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专科临床医学毕业生从事乡村医生职业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作者

韩啸

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吉林省白城市 138000

随着我国对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发展,乡村卫生健康事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更高要求。专科临床医学毕业生作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的重要补充力量,其职业发展应紧密结合国家乡村振兴政策,立足于服务农村居民健康需求,推动乡村医疗服务体系的完善与提升。培养高素质的乡村医生人才队伍,是实现乡村健康振兴的关键所在。应加快建立健全符合乡村实际的健康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与发展制度,要加强与医学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的合作,定向培养面向农村、愿意服务农村的医学人才,优化基层卫生服务体系,拓展基础医疗卫生服务队伍的职能范围,使其更好地融入乡村振兴的整体规划之中。

1、专科临床医学毕业生从事乡村医生职业的重要意义

专科临床医学毕业生凭借其专业知识和技能,是补充基层卫生力量的重要来源。有助于提升乡村医疗卫生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强化乡村卫生室的规范化建设,推动基层医疗服务向专业化的转变。专科临床医学毕业生作为具备系统医学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的青年人才,其投身乡村医生岗位,有助于补齐乡村基层医疗的短板,推动乡村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通过树立正确的职业认同感,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促进乡村医生向执业医师规范化过渡,解决基层医疗人员专业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升诊疗服务质量。专科医学毕业生可以更好增强农村地区常见病和慢性病的治疗,有效降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风险。随着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范围的不断扩大,专科毕业生通过专业支持和继续教育将进一步增强基层诊疗能力,为实现城乡医疗服务均衡、构建完善的基层卫生服务体系提供坚实支撑,为卫生医疗乡村建设注入持续活力。

2、专科临床医学毕业生从事乡村医生职业的现状分析

2.1 乡村基层岗位职业认同感较弱

专科临床医学毕业生从事乡村医生职业中,存在基层岗位职业认同感较弱的现象,毕业生在面对乡村医疗岗位所带来的职业环境、成长空间和生活方式时,存在一定的心理落差。认为乡村医生岗位的工作价值感一般或缺乏,对未来发展前景产生较强的不确定性和忧虑。,随着医学视野的拓展和职业期望的提升,学生对职业发展的追求已不仅仅停留在就业本身,而更关注职业成长性、发展平台与实现价值的可能性。乡村医生职业所提供的发展路径、成就感获取机制和岗位吸引力尚未形成良性循环,难以支撑临床医学毕业生长期、稳定地在基层服务。加之乡村生活节奏较为缓慢,生活方式相对单调,文化和发展资源匮乏,使得部分学生在心理层面对乡村工作环境存在一定抗拒,进一步加剧了其职业认同感的弱化。基层医疗机构在设施设备、诊疗条件、继续教育机会等方面也相对落后,无法为年轻医生提供系统性能力提升的平台,导致专科毕业生在基层难以实现专业上的积累和突破。

2.2 毕业生缺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经验

专科临床医学毕业生在从事乡村医生职业过程中普遍面临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毕业生在校期间所接受的医学教育以课堂教学和基础理论为主,临床实训机会相对有限,缺乏深入、系统的实际操作训练,导致毕业后在基层独立开展诊疗服务时存在一定困难。乡村医生不仅要面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还需承担健康教育、公共卫生、慢病管理等综合性服务任务,而这些工作对实践操作能力、临床应变能力和患者沟通技巧的要求都较高。在面对真实诊疗场景时缺乏足够信心和熟练度,容易出现知识难以转化为实际能力的现象。在常见基层病种、慢性病管理、基础操作流程等方面的训练不充分,使得学生在就业初期面临较大的适应压力,导致学生难以在真实的乡村卫生环境中获得实践锻炼的机会。

3、专科临床医学毕业生从事乡村医生职业的对策分析

3.1 强化医学毕业生职业认同感

要有效推动专科临床医学毕业生主动选择并稳定从事乡村医生岗位,强化其职业认同感。职业认同感是医学毕业生投身乡村医疗、持续发展基层职业生涯的内在驱动力。要从多维度入手,构建系统性对策机制,切实提升医学毕业生对乡村医生岗位的认同与归属。应将职业价值观教育贯穿医学人才培养全过程。专科院校应加强思政课程与医学人文教育,系统引导学生理解基层医疗在国家卫生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使其在校期间就树立服务基层、服务人民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强化专科临床医学毕业生对乡村医生职业的认同感,需要形成教育政策相结合的协同机制,增强岗位认同与提升职业素质。

3.2 提升毕业生岗位能力水平

提升专科临床医学毕业生胜任乡村医生岗位的能力,是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有效增强毕业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从医学教育体系改革入手,系统构建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加强专科院校与基层医疗机构之间的协同合作,建立教学一体的实践教学机制,推动医学教育从理论向实践的转变,促进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的有机融合。要应针对乡村医疗实际需求,优化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增加与乡村常见病、多发病的医学教育体系,制定符合乡村卫生的医学体系,重点强化基本诊疗技能、常规操作能力和多科协同处理能力的训练,提升毕业生对基层工作环境的适应性。

4、结语

综上所述,推动专科临床医学毕业生积极从事乡村医生职业,要深化医学建设,推进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通过树立正确的医疗职业认同感,提升专科临床医学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强化人才保障,切实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健康需求,为农村医药卫生服务队伍提供攻坚力量。

参考文献:

[1] 张超,陈楚康,张众等.农村地区培养卫生人才的国际经验与启示[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8,11(1):67-75

[2]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部,教育部 , 等 . 关于印发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 [R]. 发改社会[2010]1198 号 .2010.

[3] 袁婷,苏天照 , 宁超 . 影响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因素及对策 [J]. 卫生软科学 .2016,30(3):172-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