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供水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

胡瑞瑜

四川省长葫灌区运管中心 四川内江 642450

引言

供水工程关系着国计民生,为了提高供水工程综合效能,就需要做好供水工程管理工作。但是因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供水工程管理效率持续下降,供水工程也无法为人民群众所服务。为了改善这一问题,就需要强化管理力度,在多个方面入手进行严格管控,切实提升供水工程运行稳定性,为社会发展提供助益。

1、供水工程概述

所谓供水工程,就是保障城市与乡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与公共事业用水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包含了从水源地选择、取水与输配水等一系列环节。在新时代环境下,供水工程的重要价值不断凸显,其是否可以稳定运行,直接关系着社会经济建设与广大群众日常生活基础需求[1]。在城市化进程持续加快下,水资源日益紧缺,供水工程也面临着水质保障、水量平衡等多种挑战,必须做好有效的供水工程管理,在此基础上进行技术改革与创新,这样才可以提升供水工程综合效益,为社会建设做出贡献。

2、供水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监管巡视不到位

在供水工程管理中,监管巡视工作进行力度小、工作进行不合理属于突出问题之一。在实际工作中,因为受到监管人员数量少、巡查频次不足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供水设施的监管存在盲区。部分老旧管道长时间无法得到细致检查,可能会出现渗漏或腐蚀问题,最终引发严重的漏水或者爆管事故,不但导致水资源耗费,还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用水。水厂设备运行状态也会因为监管巡视不全面而无法实时掌握,在设备产生故障问题时无法第一时间进行处理,严重降低供水质量和稳定性 [2]。

2.2 各方责任不明确

在供水工程管理中,各方责任经常会产生混乱无序的情况,政府、施工单位等多主体之间暴露出了严重的职能边界模糊问题。政府部门可能更多地关注宏观政策制定,这就对实际工程的细节之处把控不深;供水企业可能会将工作重点放在日常运营这一方面,对工程建设的全过程监管有所欠缺。在这种职能模糊不清的影响下,事故问题经常出现,各方相互推卸责任,无法高效处理问题。如在管道产生泄露事故时,供水企业会认为是施工质量导致的问题,而施工方则指责后期维护不到位,最终使得问题难以解决,影响人们正常生活。

3、供水工程管理措施

3.1 强化监管巡查与培训指导力度

为达成供水工程管理质量的持续提高,就需做好监管巡查工作,创设出常态化、体系性的巡查制度,指派专业能力强、经验丰富的巡查人员定期对供水管道、水厂设备等展开详细核查,不可放过任何一个角落。利用先进检测设施,实时性监测水源质量、水压等重要指标,如若发现存在异常问题,应马上启动响应措施,第一时间排查问题出现根源并进行整改优化。还应该做好对施工过程的监督管控,保障工程效能与安全。在监管巡查与基础上,即可进行指导培训工作,定期组织供水工程相关人员参与到专业培训活动中,邀请领域内专业人员进行授课,讲解全新兴起的技术知识和管理经验,对不同岗位、不同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教育,切实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素养和安全意识[3]。在日常工作中,可安排经验丰富的人员对新员工一对一帮扶指导,助力新员工快速成长进步。在这种强化监管巡查与培训力度的基础上,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供水工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升供水效能,为人们用水安全提供保障。

3.2 进一步明确并压实各方责任

对各方责任展开精准划分并明确,可以为创设齐抓共管的格局奠定牢固基础。在实际工作中,需清晰界定政府部门、企业等多方主体的责任,政府应强化对供水工程的宏观管控力度,制定出完善的政策条例与标准规范,最终进行监督执行。供水企业则需要负责日常运营管理工作,保障供水设施始终处于稳定运行的状态,避免水质受到污染。施工单位应该严格依据设计标准进行施工建设,确保工程综合效益。还应该打造责任追究机制,对于因为责任落实不到位造成的种种问题,应该严肃追查相关单位与个人的责任,经由签署责任书等多种形式,将责任落实在具体岗位亦或是个人身上,形成层层负责、环环紧扣的责任脉络。上述工作进行完毕后,即可强化责任考核力度,定期对各方责任落实情况进行评估核验,将考核成果与奖惩相关联。经由明确各方责任,可以有效提升各方主体的执行力和责任素养,实现供水工程管理各项工作妥善落实,为广大群众提供安全、稳定的供水服务 [4]。

3.3 进行环境保护设计

环保设计工作在供水工程管理中尤为关键,在工程初期阶段,工作人员就需将环保思想贯穿始末,设计前,全方位调研工程所处区域环境的特点,明确周边动植物、水源等要素的情况,以此为后续设计工作的进行提供科学依据,合理规划管线的走向,尽可能对生态敏感区进行避让,降低对自然地貌的不良扰动影响。在处理厂设计中,选择能耗低、污染小的工艺技术,并同步设计完善的废水与污泥处理系统,保障达标排放。在实际工作中,考量施工期对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设计科学有效的防护措施,如设置截洪沟、沉淀池等,规避产生水土流失以及水源污染的问题。经由将环保设计理念深入引入设计工作中,可以在根源处降低供水工程对环境的影响,确保供水保障和生态保护之间和谐统一,提高供水工程管理效能与社会责任感。

3.4 及时更新饮水设施

确保供水相关设备设计运行的稳定与科学,属于供水工程管理质量和饮水安全大幅提高的重要前提。在科学技术持续发展与广大群众对健康要求越发严格的背景下,饮水设备也在持续改革换代,供水部门需定期对辖区范围内的饮水设备展开评估,如若发现存在老化或者损坏的设备,应立刻进行更新换代处理。进行更新时,工作人员应该选择满足国家要求的优质产品,这样才可以保障水质达标、口感优良。与此同时,还应该做好对饮水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定期进行清洗与消毒,避免细菌滋生扩散。上述工作进行完毕后,即可创设设备档案记录,将设备购买、应用等环节的资料信息详细收集起来,为管理决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在这种及时更新饮水设备的工作模式下,不但可以预防饮水安全事故的出现,还可以使得广大群众享受更加便利、健康的饮水服务,提升对供水工程的信赖度。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供水工程与社会发展和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供水工程中,只有进行合理科学的管理工作,才可以保障供水工程综合效益不断提高。相关工作人员需深入分析供水工程特点,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管理控制,保障供水工程可以处于稳定运行状态,为人们用水安全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乔伟 , 杜兵杰 , 熊渤 , 等 . 湖北省农村供水工程标准化管理的思考与实践[J]. 长江技术经济 ,2025,9(02):93-97+116.

[2] 白涛 , 周家丰 , 辛葱葱 , 等 . 引汉济渭工程调水区多源风险评估与对策研究 [J]. 水利学报 ,2024,55(10):1221-1235.DOI:10.13243/j.cnki.slxb.20230608.

[3] 昝朝静 , 李清亮 , 崔俊林 , 等 . 永清县数字孪生农村供水工程建设路径探索 [J]. 河北水利 ,2024,(08):20-22.

[4] 曹亮 , 王世锋 , 王国帅 , 等 . 牧区供水高质量发展规划思路——以鄂托克旗为例 [J]. 水上安全 ,2024,(14):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