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研究

作者

王建侠

山东省兰陵县矿坑镇农业和财经服务中心 山东省临沂 277719

   

作为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管理工作不仅关乎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更与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密切相关。然而,当前实践表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财务管理方面仍面临诸多困境,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因此,系统探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现状及其优化路径,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保障集体资产安全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的核心职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持有的集体资产包括土地资源、不动产及生产设备等多种形态,通过实施科学规范的财务管理体系,能够对这些资产进行系统化的登记备案、会计核算与监督管理,从而有效规避资产流失与非法侵占风险,切实保障集体资产的完整性与安全性。具体而言,通过构建完善的资产台账管理制度,对资产购置、运营使用及处置报废等全生命周期进行精细记录,不仅能够实现集体资产动态变化的可视化监控,更有利于及时识别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管理措施,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为农村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财务制度不健全

当前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财务管理体系建设方面存在明显缺陷,具体表现为财务审批机制、会计核算流程以及监督管理程序缺乏系统化与规范化。此类组织在资金审批环节尤为突出地存在着决策随意性问题,典型现象包括重大资金支出项目未经集体民主决策程序及规范审批流程即予以实施,这种制度性漏洞极易引发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甚至违规挪用等严重后果。

2.2 财务人员素质不高

由于缺乏系统的财务专业知识培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的财务从业人员普遍存在业务素养不足的问题,其对现行财务会计法规的理解程度较为有限,导致在账务处理及财务报表编制等关键环节出现诸多不规范操作,进而对财务数据的真实性与可信度产生负面影响[1]。

2.3 监督机制不完善

当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监督机制建设方面面临双重困境:就内部监督而言,组织成员间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导致监督效能显著弱化;从外部监督维度考察,主管部门对财务活动的监管存在明显疏漏,既缺乏系统化的日常监督体系,也难以对财务管理违规行为实现及时预警与纠偏。

2.4 财务信息化水平低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财务管理信息化转型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方向。然而,当前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财务管理实践中仍普遍采用传统手工记账模式,其信息化建设水平明显滞后,由此引发财务工作效率低下、信息传递滞后等一系列问题,难以适应现代财务管理的发展要求 [2]。

3 提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水平的对策

3.1 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为确保村级财务管理的规范性与透明度,本研究建议构建多层次的财务审批体系,依据资金规模实行分级授权审批机制,并对资金申请、部门审核及拨付等关键环节的责任主体与操作流程予以明确规定。针对大额资金支出项目,需提交村民代表大会审议表决,经批准后须形成具有法律效力的会议纪要文件,并与相关审批材料一并归档保存。在财务核算方面,应实施标准化的会计科目体系与账务处理程序,确保所有收支行为均具备合法凭证支撑,并建立定期核对机制。此外,需完善集体资产管理制度,重点对固定资产及土地资源实施动态化台账管理,通过定期清查盘点及时反映资产变动情况,从而有效防范资产流失风险。

3.2 加强财务人员培训

为确保财务人员能够持续更新专业知识体系,建议建立常态化的培训机制,其培训频率可依据组织实际需求灵活调整,重点涵盖最新财务法规政策、会计核算制度以及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操作技能等内容。针对财务人员的职业发展需求,可实施激励机制,对通过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或完成规定继续教育学时的员工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或补贴,以此提升其专业学习的积极性。

3.3 强化监督机制

为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监督体系,本研究建议构建内外联动的双重监督机制。在内部监督层面,应通过民主程序遴选具有专业素养的村民代表组建财务监督小组,并依法明确其监督职责与权限范围,确保该小组能够定期对组织的财务收支明细、会计账簿等关键财务资料实施系统性核查与动态监管,同时形成规范的监督报告文书。在外部监督方面,行政主管部门需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定期开展涵盖全面财务审计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的监督工作,对检查中发现的违规问题应及时出具书面整改意见并跟踪落实整改情况。

3.4 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为提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管理效能,建议优先推进信息化建设进程,通过引入符合实际业务需求的专业财务管理软件系统,实现从原始凭证录入到财务报表生成的全流程电子化数据处理。基于信息化平台的技术优势,可有效消除部门间的信息孤岛现象,构建财务数据的实时共享机制,从而为各级管理决策者提供动态化的财务监管支持。

3.5 规范财务公开

为提升村级财务管理的规范性与透明度,应构建系统化的财务公开制度框架,通过制度化手段明确规定需披露的核心财务信息,涵盖收支明细表、资产负债表及利润分配方案等关键财务数据,并确立标准化的公开周期与多元化的披露渠道。在具体实施层面,需建立常态化的信息披露机制,确保财务数据以真实、完整的形式定期向村民公示,使其能够全面掌握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状况。在公开方式上,应采取复合型披露策略,整合公告栏展示、村民代表大会通报以及数字化平台推送等多种形式,通过拓宽信息披露渠道来增强公开的广度与深度,从而有效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3.6 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

为有效缓解资金短缺问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需与金融机构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通过构建战略合作平台,结合组织发展战略与融资需求,协同探索多元化融资解决方案。金融机构应基于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营状况的深入调研,创新开发差异化金融产品体系,包括但不限于优惠利率贷款和信用担保服务,从而为农村经济注入可持续的资本活力。与此同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必须强化财务治理能力,通过优化资金配置方案、提升资本运作效能、合理控制融资杠杆等措施,实现金融资源的高效利用与财务风险的系统性防控 [3]。

结束语

作为农村经济体系的核心构成要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管理效能直接影响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农民群众的根本权益。面对现阶段财务管理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亟需通过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体系、提升财务人员专业素养、构建多层次监督机制以及推进信息化平台建设等系统性举措,持续优化财务管理运行机制,从而为促进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和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李旎 . 创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服务乡村振兴 [J]. 财富时代 ,2020,(07):199.

[2]张永刚 . 关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问题的思考 [J]. 中国科技投资 ,2021,(18):107-108.

[3]丁 万 华 . 试 论 农 村 集 体 经 济 组 织 审 计 的 监 督 作 用 [J]. 才智 ,201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