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研究

作者

陈梓妍

江苏省张家港市白鹿小学 215600

引言:新课程对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提出了更高的理论要求,强调英语教学的整体性,以及教学过程的动态调整反馈机制。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不再是孤立的知识点罗列,而是围绕单元主题形成多层次的教学结构,实现学生语言技能的整合发展。通过合理规划教学内容、任务和评价,单元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促进其多角度的思考与表达。单元整体教学这种新型教学模式体现了从知识传递向能力培养的根本转变,推动小学英语教学在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及综合素养方面迈向更高水平。

一、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意义

在新课程背景下,单元整体教学突破了传统以词汇、语法为中心的知识拼接模式,转向以单元主题为主线的系统化教学结构。通过语境化、情境化的内容组织,单元整体设计有助于增强语言的整体性,帮助学生在理解、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建立知识结构间的联系,从而推动语言能力由浅层认知走向深度理解与迁移应用。这种教学方式不仅重视知识的准确掌握,更强调语言意义的整合建构,使学习活动更加贴合真实语言使用情境,有利于学生形成稳定的语言使用习惯。单元整体教学的意义还体现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多维发展。新课程倡导学生在语言学习中形成思维品质、文化意识与自主学习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养成依赖于层次清晰的教学内容组织。通过围绕单元主题构建有逻辑支撑的学习路径,学生在语言实践中不断反思与重构自身的认知框架,不再被孤立的语言知识所限制,而是在更高层次上理解语言的社会功能。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由此成为引导学生综合成长的重要抓手,为其今后更复杂的语言学习奠定扎实基础。

二、当前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碎片化

在实际的小学英语教学中,课时安排常以单元内部的语言点、词汇或句型为划分依据,教学内容以“点”的形式呈现,缺乏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陷入孤立记忆与机械训练的循环之中,难以形成对语言整体结构的认知,从而影响其语言理解的深度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教学内容之间的脱节,也使得小学英语学习失去了真实语境的支撑,降低了学生对语言意义的感知能力。单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往往围绕某个语法点或词汇展开,而忽略了这些语言形式在更大语境中的交际功能。学生虽能完成课本练习,却难以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真实表达。由于缺乏整体性设计,教学内容之间缺乏过渡,使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缺乏连贯的思维路径,知识的积累过于零散。长此以往,学生对语言的掌握停留在表层模仿和单项训练,影响了其语言思维能力的发展,也不利于其今后的英语学习。

2、教学活动形式单一

小学英语教学安排高度依赖课本内容和固定的练习模式,课堂活动以齐读背诵或填空选择等重复性强的方式为主,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这样的教学活动设计无法有效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也难以营造真实的语言使用环境,使得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产生被动接受的心理,久而久之形成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弱的局面。教师主导、学生被动的格局使学生参与度不高,思维活动难以有效激发。缺乏多样表达机会的情境中,学生往往只习惯接受有限英语知识的学习,而无法将所学知识在真实交际中合理运用。语言技能之间的融合也因此被割裂,听、说、读、写的发展呈现不均衡状态。课堂中如果缺少应用性的语言活动,学生的理解层面容易局限于字面意思,而无法拓展到对语境、语气、文化等深层信息的把握,降低语言学习的实效性。

三、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策略

1、科学设计单元整体教学主题

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在设计单元整体教学主题时教师通常结合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对小学英语单元的语篇结构和教学目标进行分析,提取具有统领性的主题,构建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在此基础上,通过梳理课文素材的表达重点,整合语言知识、语篇功能与文化要素,并将其融入可识别的语境中,形成贯穿单元各课时的教学主题。教师还需预设不同学习环节中的语言支架,保证主题呈现具有结构性,便于学生逐步深化理解。在具体实施层面,教学内容由主题主线串联,活动设计以目标导向为轴心,构成有递进、有整合的教学结构。

以译林牛津版六年级上册Unit 4《Then and now》为例,该单元围绕“时间变化与事物对比”展开,教师在设计整体教学主题时,以“探究过去与现在的差异”为统领方向,将各课时内容统一纳入时间演变的语境中。在Story Time 部分,教师提炼小学英语课本中的描述句型与时间副词,通过设问和语义关联引导学生理解“变化”这一核心概念。为了保持教学的连贯性,教师将句型内容和关键词汇在课后语言积累环节中重复呈现,并引导学生在语境中复述内容,形成表达习惯。在Fun Time 的组织中,教师安排任务环节围绕人物成长、城市变迁、生活习惯多个方面展开,使学生在不同场景下练习对比性表达,丰富语言运用体验。练习过程中,语言材料不再以孤立句式出现,而是以小段语篇形式出现,保持主题表达的完整性。在Cartoon Time 中,教师设置情景导入并补充背景知识,将文本中涉及的历史元素与学生已有经验进行关联,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意义。

2、设置丰富的单元教学任务

2.1 积极开展角色扮演单元教学活动

教师在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过程中,首先需结合小学英语单元语境设定贴合实际的交际场景,并明确场景中的交流目的与语言功能,通过筛选高频词汇与关键句型,构建表达支架,帮助学生能在任务中依托语言结构完成交流。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语境建构与身份认知,引导学生分析场景角色之间的互动方式与语言需求,同时提供必要的语言示例和句型补充,关注学生表达的连贯性与交际策略的使用情况。

以译林牛津版四年级下册 Unit 3《My day》为例,该单元围绕“日常生活作息”展开,句型结构以“I usually… at …”“What time do you…?”为核心,教师围绕“介绍自己和他人的一天”这一主题设置角色扮演活动。活动场景设定为“学校开放日访谈”,学生扮演记者、学生代表和家长,通过对话展示个人作息习惯与时间安排。教师在课前梳理本单元的高频动词与时间表达,组织学生完成听力训练和语句模仿,为口语输出提供语言准备。教师让学生围绕“起床—上学—学习—放学—课后活动”时间节点进行完整叙述,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时间使用句型结构表达完整事件。在活动进行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对时间顺序的掌握情况,并适时提供口语表达中的提示语句,帮助其构建连贯表达。教师组织小组进行展示,并给出反馈意见,突出评价语法准确性、句型丰富度和语篇连贯性。该活动通过嵌入角色设定,增强了语境的真实性,学生在表达自己生活的同时,也在观察他人的表达中获取语言资源,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句式的理解,提升其实际运用能力。

2.2 组织学生制作单元主题海报

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小学英语单元主题海报制作任务时,通常围绕单元主题选取合适的语言材料作为呈现载体,引导学生对关键词汇、常用句式和语篇逻辑进行归纳整理,协助学生构建完整的信息结构框架。为增强语言表达的条理性和图文匹配的合理性,教师提供海报排版模板,明确信息板块的划分,并通过范文示例展示语言输出的基本标准。同时,教师需要关注学生表达的准确性,对学生在拼写和语法方面出现的问题给予针对性建议。

以译林牛津版六年级下册 Unit 3《A healthy diet》为教学背景,该单元以“健康饮食”为主题,语言重点集中于食物分类和饮食建议,句型包括“I usually eat...”“You should eatmore/less...”“It’s good/bad for you”。教师将单元任务设计为“设计一张关于健康饮食的英语宣传海报”,旨在引导学生整合语言知识,完成内容表达。教师组织学生回顾单元食物类别和名称,通过听说活动加深语言感知。教师提供海报模板结构,包括主题口号、推荐食品、不建议食物、饮食建议及说明等五个模块,引导学生将语言材料分类整理,形成段落式结构表达。在学生制作海报过程中,教师巡视学生海报草稿,重点检查句式表达是否完整、词汇是否准确,并提醒学生注意图文逻辑的匹配关系。教师组织学生围绕海报内容进行小组汇报,教师对小组汇报给予评价,鼓励学生关注内容的完整性、语言的表达效果及视觉呈现的清晰度。教师在汇报后对“How often...?”“Why is it healthy?”等高频句式进行板书归纳,以强化学生在真实实际语境中的应用能力。

3、根据学生反馈完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最后,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反馈完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应注重从多方面收集学生的学习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质量、口语表达水平以及课堂互动情况。通过细致分析学生在理解和运用语言时遇到的具体困难,教师能够识别教学内容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以学生的学习体验为核心,教师结合反馈信息调整教学节奏,丰富活动形式,并合理设计难度梯度,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学生学习需求。同时,教师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学习动机,针对反馈中反映的兴趣不足现象,优化教学策略,提升课堂吸引力。

以译林牛津版教材三年级上册 Unit 8《Happy New Year!》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细致收集学生对节日文化、相关词汇及表达句型的反馈。通过观察学生在使用“Happy New Year!”、“I have a party.”表达时出现的发音和句式错误,教师明确了学生对语言点掌握得不充分。针对这些反馈,教师增加了多样化的口语练习,帮助学生巩固目标句型。与此同时,部分学生反馈对单调的课堂教学兴趣不高,教师调整教学方式,融合歌曲、游戏及节日视频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对课文理解反馈,适当简化难度,增加重难点词汇的重复训练,强化语言输入。课堂评价环节中,教师邀请学生分享新年活动体验及学习感受,进一步收集改进意见。通过多轮反馈与调整,教学设计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提高了语言学习的趣味性,促进了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

结束语:综上,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在新课程背景下承载着提升教学效果和促进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使命。系统而科学的教学设计不仅关注知识点的合理组织,更强调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精准把握单元主题,构建合理的教学任务体系,以及灵活运用角色扮演、海报制作等多样化教学活动,课堂语言环境得以丰富,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设计的动态调整则进一步确保了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需求的契合,推动了小学英语学习过程的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1]金惠玲. 新课标视域下,小学英语单元教学设计 [J]. 课堂内外(高中版), 2025, (03):54-55.

[2]贾国玉.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研究 [J]. 辽宁教育, 2024, (21):68-71.

[3]葛娟娟.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实践 [J].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3,(24): 77-78.

[4]鲁玲.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策略探讨 [J]. 考试周刊, 2023, (51):7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