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浅谈人工智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张敏敏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华罗庚实验学校 地址 邮政编码 213200

所谓人工智能就是通过对人的行为、思想进行研究,赋予机器相应的能力,从而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通过对人工智能的合理应用,能够拓展语文教学的方式,改变现在的课堂状况。总之,人工智能的合理应用对小学语文教学将会带来巨大的改变。因此,小学教师应该加强人工智能的教学探讨,全面提升语文教学能力。

一、人工智能时代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创新的路径

1. 强化真实情境还原体验

借助于人工智能的平台播放还原课文的真实情境,能充分吸引学生的关注力,形成初步的印象,掌握课文的基本梗概,随着视频的继续播放,学生会如置身于课文场景中一般,入境生情,逐渐与作者形成一致的思想共鸣,达到最真实的情感流露和表达。

例如,教师授学《观潮》一文时,为了强化学生了解大潮在各阶段的不同形态,以多媒体播放了课前搜索网络资源精心制作的视频资料,为学生展现了钱塘江大潮来前、来时和过后的一系列景象的视频,待学生了解到课文的基本内容之后,要求学生分组交流讨论,针对大潮在三个时期不同形态的关键词语加以描述,每个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这种信息化智能平台提供的立体化的全方位的感官冲击,拉引学生如同置身于课文的真实情境中,学生不用亲临现场也能领略到世上罕见的奇观景象,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是较为理想的。

2. 强化语文基本素养培养

借助网络平台搜索广泛的文本素材,学生在各种软件范读的学习情境中,朗读起来更加通顺流畅,咬字更为清晰准确 ; 尤其对于散文、诗歌需要朗诵技巧和感情色彩的教学,则要求学生通过网络搜索名家朗诵的作品,用心品味,捕捉他们朗诵的技巧所在及真情的表达,以提升自身的诵读素养。

在开展《海滨小镇》一课教学中,教师以视频形式带领大家一起观光了这个美丽的城市,主要展示了海上、海滩、庭院、公园、街道等五处场景,全面突出了小城无与伦比的美丽,指点学生如何了解突出特色的重要词组和句式,并播放了名人朗诵的这首课文的视频资源,师生一起大声地跟随着诵读,收尾阶段,教师展示了网络搜集的几篇景物描写的优秀作文,并要求学生总结出每篇作文的写作亮点,接下来将自己的所见所想,依据观察景象的顺序,准确把握不同的景象特点,以笔头形式尽现于纸上,言之有物,以物言情,写出个性鲜明、优质的作文,潜移默化中促进写作素养的提升。

3. 提升个性表达知识应用

语言教学的本真意义是强化学生口语表达交际、知识应用的能力,而人工智能教学平台的建构,帮助学生不断练习和获得言语交际的范式,使网络资源中获得的言语范式内化成本人独特的语言交流技巧,外化于形、内化于心,切实增强了自身的个性表达及知识应用的能力。

例如,开展《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的授课过程中,教师通过电子白板的形式把新授内容及文章寓意传授给学生,使他们了解文中裁缝、顾客等迥异的独具各色的性格特点,掌握他们语言交际表达的范式和特点,接下来,安排学生以分组形式开展文中人物还原和表演的活动,鼓励学生以课文中原话进行交际或者改编为本人的语言使课文情境得以再现,在剧情表演活动中锻炼了他们口语交际的能力,教师把每个班级的展演都录制成视频发送到网上学习交流平台中,每个学生都可以进行自由评定,留下评语,从而促进了语文综合素养的增强。

二、人工智能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

1. 基于人工智能创设逼真情境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如果只运用传统教学方法讲授知识,就很难使学生感受文章中的情感。为了有效提升教学实效,教师要注重为学生创设逼真的教学情境。对此,教师可融入人工智能技术,呈现文章描述的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比如,教师可通过播放与文本内容相关的视频,或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创设逼真的情境,使学生沉浸在情境当中,深刻感受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例如,在教学《观潮》的时候,为了使学生掌握钱塘江大潮不同阶段的特点,教师可在课前结合人工智能技术,通过网络收集钱塘江大潮的相关视频,并制成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期间为学生播放视频,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钱塘江来大潮之前、来大潮的过程中以及来过大潮之后的画面,同时让学生结合相关视频阅读文本内容。在学生阅读文本之后,教师可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和讨论,合理选择关键词来描述钱塘江大潮各个阶段的形态。这样能为学生创设全面、立体、逼真的教学情境,刺激學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沉浸在文本情境当中,不亲临现场也可领略这一奇观,从而让学生由浅入深地掌握文章重点知识,参透文本中心思想。

2. 借助人工智能进行识字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属于一项重要内容,为有效提升识字教学质量,教师可运用人工智能以及大数据技术,合理优化教学模式,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有趣的体验,让其认真写好汉字。比如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首师优字”智慧教育平台进行高效、便捷的教学,提升教学质效。

例如,在为学生讲解生字“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智慧教育平台所提供的多元课件,让学生立足多個视角识记这个生字。学生通过观看讲解细致、内容丰富的课件,可全面地了解这个汉字的结构、出处、字形演变过程、笔顺、偏旁、具体写法、组词等。课件还包含汉字易错点、难点的知识,可教授学生写好这个汉字的窍门,可播放汉字书写视频以及包含检测学生写法掌握情况的题目。

3. 基于人工智能培养学生创新素养

在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要着重关注对学生创新素养的培养。人工智能可为培养学生创新素养提供更多途径,教师可通过人工智能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自主思考和探究,从而发展其个性化思维,有效培养其创新精神。

比如,在《燕子》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和燕子相关的资料,并进行资源整合,也可让学生把所收集到的资料集中上传至智能学习平台,在进行整理后,通过多媒体设备统一展示出来,让学生结合相关资料更全面、认真地观察燕子,了解其羽毛颜色、生活习性等,对比这一鸟类和其他鸟类的异同,随后导入课文,让学生从多个方面感受燕子和春天的关联,同时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之后,教师可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利用电子画板画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如此,学生可自由发挥想象力,或画青草,或画鸟,或画春游场景等,发展创新思维。

总之,“人工智能 + 教育”使教育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人工智能技术,可有效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求知欲,创设更加逼真、生动的教学情境,还有助于构建个性化教学模式,推动学生的自主、开放式学习。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在教育教学中融入人工智能的意义,并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和语文教学融合的策略,逐步构建智慧课堂。

参考文献:

[1] 余尚涛 . 人工智能支持下的小学语文智慧课堂构建 [J]. 数据,2022(11).

[2] 吴莹,马玉 . 人工智能时代,语文教学该坚守什么 [J].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