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工程造价改革背景下造价数据库建设的研究

作者

胡红军

正茂日升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 410000

工程造价改革具有重要的作用, 而工程造价数据库就是改革工作中的重点。在停止发布预算定额后,工程计价体系发生显著的变化,需要依据指标指数、市场价格信息、造价数据库计算最高投标限价。因此,各地方造价管理机构及咨询企业应该积极地做出转变,采取多样化的措施,加强造价数据库建设,为造价管理及咨询提供参考,促进改革目标的达成。

1、工程造价改革背景下造价数据库建设的重要性造价改革背景下,造价数据库建设的地位提升,其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几方面(如图1 所示)。

图1 工程造价改革背景下造价数据库建设的作用

第一,为市场化定价机制提供 过去在工程造价计算中主要结合定额标准, 关内容自主报价,如市场情况、自身成本、 供补充。其次,动态体现市场价格。工程建 可能发生变化,企业要想及时了解各类材料 如成本管控、投标报价、结算等,防止由于 背景下,需要造价体现具体项目的特点、风险 的具体数据,如施工工艺、结构形式、效率指标、 工作的准确性。

第二,能够加强企业竞争力及风险管控能力。首先,准确地投标报价。结合历史数据库,能够分析类似工程项目的信息,如重要资源消耗量、盈亏点及成本组成等,再依据市场情况 制定合理的报价策略,提升竞争力,提高中标成功率,增加项目效益。其次,精细化成本控制。在工程项 实施中,造价数据库可以提供不同类型指标,持续监测及控制成本,及时的进行预警,便于企业及时找出偏差,分析其产生原因,有目的性地制定应对措施,有效控制项目成本。最后,合理地做出投资决策。在工程项目前期,建设单位可借助造价数据库粗略计算投资,对比选择不同方案,提升投资决策的合理性,减少风险。

第三,提升行业效率及透明性。首先,能够减少重复劳动,提升工作效率。基于建设造价数据库,能够共享数据,为造价人员工作开展提供便利,促进预算编制工作高效开展,同时能够节省工作成本。其次,促进行业信息共享及协作。由行业协会、政府或是大型平台主导建设的造价数据库,能够提升造价信息透明性及标准性,共享数据,创设良好的竞争环境。最后,可以为造价咨询成果质量评价提供参考。完善的造价数据库能够为审计及后评估提供依据,评价咨询机构造价成果质量。

第四,促进工程造价改革落实及深化。首先,可以填补定额取消之后的空白。基于构建造价数据库,在政府取消发布定额后,不会影响市场秩序,可以为企业市场化定价提供支持。其次,推动行业转型升级。打破企业依靠定额计价的方式,朝着基于数据分析及自身能力的计价方式转变,提升专业服务水平,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1]。

2、工程造价改革背景下造价数据库建设中的问题

2.1 造价指标规划的统一性不足

不同地方对造价指标的认知存在差异, 部分地方是典型造价指 分地方则是专业工程造价指标;造价指标包括的专业不够完整,行业 工程 ;指标作用并未得到全面发挥,只是停留在成果质量控制、估算编制、 投资决 策等 和改革要求差距较大, 并未依据指标计算最高投标现价,无法依据指标计算工程各阶段造价,不利于提升全过程造价控制效果[2

2.2 数据来源有限

造价工作需要依据造价数据,只有准确、可靠的造价数据,才能形成指标指数。很多地方的造价管理机构缺乏稳定的数据来源,无法保证数据质量。比如和相关部门无法有效对接,限制了数据获取,只能通过政府采购或是信用激励不理想,使得获取的数据数量有限,而且质量不符合要求;过去最高投标现价备案、合同备案等已经取消,失去了数据获取的行政手段,难以保证数据质量[3]。

2.3 指标指数标准不完整

在造价改革背景下,国家制定的标准有限,缺少具体的标准,如造价数据特点、收集、造价项目划分等。各地方的标准重于造价数据交换,无法对数据进行识别和分析;各地方标准不同,每个地方的造价数据标准是适合当地,不利于数据的沟通,无法构建全国统一造价数据库。

2.4 规划不足

很多地方在建设造价数据库时,只关注建设工作,忽视了后续的应用,由于一些因素影响,如技术、数据等,未能高效地利用数据库,无法充分发挥出其应有作用。一些地方由于职能、资金有限及规划不足等因素,限制了造价数据库平台开发。国家并未针对全国造价数据库建设制定统一的规划,无法为实践提供指导,容易产生忽视造价数据库建设或重复建设的情况,不利于全国造价数据库之间的沟通,无法提升整体建设水平[4]。

2.5 企业数据利用率较低

很多造价企业在计算工程造价时均习惯于运用造价软件中的定额,针对已完成工程项目造价数据,并未对其进行分析,没有加强应用,大规模咨询企业立足于管理层面构建的管理系统只能适应自身要求,并未认识到造价数据的作用,很少会推广造价指标指数。

3、工程造价改革背景下造价数据库要求

在造价数据库建设中,应该依据工程不同阶段造价编制特点,适应计价要求。

3.1 投资估算与设计概算编制要求

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需要制定估算,在初步设计阶段要制定概算。在制定估算时,因为不能提供设计图纸,因此,需要结合相关的造价指标计算工程量,制定估算。在初步设计时,应结合设计图纸明确设计概算编制方式,可依据图纸计算工程量的,应该结合图纸工程量以及市场综合单价制定概算,若是无法依据图纸计算工程量,要依据类似项目工程量指标及造价指标指数等制定概算。这两个阶段造价工作中,需要结合设计图纸,准确计算工程工程量,之后依据市场价格计算工程造价;若是不能依据设计图纸,应该结合类似项目含量指标计算工程量,之后依据市场单价计算工程造价;若是上面两种情况均无法满足,需要结合类似项目造价指标计算工程造价[5]。在这两个阶段的造价编制中,应包含各项造价数据。

3.2 最高投标限价编制和合同履行阶段工程造价计算要求对于工程项目最高投标限价的确定,应该结合项目类型,若是施工发承包项目,应该结合招标工程量清单及市场价格进行明确;若是设计 - 建造项目模式,应该结合类似项目造价指标、专业、单位、单项工程造价指标进行制定;针对工程总承包项目,需要结合设计概算编制法制定。在履行合同时,如果有合同之外的新增单价,应该依据类似项目综合单价明确;在应用综合单价及造价指标时,应该分析投标价格指数体现的市场价格变化情况。

3.3 结算与结算审计阶段工程造价计算要求

结算属于造价咨询中的重要内容,难度较大,易产生纠纷。为了促进工作有序开展,减少没有必要的问题,审核人员应该运用造价数据库,结合类似造价指标及含量指标,找出造价中的问题,加大审核力度;针对新增材料价格及综合单价,审核人员可将其与材料信息及综合单价实施对比,找出偏离程度较大的价格,进一步进行审查,提升工作的目的性和实效性,减少纠纷问题,充分发挥审核的作用。

4、工程造价数据库建设建议

要想实现造价改革目标,在计价工作中运用造价数据,造价主管部门应该从不同的方面着手,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造价数据库建设。

4.1 合理规划全国造价数据库

工程造价管控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强调全过程造价控制,为了适应工作发展要求,需要构建造价数据库。明确不同阶段造价控制相关环节要运用的造价数据,研究数据库建设的相关内容,如数据收集和处理系统、组成部分、数据更新、数据收集方式及途径,保证造价数据质量。造价主管部门需要科学地规划全国造价数据库建设,对各级管理部门造价数据库建设提出清晰的要求,让相关部门落实好自身工作[6]。以政府部门造价数据库为引导,以企业造价数据库为主。

4.2 加强标准编制

在工程造价数据库建设中,需要编制指标指数,为了提升编制质量,需要依据造价数据,确保其标准化。国家应该制定造价数据相关标准,如标识、读取、编制及分析等,提升造价数据各环节的标准性;地方在编制标准时,应该结合国家标准,同时结合地方情况,有目的性地对其进行调整和优化。制定不同专业特征描述标准,让数据库能够依据类别划分造价数据类型;制定不同专业造价项目划分标准,对应和统一不同环节的造价数据;修订指标指数分类和测算标准,对其进行调整和补充,为指标指数编制提供依据[7]。

4.3 构建指标指数体系,清楚计价效力

在造价数据库建设中,应适应造价改革要求,停止发布定额,用造价指标取代,促进其推广和应用。要想实现该目标,各地造价管理部门需要同时发布造价指标指数,将其应用到政府投资工程最高投标限价计算中,体现其作用。在造价管理结构方面需要调整,打破以往的指标指数编制方法,立足于造价全过程层面,分析研究构建包含不同专业的造价指标体系,尤其是满足造价改革后最高投标限价计算要求,让造价指标从细到粗逐一对应归集。

4.4 开展试点工作

为了促进工程造价改革工作开展, 以先从试点开始。 选择两到 个地方构建工程造价数据库,分析发布相关信息,如价格信息、造价指数 作。在挑选试点地方时,应该分析其情况,保证其具备工作基础 场化造价数据;试点地方造价数据标准应符合要求,有项目管理权 在工作实践中,需要先收集招投标部门造价数据,确保数据成果适应 同开展工作,适应估算及预算编制工作要求。引导相关企事业单位及 据库建设,发挥示范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造价改革背景下,造价数据库是工程计价的依据,是造价工作中的重点。现阶段,在造价咨询中对政府计价的依赖性较强,对此,造价主管部门应该促进造价数据库建设,从不同的方面着手,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造价数据库建设水平,发挥管理机构引导作用,释放各主体进活力,实现改革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竹 . 大数据技术下工程造价数据库建设探究——基于上海市造价管理部门的服务与监管职能 [J]. 工程造价管理 , 2024, 35 (02): 82-86.

[2] 刘大同 , 赵彬 , 王敏 . 工程造价改革背景下造价数据库建设研究 [J]. 工程造价管理 , 2024, 35 (02): 7-11.

[3] 刘大同 , 赵彬 , 王书鹏 . 工程造价改革背景下的造价数据库建设研究 [J]. 工程建设标准化 , 2023, (S1):114-118.

[4] 田志超 . 大数据时代工程造价数据库构建及其应用思考 [J]. 工程造价管理 , 2023, (05): 6-11.

[5] 徐恩利, 汤佩豫, 方欣, 等.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工程造价信息数据库的构建研究 [J]. 建设监理, 2023, (07):46-48+77.

[6] 王晓玲 . PMC 项目管理公司工程造价数据库的建设研究 [J]. 建筑经济 , 2022, 43 (S1): 185-188.

[7] 米亚琼. 多行业需求视角下建设工程造价数据库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D]. 江西师范大学, 2017.

作者简介:胡红军(1982.6-),男,本科,高级工程师,湖南岳阳,汉族,从事工作:工程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