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水利水电工程技术及管理水平的措施分析
但浩
身份证号:513401198610291317
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承担着发电、防洪、灌溉、供水等多重功能,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水利水电工程的需求日益增长,同时也对其技术先进性和管理科学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先进的技术能够提高工程建设质量与效率,确保工程功能的有效发挥;科学的管理则有助于保障工程安全运行、合理调配资源、降低运营成本。然而,目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在技术及管理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部分工程技术手段落后,难以适应复杂地质条件和高标准建设要求;管理模式陈旧,存在职责不清、流程不畅等问题,影响工程建设和运行效益。因此,深入分析提升水利水电工程技术及管理水平的措施,对推动水利水电工程可持续发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水利水电工程技术及管理现状与问题
(一)技术应用方面的不足
当前水利水电工程技术应用存在创新不足的问题。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部分施工技术仍沿用传统方法,对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不够积极。在坝体建设中,一些工程未能及时采用先进的混凝土浇筑技术,导致施工效率低下,且质量难以保证。同时,对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工程技术研究不够深入,在处理高边坡、深厚覆盖层等特殊地质问题时,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增加了工程建设的难度和风险。此外,信息化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程度较低,工程监测、数据分析等环节尚未实现全面数字化,影响了工程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和科学决策。
(二)管理工作存在的缺陷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工作存在体系不完善的问题。管理职责划分不明确,导致部门之间相互推诿、协调困难,影响工程建设进度和运行效率。在工程建设阶段,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之间的沟通协作不畅,容易出现管理漏洞。工程运行管理中,缺乏科学的维护计划和应急预案,对设备老化、安全隐患等问题处理不及时,增加了工程运行风险。同时,管理手段相对落后,仍以人工管理为主,信息化管理水平低,难以实现对工程全生命周期的精细化管理。
二、提升水利水电工程技术及管理水平的措施
(一)加强技术创新与研发
加大对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研发的投入,鼓励科研机构、高校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同攻克技术难题。针对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工程建设技术、新型坝体结构设计技术、高效发电技术等重点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工艺。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建立工程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对工程建设和运行全过程的实时监测、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工程监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为工程安全运行提供技术保障。
(二)优化工程管理模式
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与权限,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在工程建设阶段,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等管理制度,规范工程建设行为,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在工程运行管理方面,制定完善的设备维护计划和应急预案,建立常态化的安全检查机制,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引入现代化管理理念和方法,如精益管理、风险管理等,提高工程管理的精细化和科学化水平。同时,加快推进信息化管理,实现管理流程的数字化和自动化,提高管理效率。
(三)强化人才培养与引进
加强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高校应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增加实践教学比重,与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企业要建立完善的人才培训体系,定期组织员工参加技术培训和管理培训,邀请行业专家进行授课指导,鼓励员工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拓宽知识面和视野。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为水利水电工程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建立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通过绩效考核、薪酬奖励等方式,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三、提升水利水电工程技术及管理水平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一)面临的主要挑战
在提升水利水电工程技术及管理水平的过程中,面临着技术研发难度大、资金投入不足、传统观念束缚等挑战。水利水电工程涉及多学科知识,技术研发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且研发周期长、风险高,部分关键技术难以取得突破。资金方面,工程技术创新和管理升级需要巨额资金投入,而政府财政支持有限,企业融资渠道单一,导致资金短缺问题突出。此外,部分从业人员受传统观念影响,对新技术、新管理模式存在抵触情绪,接受和应用的积极性不高,阻碍了技术及管理水平的提升进程。
(二)针对性应对策略
针对技术研发难题,整合各方资源,建立跨学科、跨领域的联合研发团队,集中力量攻克关键技术。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在资金保障方面,政府加大财政投入,设立专项研发基金,支持水利水电工程技术创新和管理升级项目。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通过 PPP 模式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为解决传统观念束缚问题,加强宣传教育,组织开展新技术、新管理模式的推广培训活动,通过案例展示和经验分享,让从业人员认识到技术及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和优势,提高其接受和应用的积极性。
(三)未来发展趋势
未来,水利水电工程技术及管理将朝着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方向发展。智能化方面,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将深度融入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实现工程全生命周期的智能监控、智能决策和智能运维。绿色化强调在工程建设和运行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采用环保型技术和材料,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国际化趋势下,水利水电工程将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提升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结束语
提升水利水电工程技术及管理水平是保障工程安全运行、促进资源合理利用、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尽管当前水利水电工程在技术应用和管理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且面临技术研发、资金、观念等方面的挑战,但通过加强技术创新与研发、优化工程管理模式、强化人才培养与引进等措施,以及采取针对性的应对策略,能够逐步提升水利水电工程技术及管理水平。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行业发展需求的变化,水利水电工程技术及管理将不断创新和完善,朝着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方向迈进,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松. 提升水利水电工程技术及管理水平的措施分析[A] 人工智能与经济工程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重庆市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产业协会、西南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重庆建筑编辑部, 重庆市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产业协会, 2025: 4.
[2]卢和雄. 有效提升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措施分析[J]. 水上安全, 2024, (23): 19-21.
[3]赵杨.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提升措施[J].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2023, (03): 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