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街道安全监管多部门协同工作机制研究

作者

周宏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淮城街道办事处 223200

0 引言:

街道安全监管工作关联综合行政执法、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等多个职能部门,各部门在执法权限、专业领域、监管重点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传统条块分割监管模式造成部门间信息不通、行动不一、效果不佳等问题,难以形成有效的街道安全监管合力。构建多部门协同工作机制以此整合各部门监管资源,进而提升街道安全监管整体效能成为基层治理重要课题,深入研究街道安全监管多部门协同工作机制构建路径、运行模式和保障措施,对提升基层安全监管能力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 街道安全监管多部门协同工作机制的运行逻辑

街道安全监管多部门合作工作方式主要依靠两大原则即责任明确和执法协作,通过建立统一指挥平台将负责行政执法与市场监管部门权限整合起来,形成“ 统一指挥、多头合作” 的监管局面。这种合作关键在于共享信息和联合执法以打破以往各自为政格局,避免出现信息孤岛和监管空白情况,整个机制按照“ 隐患排查、风险控制、问题治理” 思路运作,各部门依据自身专业和职责分工合作,在统一指挥下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执法效率,实现监管工作的整体优化[1]。

2 淮城街道"统分结合"多部门协同监管模式创新实践

2.1 "纵向统筹、横向协同"的组织架构重构

淮城街道建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形成由街道主要领导统筹且各职能部门分工负责的纵向指挥体系,以此实现对综合行政执法中队以及市场监管所等部门的统一调度,横向协同机制体现为构建“ 街道 - 社区 - 物业 -居民” 四方联动体系,把网格长、楼栋长、单元长纳入协同监管网络,进而形成2000 余人的监管队伍。此架构重构打破传统部门各自为政局面,借助每周一晨会通报工作进度的方式,建立定期会商制度,以此确保各层级各部门在安全监管方面协调一致。组织架构重构达成管理层级扁平化与执法资源集约化,构建责任层层压实的工作机制,形成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协调联动的组织体系,为多部门协同监管提供坚实组织保障。

2.2 "联查联控联治"的协同执法机制创新

协同执法机制是围绕“ 隐患联查、风险联控、问题联治” 的工作模式来展开,进而形成多部门联合执法的制度化安排[2]。在针对人员密集场所和商业体的监管工作方面,街道组织综合行政执法中队、市场监管所和消防等部门开展联合巡查,依据场所的规模大小以及风险等级状况和场所业主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并且将其纳入“ 红黄牌” 管理体系。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监管工作当中,各部门按照“ 一栋一策、逐户排查” 的要求,对238栋高层建筑开展地毯式排查并建立详细台账实行销号管理,此机制创新组建消防安全联治小组,引入物业公司开展日常巡查管理推动人员密集场所与商业体开展自查自纠行动,形成发现、处置、反馈的闭环执法流程达成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变。

2.3 协同监管效能的量化评估与质效分析

协同监管机制实施以后,淮城街道在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监管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在商业体消防安全监管工作中也有显著成果,在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监管事务里同样收获良好效果。整改消防安全隐患达到 200 处,排查出高层建筑隐患95 处且建立台账管理,监管覆盖范围实现了全域化,涉及商业综合体、娱乐场所、酒店等人员密集场所和 238 栋高层建筑,消除了监管方面的空白和盲区,执法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借助多部门协同作战的方式,避免了重复执法以及资源浪费情况,提高了隐患发现率和整改率。社区通过设立消防安全奖励基金激发各方参与积极性,促使居民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大幅提升,构建起政府监管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协同治理格局。

3 街道安全监管多部门协同工作机制的系统性优化策略

3.1 制度供给侧的协同机制深化改革

制度供给侧改革需着重构建跨部门协同的法规制度体系,要明确综合行政执法中队以及市场监管所等各部门在联合执法里的权责边界和协作程序,建立标准化的信息共享机制和数据互通平台,以此破除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进而实现监管数据的实时共享和动态更新。完善协同绩效考核体系并把部门间协作配合情况纳入评价指标,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以促进协同效能提升,健全联合执法的程序规范和操作标准保证多部门协同行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为协同监管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和法律支撑[3]。

3.2 能力建设侧的协同效能持续提升

能力建设侧的优化重点是构建复合型监管队伍培养体系,通过开展多轮次且覆盖范围全面的消防安全知识与技能培训,来提升街道干部、社区工作者、网格员等各类人员专业素养与协同作战能力,强化应急响应机制建设并完善多部门联动的快速处置流程,以此提高突发事件的协同应对效率。建立起经验总结以及模式推广的机制,把淮城街道“ 统分结合” 协同模式的成功做法做标准化提炼,形成能够复制的协同监管范式,为其他街道提供借鉴参考的依据,推动协同工作机制普及应用并持续完善。

4 结语

构建街道安全监管多部门协同工作机制是提升基层监管效能的重要举措,淮城街道实践显示协同工作机制核心是建立统一组织协调体系。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并形成联合执法制度化安排,此机制借助统筹协调保证各部门行动保持一致,通过完善信息共享消除部门之间的壁垒,依靠规范联合执法提高法治化工作水平。未来街道安全监管多部门协同工作机制需进一步完善制度设计内容,加强各部门之间进行深度融合,推动协同监管朝着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方向发展,为基层安全治理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 钟开斌,沈雨晴.运动式安全监管何以持续?一个“ 剪刀差” 模型—对湖南长沙“ 4⋅29′′ 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的过程追踪[J].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25,14(02):101-116.

[2] 以“ 五个着力”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J].中国应急管理,2024,(09):8-15+73.

[3] 刘如,胡科.“ 双减” 政策下课外体育培训行业服务监管体系构建思路与策略[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26(03):40-47+55.

案例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zyhgWGPZMmecdOkSZlyhe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