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分段式训练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陈华丽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实验小学  233200

小学阶段是学生进行语言表达与写作的关键时期。因此,写作课教学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提高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基础之一。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写作时经常感到无从下手,主要在于写作过程复杂,学生基础和能力差异大,难以进行有效指导。传统的“一次性”写作教学训练,不能体现写作的过程性及层次性,也不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整理思路、表达内容。而分段式写作训练则强调把作文分成预习、立意、成文、修改等阶段,分步骤来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分段式训练的内涵与特点

分段式训练是指依照写作教学的规律把完整的写作过程科学合理地分成几个部分,通过有顺序、有系统地分阶段训练,帮助学生逐个掌握写作的方法,提高写作水平的一种训练方式。在新时期下,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创新已成大势所趋,教师需不断优化调整写作教学,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环境 [1]。分段式训练具有循序渐进,条理分明的特点,一方面简化了写作难度,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与信心,而且它重视过程的反馈与思索,有助于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修正错误,促进写作能力的持续提升。

二、分段式训练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分阶段明确训练目标

在小学语文写作训练中,要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写作发展的规律,科学合理地划分不同阶段,并对应明确各个阶段训练的目标。在素材积累阶段,重视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积累的提升。在构思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的条理性,即条理清楚的表达思维。在起草阶段,注重内容连贯、语言通顺的训练。在修改阶段,重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高学生的表达质量。通过在不同阶段设定并达成明确的目标,逐步夯实学生的写作基础,让学生学习到一定的写作方法,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各阶段训练目标明确,从而做到有条不紊,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例如,在小学语文部编版《写观察日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分阶段明确目标,合理指导学生完成写作任务。第一,积累阶段,指导学生连续观察植物或者动物生长过程,详细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并积累相关描述性词语和句子。第二,构思阶段,指导学生明确文章叙述线索(如时间线、变化线),梳理观察要点。第三,起草阶段,指导学生依照观察先后顺序,结合具体细节(如颜色、形状、动作、变化等)起草文章。第四,修改阶段,让学生重点检查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形象性以及内容的充实度与具体性,加以润色和完善。分阶段确立目标有助于学生掌握写作方法,提升表达能力。

(二)制定具体分段任务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开展分段式训练时,应依据各个阶段的特色,科学设计具体、可操作的训练任务。在素材积累阶段,可以分段完成词语积累、句子仿写等任务,提升学生的语言积累量。在构思阶段,分段训练任务可以是提纲绘制、要素梳理等内容,明晰学生的写作思路;在起草阶段,可以分段完成开头,主体,结尾等段落内容的起草工作,保障文章的结构完整。在修改阶段,细化修改任务的标准要求,引导学生分步骤的对内容和语言进行修改,使修改任务更具有可操作性。

例如,在小学语文部编版《记一次游戏》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出具体的分段任务,让学生有步骤地进行写作训练。首先要求学生对印象深刻的那次游戏进行回忆与记录,回想游戏的过程中的哪些时刻让自己觉得非常有趣。其次,引导学生梳理游戏过程中想要重点描写的场景或细节,明确游戏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等。接着,在起草阶段,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路,按照时间顺序或者事情发展的顺序来组织语言,尝试运用恰当的连接词进行初稿写作。最后,在修改阶段,要求学生审视自己的文稿,关注语言是否足够生动,叙述是否条理清晰。

(三)强化构思与提纲训练

构思与提纲是写作的“蓝图”,强化此环节的训练是分段式教学成功的关键。教师需要明确对构思和提纲的具体要求,在动笔之前,让学生认真思考文章主题,考虑文章的内容,组织文章结构,确定开头、经过、结尾,并做到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在训练期间,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提纲列举等方式,帮助学生可视化思维,明确主旨与支撑细节,梳理逻辑关系,并使学生了解写作思路和文章内容之间的联系,突出写作重点,防止文章内容杂乱无章 [2]。通过系统而有效的构思与提纲训练,有助于学生培养有条理的表达思想的能力,为后续写作做好了铺垫工作,提升了整体写作的质量。

例如,在小学语文部编版《我的心儿怦怦跳》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强化学生的构思与提纲训练。在学生构思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围绕习作“心儿怦怦跳”的情境,回顾自己曾经经历过的紧张、激动或者害怕的事情。然后,指导学生运用提纲(如:事情起因→心跳加速的关键时刻或场景→当时的心理、身体感受→事件结果)或思维导图,梳理时间要素和情感变化脉络。通过这样的构思与提纲训练,让学生清晰地了解事情的经过,为后续习作奠定基础,使学生在习作时有话可说,能够有条理、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结论:

分段式训练是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写作特点的训练教学方式,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写作思维,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应进一步深化对分段式训练设计及实践的研究,结合信息化手段和多种评价方式,丰富训练的形式,提高训练的实效。同时,教师也应该不断地尝试寻找更加科学的、更具有系统性的训练方式来促进学生写作潜能的开发,帮助小学生更好发展其语文核心素养,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朱华娟 . 分段式训练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22(8):1.

[2] 杨海虹 . 分段式训练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J]. 新课程 ( 小学 ),2021,000(006):1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