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绿色施工理念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实践路径

作者

苏杭 付亚楠

身份证号:130184199307203527;身份证号:130124199311022466

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领域,在调节水资源、防御洪涝灾害、供应清洁能源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传统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模式下,高能耗、高污染、高资源消耗的问题突出,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粉尘、废水以及对周边生态系统的破坏,给自然环境带来沉重负担。在全球积极倡导可持续发展、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绿色施工理念成为水利水电工程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1. 绿色施工理念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重要意义

1.1 节能减排,助力低碳发展

绿色施工理念强调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通过优化施工组织设计、采用先进的节能设备与工艺,最大程度降低能源消耗。在施工设备选型阶段,优先选用能效等级高、排放达标的机械设备,减少燃油和电力消耗;在施工过程中,运用智能监控系统对能源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与调控,精准控制能源消耗。同时,积极推广节能施工技术,如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在施工现场的应用,以及高效的混凝土养护技术、智能温控技术等,有效降低工程建设的碳排放,推动水利水电工程向低碳化方向发展,助力我国 “ 双碳” 目标的实现。

1.2 生态保护,维护生态系统稳定

水利水电工程大多位于江河、湖泊、山区等生态环境敏感区域,传统施工方式极易对周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绿色施工理念要求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保护需求,采取一系列生态友好型措施。施工前,对工程所在地的生态环境进行全面评估,制定针对性的生态保护方案;施工中,通过合理规划施工场地,减少对植被的破坏,设置生态保护隔离带,避免施工活动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干扰;采用生态护坡、生态河道修复等技术,保护水体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确保工程建设与生态系统的和谐共生,降低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长期负面影响。

1.3 资源高效利用,推动可持续发展

绿色施工注重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循环利用,在水利水电工程中,通过科学的材料管理和先进的施工技术,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在材料采购环节,优先选择可再生、可循环利用的环保材料,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在施工过程中,推广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实现材料用量的精准计算与管理,减少材料浪费。同时,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如废弃混凝土、钢材等,进行分类回收与再加工利用,将其转化为再生骨料、再生钢材等,应用于工程建设的其他环节,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率,降低工程建设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推动水利水电工程实现可持续发展。

2. 绿色施工理念在水利水电工程实践中的现状与问题

2.1 理念认知存在偏差,重视程度不足

部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参与方对绿色施工理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存在认知偏差。一些企业和管理人员将绿色施工简单等同于环保措施的实施,忽视了绿色施工在节能减排、资源利用、施工管理等方面的系统性要求。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过于追求工程进度和经济效益,对绿色施工的投入和重视程度不足,缺乏主动践行绿色施工理念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同时,由于绿色施工理念宣传普及不到位,部分施工人员对绿色施工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不熟悉,导致绿色施工措施在施工现场难以有效落实。

2.2 绿色技术应用受限,创新能力不足

尽管部分绿色施工技术已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有所应用,但整体应用范围有限,且存在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一方面,一些先进的绿色施工技术,如生态修复技术、智能施工管理技术等,由于技术成本较高、操作难度较大,以及在不同工程环境下的适用性需进一步验证等原因,难以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得到广泛推广。另一方面,行业内对绿色施工技术的研发投入相对较少,科研机构、企业和高校之间的产学研合作不够紧密,缺乏针对水利水电工程特点的绿色施工技术创新,导致现有绿色施工技术难以满足工程建设的实际需求,制约了绿色施工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发展。

2.3 管理体系不完善,监管机制不健全

目前,水利水电工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尚不完善,缺乏统一、明确的绿色施工标准和规范。在施工过程中,绿色施工的目标、措施和评价指标不清晰,导致工程建设各方在绿色施工管理方面缺乏明确的指导和依据。同时,监管机制不健全,相关部门对水利水电工程绿色施工的监督检查力度不足,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和考核机制。对施工过程中违反绿色施工要求的行为,未能及时发现和严肃处理,使得绿色施工理念难以有效贯彻落实到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影响了绿色施工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实施效果。

3. 绿色施工理念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实践路径

3.1 深化理念宣传教育,提升全员认知水平

加强绿色施工理念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参与方对绿色施工理念的认知和理解。组织开展专题培训、讲座和研讨会,邀请行业专家对绿色施工的内涵、意义、技术要点进行深入讲解,增强企业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绿色施工意识。利用网络平台、媒体宣传等方式,广泛传播绿色施工理念和成功经验,营造全社会关注和支持绿色施工的良好氛围。

3.2 加强技术创新研发,推广应用绿色技术

加大对水利水电工程绿色施工技术研发的投入,鼓励科研机构、企业和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针对水利水电工程的特点和需求,研发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绿色施工技术。重点研发生态修复技术、节能降耗技术、资源循环利用技术、智能施工管理技术等,提高绿色施工技术的适用性和可靠性。建立绿色施工技术推广平台,定期发布绿色施工技术指南和应用案例,促进绿色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交流与推广。同时,对采用先进绿色施工技术的项目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奖励,鼓励企业积极应用绿色施工技术,推动水利水电工程绿色施工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3.3 完善管理体系建设,强化监督考核机制

建立健全水利水电工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制定统一、规范的绿色施工标准和规范,明确绿色施工的目标、措施和评价指标,为工程建设各方提供清晰的指导和依据。完善绿色施工管理制度,建立从施工策划、施工准备、施工过程到工程竣工的全过程绿色施工管理流程,明确各方的责任和义务。加强对水利水电工程绿色施工的监督检查,建立常态化的监管机制,采用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施工过程中的绿色施工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严格监督。

结束语

绿色施工理念是水利水电工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路径,对于降低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未来,随着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技术的持续创新进步、管理的日益完善规范以及资金支持的逐步加强,绿色施工理念必将在水利水电工程领域得到更深入的实践,实现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袁文凯. 绿色理念下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探究[J]. 云南水力发电, 2025, 41 (04): 120-123.

[2]张俊峰, 蔚荣. 绿色发展理念下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 2025, 10 (03): 226-228.

[3]魏莉. 绿色节能理念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对策[J]. 中国轮胎资源综合利用, 2024, (12): 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