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数字经济赋能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组态路径研究

作者

李治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福建福州 350117

引言:

新质生产力代表着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路径依赖,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契合当下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迫切需求。而数字经济凭借其数据要素的独特优势、数字技术的创新驱动,能够打破传统产业的边界,优化资源配置方式,催生新业态、新模式,为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鉴于此,本研究通过动态 QCA 方法聚焦于数字经济赋能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组态路径,力求为区域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1 理论基础与组态模型

基于数字经济涵盖的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四个关键维度,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H1 :区域数字经济基础设施与该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H2 :数字产业化的发展程度与新质生产力的增长速度密切相关。

H3 :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度和广度对新质生产力有积极影响。

H4 :政府数字化治理能力越强,越能为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 动态 QCA

传统 QCA 方法主要适用于处理截面数据,为打破这一研究壁垒 , 本研究利用 R 语言软件进行动态QCA 分析。

2.2 数据来源

一是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指标,包括互联网普及率、电话普及率、长途光缆线路长度、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互联网域名数等。二是数字产业化指标。本文使用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工业总产值、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行业年末平均从业人员、软件业务收入、电信业务收入、数字电视用户数等来衡量数字产业化指标。三是产业数字化指标,使用电子商务销售额、企业信息化水平、企业网站覆盖率、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快递业务量等来衡量。四是数字化治理指标。选取数字政务水平、R & D 经费投入强度、专利申请授权数量、人均受教育年限、数字经济企业数量等指标衡量数字化治理水平。五是新质量生产力指标,本文借鉴韩文龙等的研究对于省域的新质生产力进行测算。

2.3 校准

利用直接校准方法,将代表完全隶属度、交叉点和完全不隶属度的 75% 、 50% 和 25% 分位数作为标定锚点。变量描述与校准如表1 所示。

3 动态 QCA 分析过程

3.1 必要条件分析

表 2 中,各条件变量的一致性均小于 0.9,表明没有一个单独的条件变量能够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必要条件,还需要从组态视角深入探讨。

表1 变量描述与校准

表2 必要条件分析

此外,表 2 显示较多的前因条件组间一致性调整距离与组内一致性调整距离均大于 0.2,需要进一步分析可能存在的时间效应和地区效应。通过 X-Y 散点图检验发现,各条件变量非必要条件。

3.2 条件组态充分性分析

参照先前研究并结合实际情况 , 最终选择一致性阈值为 0.80, 频数阈值为 1,PRI 阈值为0.75, 构建真值表 , 该模型覆盖了 155 个案例样本。借助 R 软件进行处理后 , 最终得到相应中间解和简约解。

在产业数字化结合数字化治理路径中,传统产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生产、管理、营销等环节的变革,而数字化治理则利用大数据分析进行政策制定与市场监管。一方面政策扶持引导资源向产业数字化倾斜,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数字化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共同推动新质生产力提升。

数字产业化结合数字化治理路径下,数字产业化催生的新兴数字产业,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数字化治理通过营造良好政策环境,促进数字技术成果转化与应用,推动数字产业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带动整体新质生产力飞跃。

表3 组态分析结果

结束语:

本研究深入探究数字经济与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关联,明确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分别结合数字化治理的路径,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动力。在产业数字化方面,政府要强化政策引领,制定详细的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指南,设立专项补贴,对积极转型企业给予资金奖励,保障企业数字化转型顺利推进。针对数字产业化,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支持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促进数字产业集聚发展,加强与传统产业对接合作,释放数字经济最大效能,推动区域新质生产力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 韩文龙 , 张国毅 . 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J].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24,15(05):72-94.

[2] 韩文龙 , 张瑞生 .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测算与发展趋势分析 [J]. 中国财政 ,2024,(10):18-21.

[3] 王娟 , 张一 , 黄晶 , 等 . 中国数字生态指数的测算与分析 [J]. 电子政务 , 2022,19(3):4-16.

[4] 张吉昌 , 龙静 , 王泽民 . 什么样的制度环境有利于产生高创业活跃度——基于省域面板数据的动态 QCA 分析 [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4,41(24):36-48.

[5] 荆玲玲 , 黄慧丽 . 时空双维下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激发与影响研究——基于省域面板数据的动态 QCA 分析 [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4,41(16):13-23.

[6] 潘为华 , 贺正楚 , 潘红玉 .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时空演化和分布动态 [J]. 中国软科学 ,2021,(10):137-147.

[7] 张放 . 影响地方政府信息公开的因素———基于省域面板数据的动态 QCA 分析 [J].情报杂志 ,2023,42(1):133-141, 207.

[8] 蔡跃洲 , 牛新星 . 中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测算及结构分 析 [J]. 中国社会科学 ,2021,42(11):4-30,204.

[9] 熊金武 , 侯冠宇 . 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 : 基于动态 QCA 方法的省域实证 [J]. 统计与决策 ,2023,39(17):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