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灵活运用教学方式激发初中生英语学习兴趣

作者

覃辉琼

常德市石门县子良镇中心学校 415329

引言

托尔斯泰曾言:"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当前英语教材词汇量大、内容难度高,尤其对农村学生构成挑战。教师需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将语言学习转化为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持续的学习动力。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如何通过灵活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一、学生学习面临的主要问题

初一英语教材词汇量显著增加,课文难度提升,将话题、功能、结构和任务融为一体,形成生活化的学习程序。这种变化使许多学生,特别是基础薄弱者感到困难。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观,认识到英语在国际交流中的重要性,同时采用分块教学法降低学习难度。

例如,在单词教学中,可通过联想记忆法帮助学生掌握新词:

学习 "then" 时回忆 "pen"、"ten"

学习 "lake" 联想 "like"

学习 "those" 对比 "these"

学习 "hill" 联想 "ill"

句 型 教 学 可 采 用 对 比 法, 如 教 "These are.../Those are..." 时 回 顾"This is.../That is...",通过单复数比较加深学生印象。

二、激发学习热情的教学策略

(一)情景教学法的运用

初一教材图文并茂,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为情景教学提供了良好基础。教师可创设真实语境,将语言学习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例如,在教学食物单元时,将教室布置成小卖部,学生使用 "Can I have a..." 句型进行模拟购物对话,在实践中自然掌握语言知识。

(二)成就感教学的实施

中学生渴望成功与认可。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对于语法难点,可创作顺口溜帮助记忆,如:

“如果没有be 动词你就想到do,你和我用do,她他它does,他们、她们一来全都用do。"

这种趣味方式既能降低学习难度,又能增强学生信心。

三、从第一堂课培养学习兴趣

初中生好奇心强,教师应抓住这一特点设计引人入胜的入门课。第一堂课不必急于教授课本知识,而可通过以下方式激发兴趣:

教唱简单英文歌曲,如《Happy New Year》《Ten Little Indians》等

通过实例说明英语在国际交流中的重要性

展示英语学习的实用价值和未来意义

教师教态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亲切自然的教态有助于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在学生练习时,教师应耐心指导,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一)创新课堂活动

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多样化活动,如:

朗读、演讲、抢答等个人展示

会话、问答、复述等互动练习

小组对抗赛等团队竞赛

这些活动将知识巩固与趣味性相结合,能显著提升学习效果。

(二)更新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形式:制作或下载与课文相关的课件设计层次递进的课堂提问创设信息差,激发学生思考组织讨论、辩论等活动培养求异思维

(三)实践性教学

将英语课由" 讲演课" 变为" 实践课",例如:教师边做动作边问:"What am I doing?"学生模仿动作并回答: ′′I am reading the book."其他学生提问:"What's he doing?" 并回答这种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大量实践中自然掌握语言知识。

五、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一)复习与预习

指导学生:

课后大声朗读重点内容

记录问题并向老师请教

预习时标记疑难点

比较自己的理解与教师讲解

(二)高效听课要求学生做到" 五到" :

眼看:注意看黑板或课本 口到:积极参与朗读发言 耳到:认真听讲和同学回答 手到:及时做笔记 心到:保持专注思考

(三)趣味竞赛设计形式多样的课堂竞赛:

字母猜谜:教师用身体部位" 书写" 字母让学生猜

小组积分赛:快速正确回答问题得分

角色扮演:模拟真实场景运用英语

这些活动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

结语

有效的英语教学需要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通过情景创设、活动设计、技术应用等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应深入理解师生互动的实质,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营造积极互动的课堂环境。只有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才能培养其持久的学习动力,为语言能力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耀明. 如何成为一名好老师[M].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9.

[2] 高明强 . 兴趣学习法 [M].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3] 张正东 . 谈怎样教外语 [J].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1(1).

[4] 王宝祥 . 英语泛读教程 [M].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5] 王艳明. 提高中学生兴趣学习法[M]. 东北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