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施工建设管理的技术要点分析
范青华
鹰潭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余江中心 江西省鹰潭市 335203
桥梁作为交通基础设施核心,施工质量直接影响交通安全与区域经济发展。当前桥梁建设规模持续扩大,跨径增加、结构形式多样,技术日趋复杂,施工中易出现质量与安全隐患,对施工管理提出更高要求。本文深入分析桥梁施工建设管理技术要点,为保障工程质量、提高施工效率提供具体指导,以适应行业发展需求,推动交通事业持续进步。
1 桥梁施工建设管理概述
1.1 桥梁施工建设管理的重要性
桥梁施工建设涉及结构工程、材料科学、机械工程等多个专业领域,涵盖桩基、上部结构、桥面系等诸多施工环节,系统性极强。有效的施工建设管理能统筹协调设计、施工、监理等参建单位,明确各方权责,避免工序冲突 [1]。通过科学规划人力、物资、设备等资源,可减少窝工浪费,保障工程质量达标和施工安全无虞。同时,精准把控成本支出和工期进度,既能避免超支逾期,又能推动桥梁早日投入使用,从而提升其经济效益,兼顾区域交通改善、民生便利等社会效益,是桥梁建设顺利推进的核心保障。
1.2 桥梁施工建设管理的主要内容
桥梁施工建设管理贯穿工程全生命周期,主要包含三个关键阶段。施工前期准备需组织专业团队审核施工图纸,确保设计与现场工况匹配;开展场地勘察,明确地质水文条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规划施工方案、进度计划及资源配置。施工过程控制需同步抓好质量验收、安全巡查、进度跟踪和成本核算,通过动态调整实现各目标平衡。竣工验收阶段要对照规范标准,全面检测桥梁结构性能、外观质量等,出具验收报告,对问题整改闭环管理,最终完成工程移交,确保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
2 桥梁施工关键技术要点
2.1 基础施工技术要点
基础作为桥梁承重的核心,其施工质量直接决定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常见的基础形式包括桩基础和扩大基础,需根据地质条件合理选择。桩基础施工时,需精准控制桩体的垂直度、长度和直径,确保其承载力符合设计标准。对于钻孔灌注桩,泥浆的制备与使用是关键,需依据土层特性调整泥浆性能,有效护壁防塌孔,成孔后需仔细清孔,减少沉渣对桩体受力的影响。扩大基础施工前,要科学规划基坑开挖方案,做好支护措施,防止坍塌,基坑成型后需检测基底承载力,合格后方可进行后续浇筑,保障基础整体稳固。
2.2 上部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上部结构施工需根据桥梁类型选用适宜方法,预制安装法和现浇法是常用方式。预制安装法施工效率高且质量易把控,但需具备合适的预制场地与运输条件,生产预制构件时,要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规范浇筑与养护流程,确保构件强度和耐久性达标。现浇法适用于复杂结构,却面临施工周期长的问题,需重视模板与支架的设计,保证其刚度和稳定性,施工中要精准控制结构的几何尺寸,注重混凝土浇筑质量,确保上部结构的受力性能和外观符合要求。
3 桥梁施工安全与质量管理要点
3.1 施工安全管理要点
桥梁施工环境复杂,存在多种安全风险,需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各岗位安全职责,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特种作业人员需具备相应资格证书才能上岗。施工现场设置清晰的安全警示标志,在高处作业等危险区域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定期对大型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保障其正常运行。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确保施工安全。
3.2 施工质量管理要点
质量管理是桥梁施工的核心环节,需构建覆盖全流程的严格制度体系。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进场前,必须经过专业检验,核查出厂合格证明并进行抽样检测,杜绝不合格品进入施工现场 [2]。施工过程中,需严格遵循既定的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对每道施工环节实施精准控制。混凝土施工时,注重浇筑顺序的合理性和振捣的均匀性,确保结构密实;钢筋加工要符合尺寸标准,连接工艺严格按设计要求执行,保障受力性能。同时,建立“自检、互检、专检”
的多环节质量检查制度,及时发现并整改质量隐患,确保桥梁施工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3.3 施工过程中的监测与控制
施工过程的监测与控制是保障桥梁安全和质量的关键。需对结构变形、应力分布、环境温度等关键参数进行实时追踪,通过专业仪器持续采集数据,确保全面掌握施工中结构的动态变化。对监测数据进行系统分析,一旦发现异常波动,立即组织技术团队排查原因,针对性采取调整施工节奏、优化支撑体系或临时加固等措施。同时,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数据实时共享与远程监控,让管理人员能及时掌握现场情况,快速响应并决策,确保施工始终在安全可控范围内推进。
3.4 质量验收与评定
桥梁施工完成后,需依据国家相关工程标准和设计规范开展质量验收与评定。验收工作需全面覆盖桥梁外观质量(如表面平整度、有无裂缝)、关键部位几何尺寸(如轴线偏差、高程)以及结构整体性能(如承载能力、稳定性)等方面。严格遵循“分项验收—分部验收—单位工程验收”的程序,每一步都需专业人员签字确认,确保验收结果真实可靠。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明确整改责任和时限,整改完成后重新验收,直至全部符合合格标准 [3]。质量评定作为对工程质量的综合评判,是桥梁能否正式交付使用的关键依据,通过严谨的验收与评定,切实保障桥梁的质量安全与使用寿命。
3.5 施工资料管理
施工资料是桥梁施工全过程的原始凭证,对工程质量追溯、后期维护及改扩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需建立健全资料管理制度,明确各环节责任主体,规范收集、整理、归档全流程操作。资料涵盖施工图纸及变更单、每日施工日志、原材料及构配件检验报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监测数据等。管理中要保证资料完整无缺漏、数据真实准确、格式规范统一,并及时组卷归档,为工程验收、后期运营维护及事故分析提供详实可靠的依据。
3.6 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
桥梁施工需重视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针对施工产生的噪声,采用低噪声设备并设置隔声屏障;对粉尘污染,通过洒水降尘、覆盖易扬尘材料等方式控制;废水经沉淀处理后再排放,避免污染水体。文明施工方面,合理规划施工现场,材料堆放整齐有序,施工便道定期清扫。设置围挡分隔施工区域与外界,保持场地整洁,减少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干扰,树立负责任的企业形象,实现施工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结束语
桥梁施工建设管理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涉及众多技术要点和管理环节。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桥梁施工建设管理的重要性,严格遵循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加强对施工关键技术的掌握和应用,同时注重安全与质量管理。通过科学合理的施工建设管理,确保桥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为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在未来的桥梁建设中,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施工技术和管理方法,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桥梁建设需求。
参考文献:
[1]赵巧华 . 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与管理 [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0,38(02):76-77.
[2]翟彦 . 给排水工程建设质量监管体系分析 [J]. 低碳世界 ,2021,11(12):99-100.
[3]葛荣兵 . 桥梁伸缩缝施工质量控制 [J].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5,38(1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