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成果转化应用分析
方明亮 朱乐乐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安徽省能源实验室) 安徽合肥 230031
一、引言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成果转化具有关键作用。企业通过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管理和运用,能够将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提升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知识产权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成果转化面临着诸多问题,需要深入分析并采取有效策略加以解决。
二、知识产权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成果转化的关键问题
(一)知识产权创造环节的问题
知识产权创造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源头,但目前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企业创新投入不足,研发资金有限,导致创新活动难以持续深入开展,影响高质量知识产权的产生。许多企业更注重短期经济效益,对长期创新投入缺乏足够重视,使得创新资源分配不合理,难以产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知识产权。另一方面,创新人才短缺也是制约知识产权创造的重要因素。企业缺乏既懂技术又懂知识产权的复合型人才,难以将创新成果有效转化为知识产权。此外,创新激励机制不完善,无法充分调动员工的创新积极性,导致创新活力不足,知识产权创造的数量和质量都难以保证。
(二)知识产权保护环节的问题
知识产权保护是保障企业创新成果不被侵犯的重要手段,但当前保护形势严峻。侵权行为频发,侵权手段日益多样化、隐蔽化,给企业维权带来巨大困难。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不惜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而现有的法律制度在应对新型侵权行为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执法力度也有待加强。同时,企业自身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缺乏完善的保护策略和措施。许多企业在研发过程中不注重保密工作,导致技术秘密泄露;在知识产权申请过程中,对申请范围和保护期限把握不准,使得知识产权的保护效果大打折扣。此外,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合作机制不完善,企业在海外市场面临的知识产权保护风险增加,影响了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步伐。
(三)知识产权管理环节的问题
知识产权管理是企业实现知识产权价值最大化的关键环节,但目前存在管理不规范、效率低下等问题。许多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缺乏专门的管理部门和专业的管理人员,导致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混乱。在知识产权的评估、分类、存储和检索等方面缺乏科学的方法和流程,使得企业难以准确掌握自身的知识产权状况,无法有效利用知识产权资源。此外,企业内部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协作,知识产权管理与企业的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脱节,影响了知识产权的转化应用效率。同时,企业对知识产权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较低,无法及时获取和更新知识产权信息,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
(四)知识产权运用环节的问题
知识产权运用是企业将知识产权转化为实际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存在运用渠道狭窄、转化效率低等问题。许多企业仅仅将知识产权作为一种荣誉或资产进行闲置,缺乏有效的运用策略和手段。在知识产权许可、转让、质押融资等方面存在诸多障碍,市场机制不完善,交易成本高,导致知识产权难以实现快速转化。此外,企业对知识产权运用的风险认识不足,缺乏风险评估和防范机制,在知识产权运用过程中容易遭受损失。同时,知识产权运用的服务机构发展不成熟,无法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的服务,影响了企业知识产权运用的效果。
三、知识产权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成果转化的策略与建议
(一)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建设
企业应加大创新投入,合理分配研发资金,确保创新活动的持续开展。建立多元化的创新投入机制,除了企业自身的资金投入外,还可以积极争取政府扶持资金、风险投资等,拓宽创新资金来源渠道。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既懂技术又懂知识产权的复合型人才。通过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优厚的薪酬待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激发员工的创新积极性。同时,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充分利用外部创新资源,提高创新效率和质量,产出更多高质量的知识产权。
(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政府应加强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建设,及时修订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惩处力度,提高侵权成本,形成有效的法律威慑。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执法水平,确保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企业应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和措施。在研发过程中加强保密工作,与员工签订保密协议,对核心技术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在知识产权申请过程中,合理确定申请范围和保护期限,确保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同时,积极参与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合作,了解国际知识产权规则和动态,提高企业在海外市场的知识产权保护能力。
(三)优化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明确知识产权管理的职责和流程,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加强对知识产权的评估、分类、存储和检索等工作,建立科学的知识产权信息管理系统,及时掌握企业的知识产权状况。加强企业内部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将知识产权管理贯穿于企业的研发、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实现知识产权管理与企业运营的有机结合。同时,提高知识产权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知识产权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共享,提高管理效率。
(四)拓展知识产权运用渠道
企业应制定科学的知识产权运用策略,积极探索多元化的知识产权运用方式。加强知识产权许可、转让、质押融资等工作,完善市场机制,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知识产权转化效率。建立知识产权运用风险评估和防范机制,对知识产权运用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同时,加强与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合作,充分利用服务机构的专业优势,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评估、交易、融资等全方位、专业化的服务。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知识产权入股、技术合作等方式,实现知识产权的价值最大化,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成果的转化应用。
四、结论
知识产权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成果转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企业在创造、保护、管理和运用等各个环节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建设,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优化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拓展知识产权运用渠道,企业能够提高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保障创新成果的安全,实现知识产权的有效转化应用,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应共同努力,为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促进知识产权与经济的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 泸州老窖获四川省首张酒类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 [J]. 本刊讯 . 酿酒 .2025(03)
[2] 知识产权助力河南省主导产业创新发展提速赋能——以漯河市食品产业为例[J].王慧;刘腾云;刘可涵;齐浩然;谭力瑄;王蓓.河南科技.2025(07)
[3] 知识产权运营基金赋能企业融资高质量发展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 刘艳霞 ; 石静娜 . 河南科技 .2025(03)
[4] 知识产权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研究 [J]. 张敏 .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24(04)
[5] 知识产权赋能科创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研究 [J]. 郜瑞琳 . 中外企业文化 .2024(11)
[6] 业财融合背景下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研究——以华为公司为例 [J].杨伊宁 . 时代经贸 .2024(09)
作者简介:方明亮(1992-9)男,汉族,安徽安庆人,硕士研究生,初级工程师,研究方向:知识产权和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