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音赛汗助农基地品牌形象设计的艺术表现
郝芳
北京印刷学院 北京 102600
一、乡村振兴的社会背景
1. 选题背景
乡村振兴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战略。其核心内容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旨在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乡村振兴的意义在于缩小城乡差距,保障粮食安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激发乡村发展活力,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基础。
2. 选题目的和意义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 展是目前需要坚持的主要任务,本课题通过视觉传达品 ,内蒙古农村地区建设了相关的农业旅游度假村, 业发展。调研周边相关的助农基地,其中一个农业示范 业大棚、四合院、窑洞、各类项目体验园区以及观赏新 展不再是我们印象中的种地、养殖,而是具备先进技术、先进设备的现 化 代而进步发展的 [2]。
本课题通过一定的艺术表现手法,为助农基地提供一套品牌形象设计方案,通过整体的形象设计,对基地起到宣传与推广的作用,让更多的人知道助农服务基地这个平台。基地的服务形式将采用线上、线下推广相结合的方法[3],助农基地发挥“桥梁”的沟通连接作用,通过对其宣传,带动消费者与农产品产生联系,实现乡村农业与乡村经济的共同发展。
二、 助农基地调查及现状分析
1. 关于助力农业发展的市场调查
助农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国家非常关心的问题,而对于助农最简单的方式的理解,就是帮助农民将农产品售卖出去,这也是最直观、最直接的方式。农产品与其他产品相比,是比较特殊的商品,会受到地理环境和天气的影响,所以需要更多的关注,尽可能保证农民产品的销售问题和收益成效。
随着技术的进步,助农模式的发展逐渐呈现多样化的趋势,目前很多助农基地都采取了电商助农模式与智慧农业相结合的新模式,随着互联网及电子商务的发展,让助农行动有了很大成效,而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以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为主的智慧化、自动化农业。
关于农业发展,目前有很多地区将特色农业的发展基地打造为示范区,助力农民增产增收,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发展水平。通过打造科技、绿色基地,让内蒙古农业得到切实有效、高速高效的协调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加速度”。
2. 当前助农基地发展现状
当前助农基地正朝着新的方向发展,但由于一些局限因素,基地发展还面临着不少问题。如存在基地品牌创建意识浅薄、政府支持力度不高、乡村农业经营者基本上都是农民,缺乏远见,不懂得设计、不善于经营,产品开发也缺乏创意、营销策划低效单一,缺少对现代农业的运作及管理认识、服务项目、服务内容和水平还有待提高等问题。
针对目前农业基地的发展形势和现状 要突破刻板印象的农业视觉概念,将更加富有现代设计语言的基地形象展示给大众。助农服务 并树立起品牌意识,提升品牌辨识度,通过对助农基地品牌视觉 的魅力和影响力[4],同时也让更多城镇人口看到乡村产业与农业 破大众对传统农业的局限性思维,让大家了解乡村的优势,积极参与到乡村 助农服务 稳步推进,让内蒙古农业发展出自己的特色[5]。
三、品牌形象设计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应用
1. 品牌形象设计的艺术表现手法
随着现代设计的进步与人们审美的变化趋势,有关农业方面的品牌在形象设计上也逐渐进入的新的发展方向。为符合人们在审美方面与消费观念上的转变,农业的相关品牌逐渐呈现多样化趋势,但由于很多时候不重视品牌形象设计,或者是品牌设计太过于商业化,也会影响到农业的发展和农产品的销售。因此,有必要对农业品牌形象设计的艺术表现手法进行讨论。
品牌形象设计的艺术表现手法主要通过图案和标志设计、色彩设计、字体设计、包装设计、摄影和插画设计、活动策划设计等这些方面进行表现[6]。例如在图案和标志设计中,要通过设计具有独特特征的图案或标志来代表品牌,不仅要准确传达品牌的理念,也要简洁大方且易于识别。苹果公司的苹果标志的案例、耐克公司的“勾”形标志案例都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设计。色彩设计则是采用不同的色彩来表现品牌的特性,用单一颜色或者多种色彩来传达品牌的气质和特点,例如麦当劳的经典红色与黄色。当然,字体设计在品牌中也是至关重要,文字承载了中国历史千年发展的历程,有着民族性、地域性、时代性的特征[7],选择适合的字体,要使之与品牌形象设计搭配且协调,这样才会使设计效果更加有效,比如 Coca-Cola 公司的字体早已深入人心。此外,在整体设计过程中运用的各类表现手法均具有其独特的视觉传达功能与艺术表现价值。
2. 艺术表现手法在课题中的应用
本课题研究的是 “白音赛汗助农基地品牌形象设计”,从艺术表现手法的角度来看,重点从标志设计、色彩设计、字体设计和辅助图形设计这些方面来表现这一品牌形象。通过自身对艺术表现手法的理解,结合与设计相关的理论,将平面设计与品牌形象的建立有效的融合。
在这一课题下,主要从平面设计的角度来解析艺术表现手法对助农的巨大作用[8]。对于品牌的标志设计秉持简洁、符合品牌形象、能准确传达信息这一理念进行设计。色彩范围的选择上从农业的相关图片进行取色并进行搭配,能够有效辅助品牌的行业特性,并且契合这一品牌的整体效果,具备企业识别度。字体设计则主要考虑到要与标志进行搭配,在细节上增加了一些设计处理,与标志进行呼应。辅助图形设计作为基础元素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本质是为了丰富及延伸标识内涵和企业经营理念,统一和强化视觉形象,最大限度地辅助视觉的效果,创造品牌价值。辅助图形的选择范围则从内蒙古的农作物方面考虑,最终选定了有代表性的六大农作物,分别为小麦、大豆、水稻、向日葵、玉米和马铃薯,鉴于这一品牌主要为了宣传和推广助农基地,其目的是带动农产品的发展,表明了选择农作物的合理性与相关性。
四、助农基地品牌形象设计路径
本研究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聚焦内蒙古 " 白音赛汗助农基地 " 品牌形象设计,旨在通过现代视觉传达手段推动当地农业发展。研究深入分析了内蒙古六大特色农作物(向日葵、玉米、水稻、小麦、马铃薯、大豆)的地域特征及其与助农基地的关联性,以此为核心元素构建完整的品牌视觉识别系统。设计过程注重图形、色彩、文字等视觉元素的协调统一,强调版式设计的对比、平衡与节奏感,同时兼顾线上线下不同媒介的应用需求。通过将地域特色农产品元素与现代设计语言相结合,既准确传达了助农基地的行业属性,又有效提升了内蒙古特色农产品的品牌认知度,为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业品牌形象建设提供了创新性参考。
1. 标志设计与字体设计
“白音赛汗”品牌名称寓意富饶美丽,寄托了基地发展的美好愿景。白音赛汗助农基地的标志设计巧妙融合了”白”字、字母”B”和叶子元素,通过简洁的图形语言直观传达农业特性与品牌理念。标志整体简约大气,易于识别记忆,便于后期延展应用。字体设计在黑体基础上创新融合蒙古包建筑元素,通过圆角转折处理形成独特的视觉效果,既强化了基地的地域属性,又与标志图形的半弧线形成呼应。英文字体采用无衬线大写字母拼写,准确传达蒙古语音译特色。整套视觉系统通过图形与文字的有机结合,既突出了农业行业特征,又展现了内蒙古地域文化,成功塑造了专业、现代且富有文化内涵的品牌形象,为助农基地的推广传播奠定了坚实的视觉基础。
2. 色彩系统及辅助图形设计
色彩能够传递情感,对于品牌形象的树立将起到重要作用。谈及农业首先便会想到绿色,这个色彩是我们在传统认知里所具备的,针对色彩的应用,从消费者所认知的传统色彩概念的角度出发,将更容易去表现这一品牌的行业特征和提升品牌的辨识度。在色彩系统上选用白色和绿色作为主要视觉色彩,选取上则是借鉴了农业类图片的色彩,在此基础上进行色彩提取与组合,选取了不同明度和不同色相的绿色,在应用中进行搭配使用。
辅助图形在品牌的识别体系中 助图形 牌形象起到强化的作用,更好的突出与其他品牌之间的差异,增加 义更加完整。本课题的辅助图形设计以内蒙古六大农作物的造型为基础进行设计, 图形设计 实际作物的造型,经过提取特征与概括图形设计出了较为简约的图形。
图(1) 辅助图形设计

3. 海报设计
海报是重要的宣传形式,主要作用就是传达。海报的组成包括文字、图形、色彩和版式,是设计的综合体现。海报在构图上也有很多方法可以参考,如居中构图法、对角线构图法、上中下构图法、满版构图法、上下构图法、左右构图法等。
海报设计是整套应用识别系统的核心部分,海报部分共有六张,以六大农作物和吉祥物作为主要视觉,结合字体与视觉效果处理进行辅助, 的色调统一 起来, 个系列。海报中的主要字体以宋体字形为主,根据版面需要,进行 整,其他辅助字体以黑体为主。在设计过程中,对六张海报进行了不同的排版,每张海报都有 定的变化,排版形式不同,海报的画面效果也便产生了不同。海报在设计时使用了很多效果,比如模糊效果、色彩调整、混合工具、渐变效果等,效果的应用使版面的呈现更加完整协调,富有层次,变化丰富。
图(2) 海报设计

4. 线上与线下推广设计
本研究重点探讨了 " 白音赛汗助农基地 " 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品牌推广策略。在线上推广方面,突破传统单一宣传模式,采用多元化数字传播手段:包括社交媒体内容推送(如朋友圈广告)、UI 界面设计等创新形式,通过清新简洁的绿色系视觉风格增强传播吸引力,借助阅读量和转发量实现快速传播。线下推广则通过实体服务点的空间设计实现,将品牌视觉系统延伸至服务环境,运用鲜明的绿色主调和简约大气的空间布置,营造舒适专业的品牌氛围。特别注重将品牌海报等视觉元素融入空间设计,强化品牌识别度。研究通过系统整合线上互动传播与线下体验营销,构建了完整的品牌传播矩阵,实现了" 线上引流+ 线下体验" 的良性循环,为农业品牌的全渠道推广提供了可操作的实践方案。
五、结论
在当前科技与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国家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建设,最新出台的《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等政策明确提出要推动优质农产品品牌化发展。随着农村公路提升行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项目的推进,我国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支撑。
在此战略背景下,本课题聚焦内蒙古助农基地品牌形象设计,积极响应农业农村部关于拓展电商、直播带货等新型营销渠道的政策导向。当前农业品牌建设存在明显短板:推广方式单一同质化,视觉表现缺乏创新,难以突破传统框架。针对这一现状,本研究立足现代化设计理念,着力构建一套融合地域特色与时代特征的品牌形象系统。
品牌形象设计的核心价值在于:通过差异化的视觉表现突出企业特色,创造独特的消费体验,这与当前促进农产品消费的政策方向高度契合。研究成果将为推动农业品牌升级、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有益参考。参考文献:
[1] 孙林. 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地区品牌设计项目在视觉传达设计实践教学中的改革 . 武汉:艺术与设计(理论),2021 :133-134.
[2] 纪珊珊 . 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乡村旅游设计要点研究 . 贵州 : 西部旅游(贵州省社会科学院),2022;19-21.
[3] 宋玉立.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乡村旅游设计研究——以长丰杜集豆腐坊文创设计为例.安徽:安徽大学,2019:32.
[4] 孙钰洁. 乡村振兴战略下十八洞村品牌形象设计研究与应用. 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21 :96
5] 陈炳中. 内蒙古义勒力特镇农业特色小镇发展对策研究. 吉林:北华大学,2020 :52
[6] 陈志权. 视觉传达设计与视觉思维——评《视觉艺术的表现手法》. 中国教育学刊,2015 :128.
[7] 俞柳艳 .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传统村落旅游品牌设计探究— —以中国传统村落周田村为例 . 深圳:深圳大学,2020:89.
[8] 袁功勇,刘小波,陈淼 . 设计的力量:平面设计在创意农业中的应用 . :旅游规划与设计,2010 :106-113.
郝芳,2000 年 2 月 18 日,女,汉族,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本科 ( 研究生在读 ),学生,艺术 a 设计(视觉传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