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图书馆开展主题阅读课程的推广的探索和实践
刘溪 孔继银
1. 保定市电化教育和装备技术中心;2. 保定师范附属小学
图书馆有责任引领少年儿童的阅读方向,帮助他们选择有利于自己成长的书籍,多读书、读好书。要让图书馆资源走进孩子们的生活,让好的图书资源影响学生的思想,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有力把手。
一、研究价值与意义:
随着经济时代和网络时代的到来,文字的地位在慢慢下降,学生越来越不爱读文学作品,读书已经不再成为必需。如何改变这种状况,让学生从文学作品中吸取有益的营养,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依托学校图书馆开展主题阅读”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学生在学校阅读课程、阅读活动的助力下,借助一节阅读课,借助一个阅读活动,借助一本书丰富阅读积累,养成阅读习惯,形成阅读风气。
整本书阅读就是就是以一部经典或者一个核心人物为中心,根据学生在一定的年龄段可能达成也应该达成的语文能力或者语文素养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阅读与研究,最后输出自己的想法、理解等的这样一个过程。是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按照新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肩负着培养阅读兴趣,激发文化自信和加强语言运用的任务。在校内开展整本书阅读课程有利于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路径,以一本书、一个主题为主线,将学习到的阅读方法迁移到课外,一本书带动多本书,实现阅读量的积累,阅读方法的习得。
二、研究实施过程
本轮行动研究中,我年级在图书馆进行了第一次整本书阅读课程的推广的探索和实践。
(-) 整本书阅读实施过程
⒈活动主题“走进中国民间故事”。
⒉活动目的
引领小学生围绕民间故事单元开展“中国民间故事”主题整本书阅读课程以及阅读活动,体会前辈留给我们的智慧结晶,拓展阅读民间故事系列丛书,继承弘优秀文化,进一步体会民间故事的特点,感受阅读民间故事的乐趣。
⒊活动对象五年级师生。
⒋主要活动内容及时间
⑴准备备阶段
借助学校图书馆、市图书馆,收集关于民间故事的书籍,在教室创建“走进民间故事”主题阅读角,倡议各班向图书馆捐赠有关民间故事的书籍。
⑵实施阶段
开展“走进民间故事”整本书阅读系列课程 ; 各班最少上一节整本书阅读指导课,可选课型有:导读课,激发阅读兴趣,教授阅读方法,指定阅读计划;推进课,梳理阶段性阅读成果,表彰阅读进度快,持之以恒阅读的学生,对阅读成果进行阶段性反馈。
㈡整本书阅读“中国民间故事整本书阅读”课程设计
教学目标
⒈通过阅读,指导学生学会读懂民间故事。
⒉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掌握民间故事的特点,读懂民间故事及道理。
⒊ 让学生在好书推介活动中理解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 , 从而进一步提升课外阅读的兴趣,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⒋ 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 , 并实际使用到课外阅读中。
⒌ 向学生推荐相关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文章 , 通过对这些课外阅读 , 学生从中了解更多中国传统文化, 达到教学延展的目的。
教学过程:
⒈课前准备:
⑴相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章;
⑵要求每位同学都带一本自己最喜欢的课外读物 , 并准备向别人推荐自己的好书的发言稿, 记熟。
⒉指导过程:
⑴导入激趣, 激起学习欲望。
同学们 , 今天又到我们课外阅读的时间了 , 根据老师课前给你们布置的搜集任务, 本节课我们将自己带来的好书向你的同学推荐?
⑵班内互相交流好书活动① 师述, 激趣过渡
同学们都有自己喜爱读的图书,其中一定有很多有意思的情节是你想和同学分享的, 那么就请你向别人推介你喜爱的一本书。
② 小组交流
教师巡视, 即时发现好书及好的发言作好记录。
③ 班内交流. 激发求知欲望
引入:老师刚才在你们中间巡视了一周, 听了部分同学的推介发言。发现了两种情况:第一, 你们的口才越来越棒了, 这是因为得益于课外阅读; 第二,你们手上都有一本很好的书。我看了 , 听了 , 都很想借你们的书来立即“饱餐一顿”, 以填饱我的阅读欲。那么, 你愿意到讲台上来向别人推介一下吗?
④ 小结
我发现他们手上的确是一本好书。你愿意借给别人吗 ? 让我们将自己带来的图书一起分享出来,将它放置在我们图书馆的“图书漂流专栏”这样我们每个人都能有看到许多好书了,但要记得爱护别人的书籍啊!
⑤ 过渡
我也想向你们推荐一本好书。你听完老师的推介后一定会想看的。
⑶引导学生总结讲故事的方法
① 教师出示五上第三单元民间故事《牛郎织女》《猎人海力布》回忆如何概括故事情节,把故事讲完整。
② 提问:你课下还搜集了哪些有趣的民间故事?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③ 师生共同读《田螺姑娘》回忆课内所学,梳理总结民间故事的特点:情节夸张,充满想象;人物特点鲜明;故事往往代表着人们的美好愿望。
这本书里有很多这样有趣的故事怎样读,才能更有收获呢?共同交流读书方法:写读书笔记、画思维导图、制作连环画、写读后感、创造性的复述故事、表演故事
分小组选出本组最喜欢的读书方法,师生共同总结:讲故事时出了概括主要情节,还可以在有意思的地方适当“添油加醋”使故事情节更有趣;我们讲故事时还可以创造性的用故事中的人物口吻讲述故事;讲故事时配上一些动作和表情,可以使故事更有趣。
⑷使用读书方法进行阅读① 学生使用学习的读书方法阅读《中国民间故事》。
② 小组共同阅读一个故事,试着用上学过的读书方法,展现读书成果
③ 学生有声有色讲故事。
④ 小结:同学们能使用学到的读书方法实行课外阅读, 更多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神奇。
三、案例反思
㈠图书资源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
图书馆通过这次“走进民间故事”整本书阅读活动,在利用自己学校的馆藏资源外,同时挖掘了图书馆的资源,还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倡议学生捐出家里有关图书资源,充实校图书馆资源。
㈡立足新课标,培养学生会阅读,爱阅读的能力素养
活动开展以来学生爱上了每周一次的阅读课,阅读课在校图书馆上,开阔了学生课上活动的空间,使学生不拘与课堂的座位内,不限于前后桌的讨论范围内,经走访学生发现,学生喜爱图书馆的环境。课程开展好坏的前提是学生的兴趣的好坏,读的过程是放松的愉悦的,自然而然会爱上阅读,本次课程开展的成果再次证明了,依托学校图书馆开展阅读课程能够有助于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达到学校育人的目标。
注:本文系河北省教育装备“十四五”规划课题“双减背景下依托校内图书馆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活动的策略研究”(课题编号 JYZB2205019)阶段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