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栽培种植与病虫害综合治理相关技术分析
黄河 龙殿义
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白城子林场 024000 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罕山林场 024000
开展林业栽培种植工作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途径。随着气候的不断变化以及环境污染情况越来越严重,林木生长过程中出现的病虫害问题也在逐渐增多,严重威胁林木的健康生长。需要科学落实林业栽培种植技术,加强对林业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的应用,为林木的健康生长保驾护航。
1 林业栽培种植技术分析
1.1 种苗选育技术
种苗质量直接影响林业种植的成活率和生长状况。优质种苗应具备生长健壮、抗逆性强、遗传品质优良等特点。在种苗选育过程中,可采用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育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同时,通过选种、杂交等传统育种手段,筛选出适应本地环境条件的优势树种。还需加强种苗的产地检疫工作,防止携带病虫害的种苗进入种植区域[1]。
1.2 整地技术
整地是林业栽培种植的重要前期工作,其目的是改善土壤条件,为苗木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整地方式应根据造林地的地形、土壤条件和树种特性来选择。常见的整地方式有全面整地、局部整地等。全面整地适用于地势平坦、杂草丛生的造林地,可通过翻耕、耙耱等操作,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通气性和透水性,但该方式易造成水土流失,因此在山地、陡坡等地不宜采用。局部整地则包括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带状整地适用于坡度较缓的山地,沿等高线进行翻耕,可有效保持水土;块状整地适用于地形复杂、土壤条件较差的地区,通过挖穴的方式改善局部土壤环境。
1.3 栽植技术
栽植技术的关键在于把握好栽植时间、栽植方法和苗木密度。不同树种的适宜栽植时间有所差异,一般来说,春季是大多数树种的最佳栽植时期,此时气温逐渐升高,土壤湿度适宜,有利于苗木生根发芽。在栽植方法上,裸根苗栽植时要注意根系舒展,避免窝根,覆土深度要适中;带土球苗栽植时要保护好土球,防止土球破碎。苗木密度的确定需综合考虑树种特性、立地条件和经营目的等因素。合理的苗木密度既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光照条件,又能保证苗木有足够的生长空间,促进苗木健康生长。
1.4 抚育管理技术
抚育管理是林业栽培种植过程中的长期工作,包括施肥、灌溉、中耕除草、整形修剪等环节。施肥应根据不同树种的生长需求和土壤肥力状况,合理确定肥料种类和施肥量。灌溉要根据土壤墒情和天气状况进行,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积水 [1]。中耕除草可疏松土壤,减少杂草对养分和水分的竞争。整形修剪则可调节树木的生长形态,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树木的抗病虫害能力。
2 林业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分析
2.1 病虫害监测预警技术
建立完善的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是实现病虫害综合治理的前提。通过在林区设置固定监测点和临时监测点,采用人工调查与现代监测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对病虫害的发生发展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人工调查主要通过目视检查、样地调查等方法,观察树木的生长状况、叶片颜色、有无虫粪等症状,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现代监测技术包括利用遥感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实现对大面积林区病虫害的快速监测和预警。
2.2 化学防治技术
化学防治是利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的方法,具有见效快、防治效果显著等特点,但化学农药的使用也会带来环境污染、害虫抗药性增强等问题。因此,在化学防治过程中,应遵循科学合理用药的原则。首先,要根据病虫害的种类和发生程度,选择合适的农药品种,优先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其次,要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控制用药剂量和施药次数,避免过量用药;最后,要注意农药的交替使用和合理混用,以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
2.3 营林防治技术
营林防治是通过改善森林生态环境,增强林木自身抗病虫害能力的防治方法。营造混交林是营林防治的重要措施之一,不同树种的混交可增加森林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稳定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例如,将针叶树与阔叶树混交,可改变林间小气候,降低针叶树病虫害的发生几率。此外,加强森林抚育管理,及时清除病残体,合理修剪树木,保持林内通风透光,也有助于提高林木的抗病虫害能力 [2]。
3 林业栽培种植与病虫害综合治理的协同发展
林业栽培种植与病虫害综合治理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统一整体。科学的栽培种植技术能够培育出健康、强壮的林木,提高林木自身的抗病虫害能力,为病虫害综合治理奠定基础。反之,有效的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能够保障林业栽培种植的成果,确保林木的健康生长。通过病虫害监测预警技术及时发现病虫害隐患,采取生物、物理、化学等防治手段进行治理,可避免病虫害的大规模爆发,减少对林木的损害。通过人工设施和物理技术手段 , 营造不利于病虫生存和传播的环境 , 阻断其为害过程 , 是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传统方式,修建沟渠或设置诱集带 , 阻隔部分病虫害向周边扩散,在林区道路、水系附近架设缓冲带 , 避免人为活动导致的病虫传播 ; 对有害生物的温室和繁衍场所进行地膜覆盖、烘烤消毒。同时,营林防治技术与林业栽培种植技术相辅相成,营造混交林、加强森林抚育管理等营林防治措施本身就是林业栽培种植的重要内容 [3]。
因此,在林业生产实践中,应将林业栽培种植与病虫害综合治理有机结合起来,制定全面、系统的林业发展规划。在造林前,充分考虑当地的病虫害发生情况,选择抗病虫害能力强的树种进行栽植;在林业生长过程中,加强栽培管理,同时做好病虫害监测预警工作,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结论
林业栽培种植与病虫害综合治理相关技术是林业生产的关键技术。科学的栽培种植技术能够培育出优质、高产的林木,而有效的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则能够保障林木的健康生长,减少病虫害带来的损失。二者相互协同、相互促进,共同推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应不断加强对林业栽培种植与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结合实际情况,探索科学、高效的技术方法,提高林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为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 1 ]刘斌 . 林业栽培种植方法与病虫害综合治理研究 [ J ] .河南农业 ,2023,(17):36-38.
[ 2 ]马 国 玺 . 林 业 栽 培 种 植 方 法 与 病 虫 害 综 合 治 理 [ J .] 河 南 农业 ,2023,(02):39-41.
[3] 党昕玮 . 林业种植与病虫害综合治理分析 [J]. 新农业 ,2022,(17):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