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旧房改造中防水防潮处理的关键技术与要点
周予倩
中冶南方武汉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一、引言
随着建筑使用年限的增长,许多旧房出现墙体渗水、地面潮湿、屋面漏水等问题,不仅影响居住体验,还可能导致墙体开裂、结构锈蚀等安全隐患。在旧房改造过程中,防水防潮处理的质量直接决定改造效果的持久性。与新建建筑相比,旧房改造的防水防潮工程面临基层老化、结构复杂、施工空间受限等挑战,需要结合房屋实际情况选择适配技术,严格把控施工细节,才能实现长期有效的防水防潮效果。
二、旧房防水防潮问题的成因与危害
2.1 常见问题成因
旧房防水防潮问题成因多样,主要有:原始防水层老化失效,如屋面卷材开裂、卫生间涂膜脱落;建筑结构变形,地基沉降、墙体开裂致防水基层破损;排水系统不畅,阳台、露台排水坡度不足,雨水淤积渗入室内;材料选择不当,早期防水材料耐候性差、性能衰减;施工工艺落后,原始防水层有空鼓、漏刷等缺陷。
2.2 问题带来的危害
防水防潮失效会引发连锁反应:墙面受潮返碱、霉变,影响美观与健康;地面潮湿致木地板起翘、地砖空鼓;卫生间渗水引发邻里纠纷;钢筋混凝土结构被水侵蚀,钢筋锈蚀膨胀,削弱建筑承载力。如某老旧小区住宅因卫生间防水层失效,渗水致墙面涂料脱落、地板变形,维修成本高。
三、旧房改造中防水防潮关键技术
3.1 基层处理技术
基层处理是防水防潮工程基础,影响防水层与基层粘结强度。墙面基层需铲除空鼓、起砂抹灰层,修补裂缝,干燥后涂刷界面剂;地面基层若有酥松、油污,打磨清理后用聚合物水泥浆找平。针对墙体返潮,可增加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填补微小孔隙。如某旧房改造对卫生间墙面基层处理后,涂刷涂料封堵毛细孔,为后续防水层奠定基础。
3.2 防水材料选择技术
应根据不同部位防水需求选材料:屋面选耐候性强的 SBS 改性沥青卷材或TPO 防水卷材;卫生间、厨房等潮湿区域用聚氨酯防水涂料或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墙面防潮用渗透型防潮液。基层不平整部位采用卷材与涂料复合防水技术,先涂涂料密封节点,再铺卷材增强效果。
3.3 节点密封技术
阴阳角、管根、地漏等节点是防水薄弱部位,需采用强化密封技术:阴阳角处做成圆弧角或 45∘ 斜角,涂刷防水涂料时增加附加层,宽度不小于200mm ;管道根部先缠绕遇水膨胀止水条,再涂刷防水涂料并铺贴胎体增强材料;地漏周边需预留凹槽,填入密封膏后再做防水层。某旧房卫生间改造中,通过 “止水条 + 防水涂料 + 防水卷材” 的三重密封处理,成功解决了长期存在的管道根部渗水问题。
3.4 排水系统优化技术
结合旧房结构特点优化排水设计:屋面改造时调整排水坡度至 2% 以上,增设排水口数量,确保雨水快速排出;阳台、露台采用 “外高内低” 的排水坡度,地漏位置低于地面 5mm ,并在门槛处设置止水坎;外墙窗台向外倾斜 10∘ ,窗台下做鹰嘴造型,防止雨水沿窗台渗入室内。对于雨季积水严重的区域,可在室外增设排水沟,将雨水引至远离建筑基础的位置。
四、各部位防水防潮施工要点
4.1 屋面防水施工要点
屋面改造需先拆除老化防水层,检查屋面基层是否存在裂缝,用防水砂浆修补后涂刷基层处理剂。铺贴卷材时,长边搭接宽度不小于 100mm ,短边搭接宽度不小于 150mm ,搭接缝采用热熔法密封;涂膜防水施工需分多遍涂刷,每遍厚度不超过 1mm ,前后两遍涂刷方向垂直,确保涂层均匀无漏点。屋面与女儿墙交接处,防水层需上翻至女儿墙顶面 500mm 以上,并用金属压条固定,防止雨水从墙根渗入。
4.2 卫生间防水施工要点
卫生间防水应遵循 “先墙面后地面,先阴角后大面” 的施工顺序。墙面防水层高度:淋浴区不低于 1800mm ,其他区域不低于 300mm ;地面防水层需覆盖整个卫生间,并向门外延伸 300mm 。涂刷防水涂料时,阴角、管根等部位需多刷 2-3 遍,形成加强层;采用卷材防水时,需在管道根部做附加层,卷材收头固定在管道根部的凹槽内。闭水试验是关键环节,需在防水层干燥后进行,蓄水深度 20-30mm ,持续 24 小时以上,确保无渗漏后再进行后续施工。
4.3 外墙防潮施工要点
外墙改造需重点处理窗框与墙体缝隙,采用发泡胶填充后,外侧打耐候密封胶,内侧用防水砂浆封堵。对于返潮严重的墙面,可在基层涂刷防潮涂料后,采用 “一布两涂” 工艺铺设玻璃纤维网格布和防水涂料,增强抗裂性。若外墙为实心黏土砖,可注入硅烷类渗透型防水剂,通过化学反应在砖体孔隙内形成憎水膜,阻止水分吸入。例如,某砖木结构旧房外墙改造中,通过高压注浆注入防水剂,有效解决了雨水渗入导致的木构件腐朽问题。
4.4 地下室防水施工要点
地下室防水需结合结构形式选择方案:对于混凝土结构,可采用迎水面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涂料,背水面设置排水盲沟;若地下室存在裂缝渗水,可采用高压注浆技术,将聚氨酯浆液注入裂缝,浆液遇水膨胀后堵塞渗水通道。施工时需确保地下室墙面与地面防水层连续封闭,阴阳角做成圆弧过渡,避免防水层因应力集中而开裂。
五、防水防潮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5.1 材料质量把控
严格审核防水材料的出厂合格证、检测报告,进场后按规定抽样复验,禁止使用过期或不合格产品。不同类型的防水材料需匹配专用基层处理剂和粘结剂,例如 SBS 卷材需使用与其配套的氯丁橡胶胶粘剂,避免因材料不相容导致防水层失效。
5.2 施工过程监管
施工前需对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各部位施工标准;施工中重点检查防水层厚度、搭接宽度、节点处理等关键指标,发现空鼓、漏刷等问题立即整改。例如,屋面卷材铺贴后需采用针刺法检查厚度,卫生间涂膜需用测厚仪检测每平方米的涂层厚度,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5.3 后期维护管理
防水层施工完成后,需避免尖锐物体撞击或穿刺;后续装修施工时,不得在防水层上开槽打洞,若必须施工,需先做好防水补强措施。定期检查屋面排水口、外墙密封胶等部位,发现堵塞或老化及时清理更换,延长防水系统使用寿命。
六、结论
旧房改造中的防水防潮处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结合房屋老化特点,从基层处理、材料选择、节点密封到排水优化进行全流程把控。通过采用适配的关键技术,严格执行各部位施工要点,加强质量监管和后期维护,可有效解决旧房渗水返潮问题。在实际工程中,应坚持 “预防为主、刚柔结合” 的原则,根据房屋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才能实现 “一次改造,长期有效” 的防水防潮目标,为老旧建筑注入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赵丽 , 施戈亮 , 杨硕 . 旧房改造中的建筑工程技术应用 [J]. 建材发展导向 ,2024,22(21):100-102.DOI:10.16673/j.cnki.jcfzdx.2024.0750.
[2] 宋杰 . 从旧房改造到历史建筑活化利用上海城市更新探索多元模式 [J].中国经济周刊 ,2024,(11):101-102.
[3] 高志 . 旧房改造工程中建筑工程技术运用分析 [J].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4,(09):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