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数据安全视角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渗透国家安全教育的实践研究

作者

姚近

廊坊市第八高级中学 065000

一、引言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同时,数据的安全性也越来越突出,给国家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对学生进行信息素质与安全意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肩负着普及数据安全知识、增强国家安全意识的重任。

二、数据安全与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一)提升学生安全意识

在信息化社会中,数据安全已成为每个人必须面对的重要议题。高中生正处于数字原住民时代,日常学习与生活都离不开网络,但往往缺乏足够的安全防范意识 [1]。通过数据安全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个人信息泄露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如身份盗用、网络诈骗等。同时,也能让他们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防护措施,如设置复杂密码、识别钓鱼邮件、防范恶意软件等。这种意识的培养不仅关乎个人利益,更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他们的网络行为习惯,使其在使用信息技术时更加谨慎和理性。当学生具备基本的安全素养后,不仅能保护自身数据安全,还能在家庭和社会中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带动更多人重视网络安全问题。

(二)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

数据安全不仅是个人的事情,更与国家利益息息相关。在数字化时代,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政府数据、企业机密等都可能成为攻击目标,一旦泄露或被篡改,将直接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2]。通过国家安全教育,学生能够认识到,保护数据安全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一种社会责任。他们既是网络的使用者,也是未来的建设者和守护者,因此需要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理解自己在维护国家安全中的角色。这种教育能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他们明白,掌握信息技术不仅是为了个人发展,更是为了在未来的工作与生活中,能够以专业能力守护国家信息安全,成为数字时代的可靠力量。

三、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渗透国家安全教育的策略

(一)课程内容整合,设计相关教学模块

把国家安全教育渗透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必须把有关内容有机地整合到现有的课程体系中去 [3]。教师可根据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对教材中涉及国家安全的知识进行深度挖掘,并设计相应的教学模块。在教学内容上,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讲授基本概念、原理的同时,还应介绍当今国家安全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例如,在讲授网络通讯原理时,可延伸到对国家重要信息基础设施的保护;在开展数据库知识教学时,可对大数据时代国家数据主权问题进行探讨。这样既能丰富信息技术课程的内涵,又能使学生在掌握专业技术的过程中自然树立起国家安全意识。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及活动,保证专业知识的传授与国家安全教育的渗透互为补充,避免机械地拼凑或说教。

(二)运用案例教学法对实际数据进行分析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有助于学生对抽象的安全概念的理解。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典型案例,如数据泄漏、网络攻击等,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在讲解案例时,不但要还原事件的经过,而且要对其背后的技术原理、社会影响和国家安全层面的意义进行剖析[4]。

借由具体个案,使同学对数据安全漏洞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有直观地认识,并了解个人数据与国家信息安全的关联性。在对个案进行分析时,教师可通过层层递进的提问来引导学生思考:事件是怎样发生的?暴露出来的安全性问题是什么?该怎么做?这种以实际情境为基础的学习方式,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从专业的角度思考安全问题。同时,借由个案的深入探讨,同学逐渐建立风险与责任的观念。

(三)通过项目学习提高实践能力

项目式学习是学生把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结合起来的一个平台。教师可设计一系列有关数据安全的实践作业,例如建立简易的加密系统,设计网络的安全防护机制,以及数据复原的模拟等[5]。该课程要求学生将所学到的程序设计、网络和数据库等方面的知识应用于具体安全问题的解决。

例如,组织同学们进行网络安全攻防演练,部分同学尝试找出系统漏洞,部分同学负责防守,在实战演练中加深对网络安全的认识。这样的实践学习方法,既能巩固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又能使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亲身体验到数据安全维护的技术需求与操作规范。学生在完成项目作业的过程中,既能获得成就感,又能对信息安全有较深的了解,了解科技应用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四)引导互动式研讨反思

深入探讨和反思是促进高中生安全观念内化的重要环节。教师可针对「大数据时代之个人隐私边界 "、" 人工智能应用之国家安全考量」等议题,设计开放式讨论主题。在讨论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并引导他们从多个方面进行思考,既要考虑技术创新给他们带来的便利,又要考虑到潜在的安全风险。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小组辩论,角色扮演,情景仿真等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在讨论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归纳和反思,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透过互动学习,同学们不但能加深对国家安全之认识,更能培养批判性思考及理性判断的能力,为未来信息科技人员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语:

将国家安全教育,尤其是数据安全教育渗透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增强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增强国家安全责任感至关重要。今后,还需要对相应的教学策略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和改进,才能更好地满足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年修订 )[S]. 北京 :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20.

[2] 张浩 , 吴秀娟 . 深度学习的内涵及认知理论基础探析 [J]. 中国电化教育 ,2012(10):7-11.[3 韩冬梅 . 促进深度学习发生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J]. 成人教育 ,2023(06):61-67.

[4] 袁亚芳 . 高质量项目式学习在高中 Python 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J]. 中小学电教 ,2023(06):1-3.

[5] 董东方 . 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 [J]. 江西教育 ,2023(10):22-23.

备注:本文系廊坊市教育科学" 十四五" 规划2024 年度重点课题成果,课题名称为《国家安全教育在高中各学科教学中的实施路径研究》,课题编号为20241029 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