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实施路径探究

作者

朱飞凡 刘婷

湘中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422000

前言

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学生的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素养不仅关乎个人成长,更影响着未来社会的发展[1]。然而,在现实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各自为政,未能形成合力。如何将二者有机结合,成为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课程融合

高职院校要整合心理健康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开发针对性强的校本教材,比如把心理健康知识中的应激应对和思政教育中的拼搏精神结合起来,阐明在面临困境时如何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状态,既传授心理调节技能,又激发内在动力,教材的编排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浅到深,案例选择与职业生涯中遇到的挫折、学习瓶颈等情境密切相关。学校还要开设综合性课程,如“心理与思政素养”等,对二者相关的知识进行系统性的讲解,将心理健康和思政教育融入到专业课教学之中,例如理工科专业可以将工程师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的心理案例融入到专业课的教学中,而对于文科专业来说,则可以将职业素养的培养融入到文化交流中的心理适应和文化自信思政方面,让教育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可以运用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工作场所、生活等仿真情境,使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体验心理冲突和思想选择,例如模拟工作岗位竞争,学生不仅要展示自己的专业技能(在思政实践中的职业能力),还要学会处理紧张情绪,利用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交往互动,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 [2]。

二、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要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心理学讲座和研讨会,提高心理咨询水平,同时通过组织思政专家的培训,加强政治理论素养的培养,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做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例如定期组织心理学与思政一体化教学研讨,交流经验,探索个案,鼓励心理健康教师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专业课教师开展协作,共同备课,共同教学,发挥各自的专长,例如心理健康教师对思政课教学进行心理案例分析,思想政治课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深度思考,专业教师把这两方面的知识与专业教学相结合,形成一种教育合力,全方位地关注学生的成长。高职院校还可以聘请校外专家、业界模范参与教师培训工作,邀请心理学实战专家进行实务操作指导,例如企业 EAP 专家为高职院校的教师提供工作场所的心理调适经验,邀请著名的思政学专家来开展前沿讲座,拓宽教师视野,还可以引进行业榜样,用他们的亲身经历诠释职业操守和心理弹性,充实教育素材 [3]。

三、校园文化活动

高职院校要可以举办“心理健康与思政同行”主题活动月,里面包含了心理讲座、思政辩论赛、励志电影展播等,心理学讲座以心理成长为重点,并融入思政元素,例如通过讲述革命先辈在逆境中保持乐观态度的故事,传递坚韧不拔的精神,思政辩论赛以个人理想与社会责任等价值观相关的议题为主题,鼓励学生对正确的概念进行思考和内化,在活动中注意心理疏导,避免过度的竞争压力。还要充分发挥心理社团、思政社团和专业社团的协同作用,心理社团开展心理素质拓展活动,思政社团开展红色文化调研,专业社团与职业技能相结合,展现职业道德风采,社团之间还会共同举办一些活动,比如“心理助力职业技能大赛”、赛前心理社团进行放松训练、比赛中注重诚信竞赛等德育要求,赛后一起总结经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高职院校还要优化校园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在校园内张贴心理健康和德育格言、优秀事迹宣传画,建设学生心理健康和思想政治文化长廊,展示学生的成长历程和名人励志历程,通过校园广播和新媒体平台,对学生进行正能量心理学文章和思政短视频的传播,使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从而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四、心理辅导与思政教育协同

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和德育处定期进行学生信息交流,对心理咨询中反映出思想偏差的学生,辅导员要及时通知思想政治课教师,共同制订辅导方案,思政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发现有心理困扰倾向的学生,及时将其转送到心理咨询中心,以保证对问题的及时发现和及时干预,形成无缝隙的教育链,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将心理学和思政相结合,制定相应的心理辅导计划,针对由于家庭贫困而导致价值观偏差的学生,一方面辅导员帮助他们减轻心理压力,重建自信心,另一方面思政教师还可以通过谈心谈话、分享困难帮扶案例等方式,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奋斗观,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达到心理和思想上的双重转变。辅导员与思想政治课教师要长期跟踪接受辅导的学生,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记录学生的心理变化,思想进展和行为表现,并定期对指导的效果进行评估,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在毕业之后,对毕业生进行回访,了解他们在工作场所的心理适应和职业道德实践状况,以便对学生进行教育,不断优化教育方法。

结语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课程融合、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活动及心理辅导协同等多方面实施路径探索,能将二者有机结合,形成育人合力。在实践中,需不断总结经验,持续创新方法,根据学生特点与时代需求动态调整策略,为高职院校学生成长成才筑牢根基,使其成为具备良好心理素质与高尚思想品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未来职业生涯与社会生活中绽放光彩。

参考文献:

[1] 董沼慧, 乔成诚, 达博文.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实施路径研究 [J]. 科教文汇 ,2025(7):160-163.

[2] 李姗 .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分析 [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25):197,196.

[3] 李力. 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及策略[J].现代职业教育 ,2020(35):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