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验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尤廷兰
瑞丽市第一民族中学 678600
“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价值追求的目标,对于学生深入了解历史知识,培养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作用是其他素养所无法替代的。家国情怀的表现形式既有对家庭的关爱,也有对家乡的眷恋;既有对祖国文化的认同,也有对国家和民族的担当①概括而言,让学生养成责任意识,懂得爱国就是爱家的道理。那么如何潜移默化的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获得这种意识和情感呢?体验式教学强调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走进历史,分享情感。
瑞丽市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十四年抗战史,滇西画下了浓重的一笔。但人民版教材只是纲要式介绍了东北、华中、华东、华南在抗战中一些重大事件和著名战役,滇西抗战史实较为欠缺,如果仅按照教材内容教学,学生大致能掌握其中的抗战主要史实,但对于这场中华儿女同仇敌忾、全民族抗战缺乏完整、系统的认识,难以达成“家国情怀”的教学目标。笔者拟开发利用抗日战争史中的地方史料、文物和遗址,以丰富的乡土课程资源,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抗日战争的卓绝,提升学生家国情怀的积极情感体验。
一、根据教学目标设置前置性作业,营造培育“家国情怀”的情境
人民版《伟大的抗日战争》课标要求: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学生在回忆初中所学相关知识,都能说出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但对于滇西抗战的史实却接触较少,尤其是在教材里。因此,课前,笔者就先让学生从地理知识的角度去了解关于“滇西”的含义。狭义上指怒江以西的区域,即含保山市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并指出抗日战争期间处于德宏沦陷区各族人民在日本侵略者对国土的占领历时达二年零八个月的时间内,通过组织敌后抗日游击队,民众武装,人民自卫队参与抗日远征军滇西反击战等形式,与占领德宏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殊死的浴血奋战,涌现出了许多威武不能屈的英雄事迹,谱写了一曲民族精神的悲壮颂歌。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以下问题:(1)通过查阅资料,说说滇西抗战的起止时间,有哪些重大事件及战役?(2)通过走访、查阅资料等形式了解家乡有关抗战的人和事。
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同学们了解到了以前不曾知晓的少数民族抗日组织以及他们的英勇事迹(教材上主要提及马本斋的回民支队),如:傣族刀京版的“滇西边区义勇军”、景颇族尚自贵山官带领的景颇族游击大队等,他们不仅震撼于自己家乡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抗日战争中所作出的贡献,更惊讶于自己对家乡的不了解,特别是对于少数民族同学来讲,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油然而生!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历史的真实性,从而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也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拓展课程资源、对话家国情怀
学生在学习抗日战争的过程时,尤其是中国军民抗日的内容,我补充了以下史料:
材料一、1938 年 12 月 , 国民党政府在瑞丽开始修建雷允飞机制造厂 ; 到1939 年 7 月 , 瑞丽雷允飞机制造厂建成 , 开始制造战斗机 , 成为当时我国规模最大的飞机制造厂。
—《德宏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贡献》
材料二 1942 年3 月,国民政府根据《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及《联合国家宣言》的基本精神,组建远征军,支援缅甸。中国在单独抗击日军的疯狂进攻长达 4 年之久后,又组建远征军,跨出出国门,赴缅作战,承担起缅甸战场反法西斯主力军的重任。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在国际反法西斯阵线的支持和援助下,浴血奋战,中国远征军取得极大的胜利。
——摘编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全局视角下的中国远征军入缅作
战》
材料三 据当时《滇缅公路完成了》一文记载:“曾经有不少的征服自然的男女战士粉身碎骨,血肉横飞,怪可怕的死于无情的岩石底下,怪凄惨的牺牲于无情的大江之中,还有不少的开路先锋则死于恶性疟疾的暴力之下。据大约估计,牺牲于上述种种缘故的男女民工不少于二、三千人。”
《云南日报》1938 年 9 月 21 日。
……驻华大使詹森亲往实地考察。他驾车沿滇缅公路跑了一圈,立即电告总统:“滇缅公路工程之浩大,中国政府能于短期内完成此艰巨工程,此种果敢毅力与精神,实令人钦佩。修筑滇缅公路,物质条件异常缺乏。第一缺乏机器,第二纯系人力开辟,依赖沿途人民的艰苦耐劳精神,这种精神是全世界任何民族所不及的。”
《德宏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重
要贡献》
结合以上史料,我设计了以下问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雷允飞机制造厂修建的背景及其作用?(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取得胜利的原因?(3)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同学们积极踊跃发言,问题(1)中关于雷允飞机制造厂修建的背景,学生结合把教材知识点1938 年10 月日军占领广州、武汉,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以及民族工业的发展相结合,国民政府将大批重工业内迁,而雷允飞机制造厂的诞生正是其中一个典例,在抗战中正常制造、组装、改造各型飞机。为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第(2)(3)则是对全民族抗战完整性的再补充,历史由远及近,在增进学生对家乡的了解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家乡的情感。
三 走进历史,成就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一种个体对国家、民族和文化的高度认同的情感,也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 ③ 同时,学生“家国情怀”不能凭空形成,更不能依靠说教和灌输形成,而应该通过富含家国情怀教育功能的教学活动中去实现。 ④ 笔者在课前要求学生寻找身边的抗战历史遗址,课中各小组展示、讲解。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以PPT、视频、文字资料等多种形式呈现小组成果。演讲者情绪饱满,责任感和使命感不自主的流露出来。如在学习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时,学生便例举了畹町桥在抗战全面爆发后,我国与国际联系的陆海通道绝大多数被日军封锁。为打通国际交通线,滇西 20 万民众日夜奋战,历经 9个月,成为当时我国与国际联系的唯一陆路交通要道,从 1938 年 12 月至 1942年5 月,经过此桥共向国内输送45 万多吨抗战物资,有力的支持了国内的抗战!
畹町南洋华侨机工纪念馆中真实的文物和布满于墙面的南洋机工的照片则用无声的语言昭示了这段全民抗战的悲壮历史!由此对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坚苦卓绝的斗争的结果有了更为感性的认识。
黑山门战斗遗址位于畹町经济开发区东北方的黑山门附近山梁上,以史家家地山包主峰为主,主峰分布阵地 6000 平方米,为日军修筑的回龙山、大黑山军事防御工事的一部分,有438 米 Z 字型堑壕、交通壕。有数个单兵掩体等。1944 年松山战役后,日军沿滇缅退至黑山门负隅顽抗,是中国远征军收复滇西国土最后一役的战斗遗址,是日本法西斯侵略中国的历史罪证。
正由于这些都是学生身边鲜活的历史,历史遗存从静态变得立体起来,让历史有了温度,因而更为深刻、真切地体悟到历史知识背后鲜活、生动的历史内涵!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综上所述,体验式教学能够运用多种方式加强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引导学生主动地认识历史,使学生在体验和研宄历史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历史的正确认识,从而落实立德树人目标、培育家国情怀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①②③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年
④ 周刘波:《家国情怀:教学意蕴与生成路径》,《历史教学》2018 年第 7期
作者简介:尤廷兰,中学高级教师,历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