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论图书资料信息化检索与地方文献资源开发

作者

王朝进

武义县图书馆 321200

引言

近年来国家持续推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及保护地方文化资源,图书馆作为知识服务和文化传承的关键机构,其数字化转型进程不断加速,图书资料的信息化检索渐渐成为读者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地方文献资源的开发也从单纯的资料保存转变为系统性整理以及多维度利用,当下各地公共图书馆都在开展地方文献数字化工程,凭借现代技术手段来实现资源的永久保存与广泛传播 [1]。

一、图书资料信息化检索与地方文献资源开发意义

1. 提升信息获取效率,优化读者服务体验

图书资料的信息化检索是现代图书馆服务升级的重要体现,它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文献资源的快速定位与高效获取,极大提升了读者的使用效率与服务体验。传统手工检索办法存在查找艰难以及耗时较久等状况,信息化检索系统则可以达成关键词搜索、分类浏览以及远程访问等功能,让读者在短时间里获取所需信息,在公共图书馆服务变得日益普及的情形下,构建统一规范且智能的检索平台,可破除信息壁垒,达成资源共享,给不同地域、不同群体的读者提供更便捷精准的信息服务,提升图书馆整体服务能力[2]。

2. 挖掘地方文化价值,推动区域文化传承

地方文献资源是记录地域历史、文化、经济以及社会发展的关键载体,有着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与研究意义,对其展开系统开发和整理,可帮助挖掘地方文化的独特内涵,提升公众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图书馆身为地方文献的收藏和传播中心,应当主动承担起整理、保护以及推广的责任,借助数字化、分类编目、专题展览等途径,使更多人知晓地方历史、传承文化记忆。这一过程不仅是对地域文化的深度梳理,也为地方教育、研究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有助于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信息服务体系。

3. 促进资源共享共建,服务社会知识需求

图书资料信息化检索同地方文献资源开发相互结合,对推动图书馆彼此之间以及图书馆与社会机构之间的资源共享以及协同建设有一定作用,依靠统一的数字平台,不同地区、不同层级的图书馆可达成资源互通、数据共享,防止出现重复建设以及资源浪费的情况,地方文献的开发还可吸引高校、研究机构、文化单位等多个方面参与进来,形成多元共建的良好局面。这样一种开放、协同的发展模式,提高了图书馆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且还提高了其服务社会知识需求的能力,让图书馆切实成为全民终身学习以及文化共享的关键支撑平台。

二、图书资料信息化检索与地方文献资源开发策略

1. 健全相应配套建设制度

健全相应配套建设制度是图书资料信息化检索高效运行的基础保障,它通过明确各环节的操作规范与责任划分,确保信息化检索系统的稳定建设与持续优化,为信息检索的准确性和便捷性提供制度支撑,推动图书资料信息化工作有序开展。

图书馆可制定信息化检索系统建设规范,明确系统的技术标准、数据格式以及安全防护要求,规定各部门在系统建设中的职责,如技术部门负责系统开发与维护,采编部门负责数据录入与更新。同时建立系统运行评估制度,每季度组织人员对检索系统的响应速度、检索准确率等进行检测,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制度内容,保障系统始终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2. 加强专题数据宏观管理

加强专题数据宏观管理是提升图书资料信息化检索质量的关键,它通过对专题数据进行统一规划、整合与管控,避免数据分散与重复,确保专题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提高专题数据的利用效率,为读者提供更精准的专题信息服务。​

图书馆可先对现有专题数据进行全面梳理,按学科、主题等类别进行分类整合,建立统一的专题数据目录。然后制定专题数据更新机制,明确各专题数据的更新周期和责任人员,如科技类专题数据每月更新一次,由相关学科馆员负责收集与录入。同时设置数据质量审核环节,确保新增数据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提升专题数据的整体质量。

3. 加大专业人才技术培养

加大专业人才技术培养是提升图书资料信息化检索水平的核心动力,它通过系统的培训与实践,增强工作人员的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使其能够熟练运用各类技术工具开展工作,为图书资料信息化检索的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图书馆可制定年度人才培养计划,每半年开展一次信息化技术培训,邀请专业讲师讲解检索系统操作、数据处理以及网络安全等知识。同时安排工作人员到先进图书馆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交流学习,参与实际的信息化检索工作,学习其先进经验与技术。培训结束后组织考核,检验学习成果,确保工作人员掌握相关技能。

4. 积极挖掘地方文献资源

积极挖掘地方文献资源是丰富图书馆特色馆藏、提升文化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它通过系统搜集、整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献资料,梳理地方文化脉络,将分散的地方文献资源整合起来,为地方文化研究与传承提供资料支持,增强图书馆的地方文化服务功能。

图书馆可组建地方文献挖掘小组,深入本地的乡镇、社区以及老字号企业等,走访当地老人和文化工作者,搜集散落在民间的家谱、手稿、老照片等文献资料。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编写文献说明,详细记录文献的来源、内容以及文化价值,并将其数字化录入地方文献数据库,方便读者查阅与研究。

结语

图书资料信息化检索与地方文献资源开发的协同发展,不仅是图书馆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趋势,也是推动知识服务升级与文化传承的有效路径。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深入应用,图书馆将在资源组织、服务模式与文化传播等方面迎来更深层次的变革。地方文献的价值将被进一步挖掘,图书资料的使用效率也将不断提升,使其在全民阅读、文化自信建设与区域发展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鲁慧菊 . 大数据背景下地方文献资源信息化建设路径研究 [J]. 采写编 ,2024(9):147-149.

[2] 洪莉莉 . 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的价值及路径探析 [J]. 兰台内外 ,2024(4):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