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学模式”培养生命观念的“课前自学”
李翠萍
西盟县第一中学 665799
西盟佤族自治县第一中学在国家、地方教育政策指导下,结合本校实际,提出了本土化教学模式 - 四学模式,其包括课前自学、课堂互学、活动展学和教师导学,而课前自学是基础。将“四学模式”应用在初中生物学科教学实践中,是使其与《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结合在一起。比如课标提到学生需要具备生命观念,即从生物学视角,对生命的物质和结构基础、生命活动的过程和规律、生物界的组成和发展变化、生物与环境关系等方面的总体认知和基本观点。教师就应当首先合理规划课前自学活动,让学生通过有效自学掌握必要的生命观念知识,生成健康生命观。
一、布置贴近生活的前置性作业
生命观念来自对生物多样性、生物与环境、植物的生活、人体生理与健康等方面的基本认知,而这些认知又与生活紧密相关。所以初中生物教师利用课前自学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可以首先给学生布置贴近生活的前置性作业。目的是通过生活化任务激活学生的前知识,并促进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对知识的迁移和应用,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以真菌一课为例,课前教师可给学生布置培养发霉的食物这一生活化前置任务。学生需要利用橘子、馒头、米饭等常见的食材培养发霉的食物,记录霉菌生长的条件,并尝试制作孢子印。学生自行阅读教材,学习知识后开始试验,并通过调整食材内外部温湿度获得成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直观感知真菌的繁殖特点,培养科学探究与实证精神,还会对生命系统稳态产生基础认知[1]。
二、鼓励课前自主探究核心概念
生命观念是生物学概念、原理、规律的提炼和上升,生命观念的培养自然要以生物学核心概念为支撑。所以在课前自学阶段,教师还应当鼓励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从现象归纳本质,建立结构与功能、物质与能量等初始的生命观念。比如在教学鸟类的生殖与发育一课之前,教师可以给学生分发鸡卵,要求学生提前观察鸡卵的孵化过程并记录胚胎发育的变化。教师可通过课前导学清单帮助学生制定观察计划,例如:引导学生通过手电筒透视观察鸡卵内胚胎的形成;或者在卵壳涂抹胶水观察发育停滞的现象。学生要将观察过程和结果记录在表格之上,总结自己发现的蛛网状胚胎形成或胚胎发育停滞规律。学生将第一阶段观察、学习结果反馈给教师,教师视情况给学生推送其他相关的鸟类生殖与发育生物学实验视频。学生需通过视频学习,对比个人探究结果,提炼有关生命系统中物质与能量供应的核心概念。这样,学生不仅直观感受到了鸟类卵壳透气性对胚胎呼吸的重要性,还通过提炼核心概念形成了简单的结构与功能观[2]。
三、前移小组合作学习重要关口
合作学习能够让学生在交流与资源共享中提升学习效率,强化团队意识,通过相互启发共同建构知识。所以合作学习可以弥补学生个人探究时在知识全面性、思维多元性等方面的不足,助力生命观念的完整建构。对初中生物课前自学而言,教师可以前移小组合作学习的关口,让学生在课前先经过个人思考再进行组内交流,进而准备生物实验材料。比如在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一课中,学生需要关注生物圈中各种绿色植物的情感,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而植物种群庞大、数量繁多,学生个人在课前完成采集多样植物样本的任务难度大。所以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小组分工采集藻类、苔藓、蕨类等植物标本,并线上渠道搜集植物资料。学生要单独记录课前自学结果,再分享自学“作品”。最后,小组成员共同讨论优化课中实验学习的策略。如此,学生在明确的小组任务推动下会专注完成某一问题,在小组交流中补齐知识结构。进而相对全面的了解植物特点,认知到生物类群体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有了课前的充分准备,学生课中实验的效率和质量也会更好 [3]。
四、利用史料推动自主构建模型
生命观念与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等核心素养是一个整体。其中,模型建构作为科学思维的重要方法,可以将抽象的生命科学概念转化为直观形象,帮助学生突破理解障碍,深化对生命现象与规律的认知,为生命观念形成奠定知识基础。而生物史料可以展示科学家探究生命奥秘的过程,引导学生在体会中培育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形成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所以在课前自学阶段,初中生物教师也可以利用史料推动学生自主构建模型,从而有效培养生命观念。比如学习 DNA 一课之前,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沃森与克里克发现 DNA 双螺旋的科学史资料。学生在阅读之后要提取其中关键的生物学表述内容,并使用纸板、泡沫等简易材料搭建脱氧核糖、磷酸和碱基的连接方式,在此过程中体会科学家通过证据修正模型的科学思维过程。学生搭建模型之后,要结合史料内容与自身的观察体会,总结 DNA 分子的结构特点,思考遗传信息是如何存储在 DNA 分子之中的。如此一来,学生可以从具体的、微观的层面理解结构与功能观、稳态与调节观的相关生物学知识,从分子水平感悟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统一性。
结语
西盟佤族自治县第一中学的“四学模式”为初中生物学科教学改革提供了有效支持,即将教师的“教”转向“导”,也将学生的“学”转向“会学”。特别是在课前自学阶段,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核心的自学效率更高,结果更好,为课中学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学科教师要继续立足实践完善课前自学和“四学模式”,进一步推动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 李娜 , 许龙 . 建构生命观念的初中生物学教学 [J]. 林区教学 ,2024(9):112-115.
[2] 王艳梅, 薛松. 例谈指向育人的初中生物学”四有四学”课堂的构建[J]. 中学生物学 ,2024(12):40-42.
[3] 罗继艳.“四学”模式在西盟一中高中 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和思考[J]. 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7,0(14):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