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疼痛管理的最佳护理实践

作者

葛慧媛

宣城市人民医院 242000

1、引言

房颤射频消融术是治疗心律失常的常用手段,患者术后疼痛管理对其康复效果有重要影响,科学合理的护理实践在此间起着关键作用。术后疼痛会使患者生理应激反应加重,还可能让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这会拖延康复时间并使生活质量下降,所以探寻和施行最佳护理实践来优化术后疼痛管理非常必要。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加上个体化护理方案能有效评估患者疼痛情况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办法,如合理运用药物镇痛、辅以非药物疗法、全程开展心理支持,以此最大限度减轻患者痛苦并推动其身心恢复。此外,护理人员专业能力和沟通技巧也不容小觑,为患者提供全面人性化照护体验是提高整体医疗服务水平的关键。

2、房颤射频消融术后疼痛的特点及影响

2.1 疼痛的类型和机制

综合考量疼痛类型、机制以及患者个体差异是制定科学全面干预策略的关键。术后疼痛主要有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两种,前者常因手术操作对心肌组织及周遭结构造成直接损害所致,后者往往由神经性因素或术后瘢痕组织形成等复杂机制引起。疼痛的发生机制是局部炎症反应、神经传导异常以及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护理时要重视多维度评估,涵盖疼痛强度、持续时间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等方面。护理工作还需将药物镇痛与非药物干预相结合,如合理运用镇痛剂来缓解症状,并借助心理支持、放松训练等手段减轻患者焦虑和不适,以此达成更精准、人性化的疼痛管理目标。

2.2 疼痛对患者生理和心理的影响

得综合考量疼痛特点以及它给生理和心理带来的多方面影响,因为术后疼痛会让患者不但不舒服,还可能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生理应激反应,这会影响手术效果和恢复进程,并且持续疼痛也许会引发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让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都下降,所以得在评估疼痛程度和性质之后采用科学的疼痛管理策略,把药物和非药物干预手段相结合,例如合理用镇痛剂、做放松训练、给予心理支持之类的,以此减轻疼痛带来的不良影响推动患者全面康复,医护人员必须密切配合才能保证疼痛管理及时又有效,最终给患者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3、疼痛管理的最佳护理实践

3.1 术前疼痛评估和患者教育

要达到更好的护理效果就得把术前评估和患者教育等好几个环节结合起来,因为术前全面细致地评估患者的疼痛状况(不但要量化分析患者当下的疼痛程度,还要综合考虑他们的既往疼痛经历、耐受能力和心理状态)是制定后续疼痛管理方案的关键,并且术前给患者做相关教育也很重要,因为把手术过程、术后可能出现的疼痛特点和应对策略详尽讲给患者听能减轻他们的焦虑并让他们更配合,教育的内容可以包含术后疼痛的正常范围、药物和非药物镇痛方法的选择以及注意事项之类的,这样既能帮患者构建合理的疼痛预期,又能提升他们的自我管理水平,而且考虑到患者存在个体差异,给他们个性化指导能让术前准备和术后恢复的整体效果更好[1]。

3.2 药物干预策略

患者个体差异与手术特点得综合考量,唯有如此才能制定出科学的药物干预策略以达成有效疼痛控制。术后疼痛管理的关键在于合理选准用好镇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阿片类药物及其辅助镇痛药物这类药物的选择要权衡患者疼痛程度、身体状况与潜在药物不良反应,而且药物给药方式和时间安排也要遵循个体化原则,这样才能让镇痛效果达到最大并减少药物相关并发症。另外,动态评估患者疼痛状态也是药物干预的重要一环,定期监测记录疼痛评分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能够提升患者舒适度与术后恢复质量。

3.3 非药物干预措施

多种非药物干预措施得综合考量才能提升患者舒适度与康复效果,术后给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环境以减少外界对其干扰相当关键且保持合适室温与光线能进一步减轻患者紧张情绪进而间接减缓疼痛,另外让患者用深呼吸、冥想或者渐进性肌肉放松这种心理调节技术可有效转移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并且有助于身心放松,适当调整体位和轻柔活动身体也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从而减轻长时间卧床造成的肌肉僵硬和不适,这些都是非药物干预核心内容并在临床实践中广泛用于优化术后疼痛管理整体效果。

4、疼痛管理实践的实施和评估

4.1 护理团队的培训和协作

护理团队要以培训和协作为中心,依靠系统化学习以及高效团队配合来提高疼痛管理质量。护理人员得接受疼痛评估工具、药物镇痛方法、非药物干预措施方面的专业培训,这样才能精准识别患者疼痛程度并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策略。而且团队内部协作相当关键,医生、护士及相关专业人员要建立起清晰的沟通机制,在制定和实施疼痛管理计划时做到信息共享、职责分工明确。护理团队还应掌握与患者及其家属有效沟通的技巧,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疼痛管理的重要性以提高依从性,进而保证疼痛管理实践顺利开展、目标达成 [2]。这些措施合在一起形成了疼痛管理里必不可少的护理实践基础。

4.2 疼痛管理实践的质量控制

要让疼痛得到有效的控制并且提升患者的舒适度与康复质量,就得把科学的评估工具和个性化的干预措施相结合。护理人员在实施的时候,要按照标准化的疼痛评估量表动态监测患者的疼痛程度,还要参考患者的主观描述和行为表现,从而全面知晓疼痛的变化趋向。由于不同患者的疼痛特点不一样,所以得为其制定包含药物镇痛、物理疗法以及心理支持等多种手段一起用的个性化镇痛方案。

5、结论

多方面因素得综合考量才能让患者术后恢复阶段得到高质量护理,因为术后疼痛不光影响患者生理状态,还可能波及心理和情绪,所以科学的疼痛管理特别重要,护理人员要依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疼痛管理方案,把药物和非药物干预措施相结合,例如用镇痛药缓解急性疼痛,并且借助放松训练、音乐疗法这类非药物手段减轻患者疼痛感受,而且护理时要密切关注患者疼痛程度及其变化,及时调整治疗策略以免疼痛控制不好引发并发症,另外术后护理还得加强健康教育,让患者充分知晓疼痛原因和管理方法以提升他们的依从性与自管理能力,系统化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推动康复进程并提高整体护理质量[3]。

参考文献:

[1]和晓娟 ; 刘晶晶;.1 例行 Marshall 静脉无水乙醇消融联合导管射频消融房颤患者的围术期护理[J]. 甘肃医药, ,2024(09):87-88+92 .

[2]宋洋 ; 孔颜 ; 刘静 ; 董甜甜 ; 王伟 ;. 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新型口服抗凝药护理专案管理 [J]. 护理学杂志 ,2024(22):69-73.

[3]潘亚娟 ; 薛明 ; 王柯娜 ; 刘卫卫 ;.4 种疼痛评估量表在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J]. 护理学杂志 ,2024(04):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