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下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培养
宋朝阁
河南省鹤壁市浚县卫溪街道办事处北街小学 456250
数学是一门抽象课程,在学习期间,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恐惧情绪。小学是学生接触数学的启蒙时期,对他们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核心素养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将其渗透于小学数学课堂,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为此教师要与时俱进,认真探讨前沿、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挖掘其与小学数学教学的适配点并做好合理应用。
一、人工智能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应用价值体现
在科技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人工智能逐渐进入人们视野,成为人们生活中常见的技术手段,可以用在延展、扩展、模拟等不同层面,在满足日常生活、生产需要的同时,也为教育产业注入了更多生机活力,在一定程度上推进教育的有序改革。教师要理解现代科技的应用价值,巧妙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调整教学结构、补充教育资源,解决以往教学过于单一枯燥的问题,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科学化、广泛化运用。具体来说,人工智能在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上的价值体现在以下这几个方面:首先,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存在不均衡,城乡教育水平有较大落差,导致落后地区学校的资源无法达到较高要求,明显限制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合理应用人工智能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教育不公的问题,如可以共享优利用网络资源,让各地学生得到丰富的素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发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其次,在以往,备课依赖于教师的经验积累,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得益于人工智能的辅助,就能以更高效方式完成备课、作业设计、试卷批改等工作,节约时间后,教师能有更多精力用在优化课堂上。同时,人工智能具备人机互动的突出优势,能体现学生个体化特色,满足自我学习需要。最后,人工智能技术拥有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可以就教师所带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度分析,把控学生学习层次、发展诉求,在此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学习计划,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
二、人工智能时代下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培养措施与方法
(一)开发智能教育软件和平台
为更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和小学数学教学,可以开发智能教育软件和平台,以此为辅助,促进两者的无缝衔接,同时,还可根据学生的需求和进度提供个性化的教育体验。如教师可以利用虚拟实验、三维模拟、数字图形等功能,让学生快速理解抽象数学概念,如几何形状、立体几何等等,体现学习过程的趣味性,保持学生对学习的热忱。另外一方面,智能教育软件和平台能结合学生当下的水平自主调整教学内容、难度,结合实时反馈提供适配的指导。如在围绕“分数”展开教学时发现,学生解决分数问题时遇到了困难,就可以利用智能教育工具为学生提供额外练习,在练习中逐步分享解题流程,提供适当提示,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数学能力。另外,还可以接借助人工智能工具,帮助教师跟踪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收集、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可以快速了解不同人群的强项和薄弱项,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如经过人工智能分析后发现,学生对分数大小的比较显得困难,这时教师可以引入数形结合实现,绘制数轴并将分数在数轴上进行表示和比较,帮助学生更直观了解区分分数大小的方法,也可以引入强化练习题和游戏“玩中学”等方式,要求学生反复训练,不断巩固,增强对分数大小比对的信心和能力。
(二)提供教师培训和支持
拥有先进的教育工具还不够,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知识、技能,做好对人工智能工具的合理应用,为此学校要站在顶层视角,为教师提供培训和支持,确保在经历学习后,教师能熟练掌握智能教育软件、平台的操作技能,如软件的基本使用、数据分析技巧、如何打造个性化学习路径的措施,将它们科学渗透于小学数学教学。以《多边形的面积》的教学为例,教师要学习设计与几何图形有关课程活动的方法,确保人工智能技术与教材内容相互补充,丰富学生体验。另外在培训时,教师还要掌握分析学习数据的技巧,了解学生的需求和进展,制定科学学习计划。在培训中要鼓励教师大胆创新,尝试不同的教育方法和策略,最大限度发挥人工智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育人价值。最后,应该鼓励跨学科协作,让教师与人工智能产业的技术专家、数学课程的专项研究人员、教育心理学家等合作,深入探讨提高教学效果的措施与方法。通过综合性培训和科学支持,能让教师更有信心、有能力地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不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为后续的学习、职业发展做好更充分准备。
(三)以数据驱动决策制定
在精准数据分析以后,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制定更个性化的教育策略。仔细研究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会发现,每个单元都有其对应的主题,每个章节都有明确的目标、标准,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时跟踪记录学生的进展,查看不同学生在各个单元主题学习中的真实表现,了解学生对哪些主题已经掌握、哪些主题必须强化,根据学生的学习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快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满足学生的特定需求。如在《条形统计图》的教学中,部分学生的数据分析结果是:对概念理解模糊、无法结合真实案例绘制条形统计图,这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额外的练习、视频教程或在线辅导,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另外,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锁定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提供实时反馈。如在围绕《简易方程》进行练习时,如果学生的答案错误,人工智能系统会快速指出错误之处,提供正确的解决方法,这类实时的反馈有助于学生第一时间纠正错误,提高学习效率。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技术能帮助学校更智能分配教育资源,识别在教材中的特定教学目标,以此为对照,决定是否需要额外的教师、技术设备或材料的支持,有助于完成对现有资源的更优化分配。总的来说,借助人工智能的数据驱动做好决策制定,能保证每个学生的学习需要都得到更精准的满足,充分发挥个人潜力,实现更快速进步。
综上所述,随着科技的飞跃式发展,我国已经正式进入人工智能时代,传统的教学方式遭受严峻挑战。具体到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教师应该积极开发智能教育软件和平台,学校要提供教师培训和支持,确保教师具备较强的应用技能,能以数据驱动决策制定,切实将人工智能渗透于教学始终,让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人工智能的辅助下完成自主探索、不断学习,持续扩充理论知识储备,不断提高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参考文献:
[1] 初延明 . 人工智能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新模式分析 [J]. 新课程教学 ( 电子版 ), 2024, (12): 138-140.
[2] 张国庆 . 让学习敞亮开来——例谈小学数学高效练习设计策略 [J]. 数学之友 , 2023, 37 (18): 46-47.
[3] 许世红 , 邓伟伦 , 王芳 , 等 . 人工智能视域下课堂教学智慧评价:CSMS 推动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育的案例研究 [J]. 教育测量与评价 , 2022, (04): 3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