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园林施工中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

凌慧

南京浦口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0

引言

园林作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和人居环境改善的重要组成部分,兼具生态、美学和社会价值。高质量的园林施工能够将园林设计理念完美呈现,营造出舒适宜人的景观空间,提升城市形象与居民生活品质。然而,随着园林行业的快速发展,园林施工面临着诸多挑战。施工过程中存在管理不规范、技术应用滞后、人员专业能力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园林施工的质量、进度和效果,制约了园林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深入研究园林施工中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对推动园林行业的健康发展、满足人们对高品质园林景观的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园林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一)施工管理体系不完善

园林施工管理体系的不完善是影响施工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首先,部分园林施工企业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在施工组织、进度安排、质量控制等方面缺乏明确的规范和标准,导致施工过程混乱无序。施工进度计划不合理,容易出现工期延误;质量控制流程不严格,难以保证施工质量。其次,施工管理过程中的协调沟通不足,各施工环节、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协作,信息传递不畅,容易出现施工冲突和重复劳动,降低施工效率。再者,对施工安全管理重视不够,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二)施工技术应用落后

在园林施工中,技术应用的水平直接影响施工效果和景观质量。当前,部分园林施工企业仍然采用传统的施工技术和方法,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和推广不足。在植物种植方面,缺乏科学的种植技术,不能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和土壤条件进行合理种植,影响植物的成活率和生长状态。在园林小品和景观设施的施工中,工艺落后,导致景观效果不佳,难以满足现代园林对美观性和功能性的要求。此外,园林施工中的信息化技术应用较少,缺乏对施工过程的数字化管理和监控,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三)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园林施工人员的素质对施工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目前,园林施工队伍中大部分是农民工,他们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对园林施工的规范和技术要求了解不足,操作技能水平较低,难以保证施工的精细化和标准化。同时,部分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有限,在施工过程中不能有效地进行组织、协调和管理,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出现的质量、进度和安全问题。此外,园林施工行业缺乏对人才的吸引力,难以吸引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加入,导致施工队伍整体素质提升缓慢。

(四)成本控制不合理

园林施工成本控制不合理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的成本预算和管理,容易出现成本超支的情况。材料采购环节缺乏有效的成本控制,存在采购价格过高、材料浪费等现象;施工过程中,劳动力安排不合理,导致人工成本增加;同时,对施工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不当,增加了设备的维修和更换成本。此外,由于施工过程中对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管理不严格,也会导致成本的额外增加。

(五)后期养护重视不足

园林工程的后期养护是保证园林景观效果和植物正常生长的重要环节,但在实际施工中,后期养护往往得不到足够的重视。部分施工企业将主要精力放在施工建设阶段,忽视了后期养护工作,导致园林植物生长不良、景观设施损坏等问题。后期养护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科学的养护方案,养护工作不规范、不及时,无法满足园林植物和景观设施的养护需求。同时,后期养护资金投入不足,也制约了养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解决园林施工问题的对策

(一)优化施工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完善的园林施工管理体系是保障施工顺利进行的基础。首先,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管理制度,明确施工过程中各环节的规范和标准,包括施工组织设计、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确保施工过程有章可循。其次,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协调与沟通,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促进各施工环节、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协作。通过定期召开施工协调会议,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避免施工冲突和延误。再者,强化施工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同时加大安全防护设施的投入,确保施工安全。

(二)加强施工技术创新与应用

积极推动园林施工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是提升园林施工质量和效果的关键。施工企业应加大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力度,关注行业技术发展动态,及时引进和推广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方法。在植物种植方面,采用科学的种植技术,根据植物的生态习性和土壤条件进行合理搭配和种植,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和生长质量。在园林小品和景观设施的施工中,运用先进的工艺和材料,提升景观的美观性和功能性。同时,加强信息化技术在园林施工中的应用,利用数字化管理和监控手段,实现对施工过程的实时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三)提升施工人员素质

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是保证园林施工质量的重要举措。一方面,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专业培训,定期组织开展施工技术、质量标准、安全规范等方面的培训课程,提高施工人员的操作技能和专业知识水平。另一方面,加强对施工管理人员的培养,通过参加专业培训、学术交流等方式,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专业素养。此外,企业应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提高施工人员的待遇和职业发展空间,吸引更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加入园林施工队伍,提升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四)强化成本控制管理

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是保证园林施工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在施工前,做好详细的成本预算,对材料、人工、设备等各项费用进行精确核算,制定合理的成本控制目标。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成本的动态管理,严格控制材料采购成本,通过集中采购、比价采购等方式降低采购价格;合理安排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加强对施工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设备成本。同时,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建立规范的变更审批流程,避免成本的不合理增加。

(五)重视后期养护工作

后期养护是园林工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施工企业应建立专业的后期养护队伍,配备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养护人员,制定科学合理的养护方案,根据园林植物和景观设施的特点,进行定期的浇水、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养护工作。加大后期养护资金的投入,确保养护工作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建立后期养护质量监督机制,对养护工作的质量进行定期检查和考核,保证园林景观的长期美观和植物的健康生长。

三、推动园林施工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规划

(一)融人生态环保理念

在园林施工中,应将生态环保理念贯穿始终。从设计阶段开始,充分考虑当地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选择本土植物和环保材料,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施工过程中,采用环保的施工技术和方法,降低施工噪音、粉尘和废弃物排放,保护周边生态环境。同时,注重园林景观的生态功能,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和景观设计,提高园林的生态效益,如改善空气质量、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实现园林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二)加强行业标准化建设

推动园林施工行业的标准化建设,有助于提高行业整体水平。相关部门应制定和完善园林施工的各项标准和规范,涵盖施工技术、质量验收、安全管理等多个方面,为园林施工提供统一的标准和依据。施工企业应严格按照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加强自身的标准化管理,提高施工质量和管理水平。同时,加强对标准和规范的宣传和培训,确保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熟悉和掌握相关标准,促进园林施工行业的规范化发展。

(三)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园林施工行业应积极探索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模式。与文化产业融合,将地方文化特色融入园林景观设计和施工中,打造具有文化内涵的园林景观,提升园林的文化价值。与旅游产业融合,建设具有观赏性和体验性的园林旅游景区,吸引游客,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此外,还可以与科技产业融合,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提升园林景观的展示效果和游客的体验感,推动园林施工行业的创新发展。

(四)建立行业监管机制

建立健全有效的行业监管机制是保障园林施工质量和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园林施工企业的资质管理,严格审核企业的资质条件,确保企业具备相应的施工能力和水平。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检查,定期对园林施工项目进行质量抽检和安全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同时,建立行业诚信体系,对违规企业和个人进行记录和公示,加强行业自律,营造公平、公正、有序的市场环境。

结束语

园林施工在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改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当前园林施工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园林行业的发展。通过优化施工管理体系、加强技术创新与应用、提升人员素质、强化成本控制、重视后期养护等一系列对策的实施,可以有效解决园林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园林施工的质量和效率。同时,融人生态环保理念、加强行业标准化建设、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建立行业监管机制等长远规划,将有助于推动园林施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园林施工行业应不断总结经验,持续改进和创新,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高品质园林景观的需求,为建设美丽宜居的城市环境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尹芳. 风景园林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对策探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21, (32): 226-228.

[2]苏淑珍. 园林施工养护常见的问题及对策[J]. 居业, 2020, (04): 64-66.

[3]王馨. 风景园林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讨[J]. 中国住宅设施, 2021, (03):130-132.

[4]张金琇. 园林绿化施工中易发生的问题及对策[J]. 科技视界, 2022, (18): 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