

4 案例分析:成功实施施工期环境风险防控的实践

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可以验证上述环境风险防控机制的有效性。某大型市政工程项目在施工阶段严格按照绿色施工要求进行环境风险评估,并制定了详尽的环保措施。施工单位在每个施工环节都实施了环境监测系统,对噪声、废气、水质等指标进行实时监控,确保施工期间的环境影响保持在可接受范围内,尤其是通过安装噪声和排放监测设备,施工单位能够及时识别潜在的环境问题,并进行必要的调整。此外,该项目还建立了应急响应机制,对突发的环境问题及时作出反应,确保采取有效措施将其对周围环境和社区的影响降至最低。项目现场设立了专门的环保监督小组,负责定期检查环保措施的落实情况,确保所有施工过程中排放的废水和废气得到了妥善处理,避免了潜在的环境事故。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项目不仅顺利完成,还得到了社会和政府的高度评价,成为该地区绿色施工和环境风险防控的示范项目。此外,项目还通过资源节约和废物回收措施,进一步提升了环保效益,展示了绿色施工理念在大型市政工程中的成功应用。

5 结论

大型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风险防控机制的构建,不仅是保障施工期环境安全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通过优化环境风险评估体系、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环境监控、实施严格的环保措施和应急响应机制,可以有效减少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确保项目的绿色施工目标顺利实现。未来,随着绿色建筑理念的深入推广,环境风险防控机制将继续完善,建筑行业的环保水平也将进一步提升,从而推动整个行业向更加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裴向军 . 青藏高原重大工程地质环境扰损机制及生态修复技术体系[J]. 工程地质学报 ,2024,32(05):1737-1758.DOI:10.13544/j.cnki.jeg.2024-0268.

[2] 穆华晓 , 赵紫兵 . 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监理的现场控制与管理 [C]//贵州煤炭经济 2024 年论文选编 . 云南滇沣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2024:83-85.DOI:10.26914/c.cnkihy.2024.060552.

[3] 王栋 , 王森 , 王家平 . 土木工程施工安全风险与管理措施探讨 [C]//冶金工业教育资源开发中心 .2024 精益数字化创新大会平行专场会议——冶金工业专场会议论文集(中册). 日照新东港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2024:168-171.DOI:10.26914/c.cnkihy.2024.037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