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管理及两金压控的相关问题研究
陈燕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中油气矿 四川遂宁 629000
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市场波动加剧、国内勘探开发成本上升及环保要求提高,石油企业面临着“两金”规模持续攀升、资金周转速度放缓等问题。这不仅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还使得企业在油气勘探、炼化升级、新能源转型等关键领域的投资能力受限,财务风险不断积聚。加强资金管理及推进“两金压控”工作,已成为石油企业实现降本增效、保障产业链稳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任务[1]。
一、石油企业资金管理及两金压控的现状与问题
1. 资金管理现状与问题
石油企业预算管理因国际形势影响,油气价格波动幅度大且频次高,加之勘探开发进度存在不确定性,导致预算编制缺乏弹性;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面对钻井周期延长、设备采购延迟等实际问题,也难以做出及时有效的调整。资金管理上,企业虽已实现资金集中调配,但各业务板块(油田、炼化、销售)的资金需求存在周期性、突发性差异(如油田勘探投入波动大、销售公司旺季资金周转快),现有集中调配机制难以动态适配各板块实时需求,导致部分业务单元出现短期资金冗余或缺口,影响整体运营效率。另外,受国际形势动荡影响,部分油气开发项目的评估基础发生变动,难以支撑动态监控与决策优化,这进一步制约了资金管理效能。同时,企业在国际汇率、利率波动的风险防控上存在不足,且对海外合作方的信用评估较为宽松,这不仅加剧了坏账风险,更使资金压力持续增加。
2. 两金压控现状与问题
石油企业应收账款因行业长期赊销特性规模较大,油价下跌导致地方炼厂、贸易商资金链紧张,拖欠货款现象频发。加之催收与销售团队信息脱节,合同付款条款对油价波动应对不足,回收难度加大,尤其海外贸易账款等长账龄款项占比高,风险突出。存货管理方面,油气需求受宏观经济、替代能源影响大,常致原油、成品油积压;炼化企业因装置检修计划调整、原料油品质波动等,导致化工副产品库存过量,增加资金占用和跌价风险。且应收账款与存货分属不同部门管理,财务协调乏力,难以形成压控合力。
二、石油企业加强资金管理及两金压控的策略
1. 优化资金管理体系
1.1 强化资金预算管理
针对油气价波动大、勘探进度不确定问题,构建“动态感知 + 弹性调整”预算机制,编制时联合市场调研建油价数据库,结合勘探钻井周期、炼化设备采购计划,用“基础预算 + 浮动预案”模式,挂钩油价区间与相关资金需求。执行中设月度调整触发机制,油价单月波动超 10% 或钻井周期延长超 15 天,即重编预算。强化跨部门问责,明确各部门责任,对预算偏差致资金浪费实施连带考核,杜绝预算外支出[2]。
1.2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建立动态资金需求响应机制,按板块特性制定差异化调配规则,油田设勘探专项储备金,销售旺季开通临时额度通道;搭建实时数据共享平台,联动业务系统抓取资金需求信号;实行弹性审批流程,对突发需求简化环节,同时强化事后跟踪,提升资金适配效率。投资策略方面,建立项目全周期资金评估体系。油气开发项目需提交高位 80 美元、中位 60 美元、低位 40 美元三种油价情景的盈利测算,仅批准在中位油价以上能实现现金流平衡的项目。对已投产项目每季度排查资金沉淀,油价跌破盈亏平衡点的项目暂停产能扩张,通过缩减钻井平台数量、延缓设备更新等回收资金。实施全信息化管理,建设集团级资金管理数字平台,整合勘探进度、炼化库存、销售回款等数据,实现资金流动实时可视化监控,为投资决策提供动态数据支撑。
1.3 加强资金风险管理
风险防控方面加强对国际油价、汇率、利率的实时监测与分析,建立风险预警模型,当油价跌破临界点时及时调整融资结构(如置换固定利率贷款为浮动利率贷款),采用外汇远期合约对冲海外项目汇率风险。强化信用风险管理,建立客户信用评价体系,对地方炼厂、海外贸易商按履约能力分级,制定差异化信用政策,如对信用等级低的客户采用预付款结算。加强对应收账款的跟踪管理,尤其是海外长账龄账款,定期评估客户经营状况,对受油价下跌影响大的客户提前采取催款措施。同时,加强内部审计,重点检查油田资金挪用、炼化项目资金超支等问题,防范资金风险。
2. 加强两金压控措施
2.1 强化应收账款管理
建立覆盖油气产业链的客户信用管理制度,通过行业协会、海关数据等多渠道收集客户信息(如地方炼厂的炼油毛利、海外贸易商的外汇储备),对客户信用状况进行动态评估。根据客户信用等级制定差异化政策,对信用良好的大型央企炼厂给予 30 天账期,对中小贸易商缩短至 15 天或要求银行承兑汇票结算。加强应收账款日常管理,建立台账详细记录每笔账款(如原油销售给某炼厂的金额、账龄、对应油价区间),定期进行账龄分析,对超 90 天的账款启动专项催收,由销售团队与法务团队联合跟进,必要时通过油气贸易仲裁解决海外账款纠纷。同时,在合同中加入油价联动条款,当油价波动超过一定幅度时调整付款节奏,降低客户拖欠风险。
2.2 优化存货管理
加强市场调研与分析,结合宏观经济数据、替代能源发展趋势预测油气需求,制定动态生产计划,避免原油、成品油过量储备。运用 ABC 分类管理法,将高价值的特种原油(如轻质原油)列为 A 类存货,严格控制库存;将低价值的炼化副产品(如沥青)列为 C 类,采用简化管理。加强存货出入库管理,油田原油储罐实行实时计量监控,炼化厂建立原料油、产成品出入库台账,严格执行审批手续。定期盘点存货,对因油价下跌导致的原油减值、化工产品滞销积压等情况,及时计提跌价准备,真实反映存货价值 [3]。
2.3 提升两金管理协同性
建立跨部门的两金管理协调机制,明确销售公司、生产部门、财务部门职责。销售公司在签订原油、成品油销售合同时,需与财务部门共同审核客户信用,确保收款条款合理;生产部门(油田、炼化厂)根据销售订单和库存水平制定生产计划,避免为追求产量而过度生产;财务部门定期向各部门推送两金占用数据(如某炼厂应收账款逾期金额、某油田原油库存周转率),为决策提供支持。通过协同合作,形成两金压控合力,如销售部门与生产部门联动,根据库存情况调整销售策略,消化积压的成品油。
结束语
资金管理及“两金压控”对石油企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石油企业需结合行业特性,根据油气市场变化和自身发展实际,不断调整和完善资金管理及“两金压控”策略,持续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新能源转型奠定坚实的财务基础。
参考文献:
[1] 项金娟 . 谈建筑施工企业”两金”压降和管控的问题及对策 [J]. 财讯 ,2025(8):118-120.
[2] 赵晓霞 . 国有企业” 两金” 压降的管控措施研究 [J]. 中国电子商情 ,2024(7):10-12.
[3] 徐小苏 . 大型建筑企业” 两金” 现状及压降措施 [J]. 中国总会计师 ,2023(11):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