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建设项目档案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发展

作者

王斌

中建中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000

1 建设项目档案数字化转型的技术支持

1.1 数字化技术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是建设项目档案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包括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云存储技术等,共同为建设项目档案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撑。以光学字符识别技术为例,借助该技术实现了对工程档案中纸质材料、图片、影像等的有效转换,不仅大幅度降低了手动工作量,而且显著提升了档案的录入和管理效率。人工智能技术则有效提升了档案数据管理的组织与提取的效率和精准度,通过对建设项目档案的关键文档进行设定,系统就能够实现对资料和内容的自动识别与标准,为动态化的检索提供基础。不仅如此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等的发展是建设项目档案具备了可交互与可视化的特质,更进一步促进了建设项目档案的数字化转型。

1.2 数据存储和管理技术

数据存储与管理技术是建设项目数字化转型的基础保障,首先数据存储技术提高了档案资源的安全性和利用价值,通过分布式计算和虚拟化的方式对档案资源进行最优配置,降低了档案资源的保存和使用成本。同时借助先进的数据压缩技术与数据备份技术显著降低了档案资源的运维风险,能够在突发状况下对档案数据资料进行恢复,更进一步提升了档案的安全性。其次数据管理技术,建设项目的档案数据量在急速上升中,需要进一步加强数据管理。通过数据库技术提升了管理的机构与精准度,能够满足不同终端、渠道等用户的管理和使用需求,实现了建设项目档案运维管理的动态性和持续优化。由此可见数据存储与管理技术提升了建设项目档案数字化的效率和质量。

2 建设项目档案数字化转型的实施策略

2.1 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

2.1.1 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在建设项目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标准体系建设是十分必要的。首先政策环境驱动标准体系建设,我国近几年来不仅颁布了有关档案完善的法律法规,为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和保障,而且政府监督模式也逐渐向着线上和协同监管的模式转变,为了更加有效、便捷地对建设档案进行监管,就必须加强建设档案标准体系建设。同时在工程项目建设审批制度改革的影响下,通过统一的要求和标准实现了建设项目监管的持续性和有效性,推动工程项目审批向着规范化、标准化和高效化的方向发展。其次建设项目档案数字化转型要求建设项目档案必须具备较高的标准规范,才能够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实现管理工作与数字化转型的结合,进而及时有效地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现阶段一些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如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BIM 技术等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建筑工程领域,有效推动了建设项目档案的数字化转型进程,而标准体系建设能够帮助和促进档案管理数字资源的智能应用与升级,因此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对建设项目档案数字化转型是十分必要的。

2.1.2 标准体系的构建原则

建设项目档案标准体系的构建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整体协调原则,建设项目档案标准体系内容具有覆盖面广、涉及较多行业领域的特点,因此必须从整体出发,以全方位、全领域的角度对档案标准进行设计、编制、审批与实施,同时要保证建设项目档案与其他档案之间的兼容性与协调性,进而确保整个建设项目档案标准体系的整体与协调发展。其次系统优化原则,建设项目档案标准体系是一个系统,要对其各个环节、各个要素之间进行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避免出现标准体系内部的交叉与冲突,确保建设项目档案整体的一致性,进而更大化的发挥建设项目档案标准体系的作用。再次需求导向原则,相较于传统的建设项目档案以纸质档案资料为主,建设项目档案的数字化转型则要求档案标准体系能够满足技术创新与档案服务的需求,结合目标进行档案标准体系建设,实现建设项目档案标准体系建设的动态化与系统化。最后技术融合原则,建设项目档案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一些传统的档案管理标准不能满足数字化的档案载体与应用环境,因此建设项目档案标准体系建设必须积极地进行技术更新与完善,将建设项目档案数字化转型中运用的大数据技术、BIM 技术等内容进行整合,融入到标准体系建设中,进而有效保持建设项目档案标准体系的实效性。

2.1.3 标准体系建设的内容

建设项目档案标准体系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三部分。首先技术标准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地方标准等为基础,结合建设项目档案数字化转型的需求进行制定。技术标准是建设项目档案管理标准体系的核心部分,既包括电子文件方面的技术标准,又包括软件技术方面的标准,进而形成的规范性文件是标准体系。其次管理标准不仅是实现技术标准的有力保证,而且是实现建设项目档案管理高质量的有力措施,同时加强了技术标准与工作标准之间的联系,成为发挥建设项目档案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管理工具。最后工作标准主要是对档案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职责、管理方法等进行规定,同时包括档案管理工作质量与效率方面的相关规定,是实现技术标准与管理标准的基础与支撑。由此可见,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三者互为基础、各自发展,共同促进并实现了建设项目档案数字化转型与动态化发展。

2.2 全过程优化

全过程优化是其重要的环节。首先在档案资料的整理环节,积极地引进人工智能技术对档案资料进行识别、分类和保存,降低人为误差造成的错误。其次在档案资料的检索环节,要加入及其查询和语义分析,提高检索的效率和精准度。最后对建设项目档案流程中各部门之间的交流路径进行整合与优化,如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等等,借助标准化的体系来提升交流的规范化与时效性。同时标准化的数据存储与使用能够进一步优化建设项目档案流程,为其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的基础。

3 建设项目档案智能发展的方向

3.1 智能检索与应用

建设项目档案智能检索功能的实现,离不开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算法的应用。一方面这些技术的应用能够更加准确地对查询意图进行理解,进而实现数据关联逻辑的优化,不仅能够在数据库庞大的数据资源中快速、精准地定位相关内容,而且还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制定出具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智能推荐,进而实现智能检索。另一方面借助这些技术实现了对检索功能的实时更新与维护,使档案资源的利用更加便捷,尤其是大型建设项目中各个环节之间的信息传递与应用,极大地提升了档案的使用价值。

3.2 智能分析与决策支持

建设项目档案的智能分析与决策支持是其智能发展的主要方面,不仅要借助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实现了对大量档案资源的有效整理与分析,提升档案系统的信息处理能力与资源优化能力,而且还要借助这些技术将数据资料的分析结果应用到建设项目的决策过程中,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进而更好地满足工程建设的发展需求。

结语:

综上所述,在数字化的背景下,建设档案正逐步向着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发展,通过积极地引进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建立档案标准体系等措施来推进建设档案的数字化转型,全面提升建设项目档案的安全性和使用价值,促进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越男 , 王红敏 , 贺谭涛 . 数字化转型进程中档案与业务双向赋能的框架与路径研究——以建设项目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为例 [J]. 档案学研究 ,2025(1):105-112.

[2] 魏楠 , 李卓洋 , 李怡洁 . 数字化转型下建设项目档案智慧监管研究 [J]. 档案与建设 ,2024(1):5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