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热控系统故障诊断与处理分析
陈培金 张文同
身份证号:37092319830204031X;身份证号:370829198812271030
引言
电厂热控系统作为保障发电设备安全、稳定、高效运行的核心控制系统,承担着对热力设备运行参数的监测、控制与调节任务。它通过各类传感器、执行机构以及控制逻辑,实时采集温度、压力、流量等关键数据,并依据预设规则对设备进行精准调控。因此,深入研究电厂热控系统的故障诊断与处理技术,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处理效率,对保障电厂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一、电厂热控系统常见故障类型
(一)传感器故障
传感器作为热控系统获取运行参数的关键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系统的监测与控制效果。传感器故障主要表现为测量误差过大、信号输出不稳定、零点漂移等。造成传感器故障的原因多样,一方面,长期处于高温、高湿、强电磁干扰等恶劣环境中,会加速传感器元件的老化与损坏;另一方面,安装过程中的不当操作,如接线错误、安装位置不合理,以及日常维护不到位,未及时进行校准和清洁,也会导致传感器性能下降,进而引发故障,使系统无法获取准确的运行参数,影响控制决策的准确性。
(二)执行机构故障
执行机构负责将热控系统的控制指令转化为实际动作,如调节阀门开度、控制电机转速等。执行机构故障常见于机械卡涩、电机故障、传动部件磨损等。机械卡涩可能由于阀门内部杂质堆积、润滑不足,或连杆机构变形导致;电机故障多因绕组短路、过载运行、绝缘老化引起;传动部件长期运行产生的磨损,会导致传动精度下降,影响执行机构的动作准确性和响应速度。执行机构故障一旦发生,会使系统控制指令无法有效执行,导致设备运行参数偏离设定值,威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三)控制逻辑故障
控制逻辑是热控系统的 “ 大脑” ,它依据预设的规则和算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发出控制指令。控制逻辑故障通常源于设计缺陷、程序错误或参数设置不合理。在系统设计阶段,若对设备运行工况考虑不全面,可能导致控制逻辑存在漏洞;程序编写过程中出现的语法错误、逻辑混乱,会使系统运行时出现异常;而运行过程中参数设置不当,如控制阈值不合理、调节死区过大,也会影响控制逻辑的正常执行,造成系统控制失灵或误动作,引发设备异常运行。
二、电厂热控系统故障诊断技术
(一)基于信号分析的诊断技术
基于信号分析的诊断技术通过对热控系统中各类信号,如传感器输出的电压、电流信号,执行机构的反馈信号等进行分析处理,判断系统是否存在故障。常用的信号分析方法包括时域分析、频域分析和时频分析。时域分析主要观察信号的波形、幅值、周期等特征,通过与正常状态下的信号对比,识别信号中的异常变化;频域分析利用傅里叶变换等手段,将信号从时域转换到频域,分析信号的频率成分,查找故障特征频率;时频分析则结合了时域和频域的信息,能够在时间和频率两个维度上展示信号的变化,适用于分析非平稳信号,有效检测出故障发生的时间和频率特征,为故障诊断提供准确依据。
(二)基于模型的诊断技术
基于模型的诊断技术是根据热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物理特性,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或仿真模型。通过将实际系统的运行数据与模型输出进行对比,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判断系统是否发生故障以及故障的类型和位置。当实际数据与模型输出出现偏差时,利用故障诊断算法对偏差进行分析,识别出可能导致偏差的故障源。这种方法能够深入分析系统内部的工作状态,具有较强的理论依据,但模型的准确性依赖于对系统的精确描述,且在复杂系统中建立准确的模型难度较大。
(三)基于人工智能的诊断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基于人工智能的故障诊断技术在电厂热控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中,神经网络、专家系统和模糊逻辑是常用的人工智能诊断方法。神经网络通过模拟人脑神经元的工作方式,对大量的故障样本数据进行学习训练,建立输入数据(如运行参数)与故障类型之间的映射关系,能够自动识别复杂的故障模式;专家系统则将领域专家的知识和经验以规则的形式存储在知识库中,通过推理机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实现故障诊断;模糊逻辑利用模糊集合和模糊推理,处理热控系统中存在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问题,对不精确的故障信息进行有效分析,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适应性,尤其适用于处理难以用精确数学模型描述的故障情况。
三、电厂热控系统故障处理与优化策略
(一)故障处理流程优化
科学合理的故障处理流程是提高故障处理效率的关键。首先,在故障发生时,应快速准确地定位故障点,利用先进的诊断技术和工具,结合系统的报警信息和历史数据,缩小故障排查范围。然后,根据故障类型和严重程度,制定针对性的处理方案,对于紧急故障,优先采取安全措施,防止故障扩大;对于一般故障,按照既定的维修流程进行处理。在处理过程中,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维修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处理完成后,对故障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总结,记录处理过程和结果,为后续故障预防提供经验参考,形成故障处理的闭环管理。
(二)设备维护与管理强化
加强热控系统设备的维护与管理是减少故障发生的重要措施。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维护计划,定期对传感器、执行机构等设备进行检查、清洁、校准和保养,及时更换老化或损坏的部件。加强设备的运行监测,利用在线监测技术实时获取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通过数据分析预测设备的故障发展趋势,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同时,做好设备的备品备件管理,确保在设备故障时能够及时更换,缩短故障处理时间。此外,还应加强对维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故障处理能力,保证维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三)系统优化与升级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对电厂热控系统进行优化与升级有助于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一方面,对控制逻辑进行优化,根据设备实际运行情况和生产需求,完善控制规则,调整参数设置,消除设计缺陷和程序错误,提高控制逻辑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另一方面,引入先进的传感器和执行机构,采用高精度、高可靠性、智能化的设备,提升系统的监测和控制性能。此外,加强热控系统与其他系统的集成与协同,实现数据共享和信息交互,通过综合分析多源数据,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全面性,进一步优化系统的运行控制策略,降低故障发生概率,保障电厂热控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
结束语
电厂热控系统故障诊断与处理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直接关系到电厂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通过深入了解热控系统常见故障类型,掌握先进的故障诊断技术,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故障处理与优化策略,能够有效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处理效率,减少故障对电厂运行的影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的诊断技术和处理方法将不断涌现,电厂应持续关注技术发展动态,加强技术创新与应用,不断完善热控系统的故障诊断与处理体系,为电厂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王韬. 发电厂热控系统智能诊断方法讨论[J]. 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 2024, 8 (12): 61-63.
[2]王文岁, 张超, 银伟, 张颖, 杨其德. 电厂热控系统中热控保护装置故障研究[J].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24, 60 (01): 116-118.
[3]黄伟, 武星. 热控系统故障的统计分析及对策[J]. 自动化应用, 2023,64 (18): 38-4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