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的有效途径

作者

杨春旋

开平市塘口镇冈陵小学 529361

一、引言

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快速发展、道德观念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关键阶段,班主任作为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接触最为频繁、影响最为深远的成人角色之一,承担着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价值观的重要使命。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不仅关乎学生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更对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和谐稳定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探讨小学班主任德育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小学班主任德育的有效途径

(一)合理安排班会时间

班会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阵地。合理安排班会时间,精心设计班会内容,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水平。作为班主任,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确定不同的班会主题,如文明礼仪、诚实守信、团结友爱等。在班会过程中,采用多样化的形式,如故事讲述、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例如,在开展“文明礼仪”主题班会时,我先讲述一些古代文明礼仪的小故事,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重要性。然后,展示一些生活中不文明行为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分析这些行为的不当之处,并提出改进的建议。接着,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遵守文明礼仪的经验和做法。最后,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实践文明礼仪行为,加深对文明礼仪的理解和记忆。通过这样的班会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道德教育,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

(二)借助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我充分利用传统节日这一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接受道德教育。例如,在春节期间,组织学生开展“写春联、送祝福”活动,让学生了解春节的习俗和文化内涵,感受节日的喜庆氛围,同时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关爱他人的意识。在清明节时,带领学生前往烈士陵园扫墓,缅怀革命先烈,让学生了解革命历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在端午节,组织学生开展包粽子比赛,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传说,感受屈原的爱国精神,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通过借助传统节日开展德育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

(三)提高学生组织建设和自我约束能力

良好的班级组织建设和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是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保障。我引导学生建立健全班级组织,如班长、学习委员等,明确各组织成员的职责和分工,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例如,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班委会成员,让学生学会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和义务,增强民主意识。班委会成员在日常班级管理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协助班主任做好班级各项工作,如组织班级活动、维护班级纪律等。

同时,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引导学生制定班级规章制度和个人行为准则,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行为规范和目标。通过定期开展自我评价和互评活动,让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表现,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及时进行改进。例如,每周组织一次班会,让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和评价,分享自己在本周内的进步和收获,同时提出自己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措施。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自律水平。

(四)设立监督岗位

设立监督岗位是加强班级管理、促进学生道德行为养成的重要手段。我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设立不同的监督岗位,如纪律监督员、卫生监督员、文明监督员等,让学生轮流担任监督员,负责监督班级同学的日常行为表现。例如,纪律监督员负责监督班级纪律,及时发现和制止违反纪律的行为;卫生监督员负责监督班级卫生情况,督促同学们保持教室整洁;文明监督员负责监督同学们的文明礼仪行为,如是否使用文明用语、是否遵守交通规则等。

通过设立监督岗位,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同时,监督员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也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水平,起到自我教育和他人的双重作用。班主任定期对监督员的工作进行评价和总结,对表现优秀的监督员进行表扬和奖励,激发监督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加强家校合作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加强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是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效果的重要途径。我通过家长会、家访、电话沟通、微信群等方式,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和情况,向家长反馈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共同探讨教育方法和策略。例如,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学校的德育工作计划和班级的德育活动安排,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要求,同时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共同促进学生成长。开展家访活动,深入学生家庭,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和成长背景,与家长面对面交流,共同分析学生的问题所在,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此外,我还组织家长参与学校的德育活动,如亲子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让家长在活动中与孩子共同成长,增强家庭教育的效果。

三、结论

小学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班主任不断地探索和实践。通过合理安排班会时间、借助传统节日、提高学生组织建设和自我约束能力、设立监督岗位以及加强家校合作等有效途径,能够全方位、多层次地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今后的工作中,作为班主任,我们应不断创新德育方法和手段,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培养出更多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