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三新背景下党史教育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作者

郝萌萌 郭俊思

长春市第十七中学

一、三新背景下的教育背景分析

(一)新课程标准的导向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党史教育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历史素材和生动案例,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新教材的构建

七本新教科书构建了层层递进、紧密关联的逻辑架构,为学生搭建系统学习的知识框架。其中党史内容贯穿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取知识时思想升华,激励传承红色基因、为国家民族未来贡献力量,让知识传授与思想引领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三)新高考改革的推动

新高考改革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将党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课,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为高考和未来的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党史教育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定

1. 政治认同:通过党史教育,让学生深刻理解并认同党的领导地位,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形成坚定政治信仰与爱国情怀。学习党史,能使学生理解党的奋斗历程、理论创新与实践成就,增强对党的信任支持。

2. 科学精神:通过党史教育,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意识。引导学生从历史事件汲取经验,用科学态度和方法分析问题,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与实践探索,激发学生创新潜能,鼓励其敢于质疑、勇于尝试,为未来学习和工作奠定科学基础。

3. 法治意识:党的历史蕴含丰富法治思想与实践,使学生认识到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基石。学习党的法治历程与成就,帮助学生树立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学会用法律维护自身与社会公共利益,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贡献力量。

4. 公共参与:通过党史教育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与公民意识。党史里的英雄人物和先进事迹激发学生爱国热情与奉献精神,促使他们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进步出力。学习党的群众路线和工作方法,能让学生理解并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升服务群众能力,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二)教学内容整合

1. 精选党史素材:选择有代表性和教育意义的党史事件与人物,如中共成立、解放战争、新中国建设等时期的典型事迹。选取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新中国外交等案例,展现了党的奋斗历程与伟大成就,体现党中央的智慧勇气。同时引入雷锋、焦裕禄等先进人物事迹,其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精神对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意义重大,能让学生增强政治认同,深化对党的认识与理解。

2. 融合政治理论:将党史素材与政治理论相结合,如把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联系,将党的奋斗历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相结合。例如,讲解党领导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时,融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学生理解历史渊源和现实意义,认识该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及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感。[1]

3. 设计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多样化教学活动,如角色扮演、辩论赛、主题演讲等。例如,讲解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历史时,组织学生角色扮演,感受时代艰辛与奋斗;讲解改革开放时,举办辩论赛,围绕改革开放影响等议题讨论,深化对党的决策的理解;结合时事热点组织“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等主题演讲,让学生思考不负时代重托的使命感,以激发学生兴趣与热情,促其深入思考党的历史与现实问题。

(三)教学方法创新

1. 情境教学法:创设真实历史情境,增强学生的历史感悟和理想信念。例如,讲解“伟大的改革开放”时,播放改革开放前后对比视频,展示城市、生活、经济等方面变迁,让学生感受其深远影响。同时,设计互动环节,如分组讨论生活变化、扮演关键人物模拟决策,助其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历史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

2. 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学生按兴趣或能力分组,每组研究特定党史主题,如“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人物”“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通过查阅资料、讨论分析、制作展示材料等,学生既能深入了解党史知识,又能在团队合作中学会沟通协调、分工合作及提炼共识。[2]

3. 信息技术融合法:利用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展示党史案例的视听资料,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求知欲。例如,通过虚拟现实(VR)技术,重现历史事件场景,如红军长征的艰辛历程,让学生身临其境般体会革命先烈的英勇与牺牲精神;开发在线互动平台,设置党史知识问答、模拟历史决策游戏等,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党史,增强理解记忆。

三、党史教育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实施策略

(一)加强教师培训

提高教师对党史教育的重视程度,加强党史知识和教学技能培训,确保教师能够胜任党史教育的教学任务。定期举办党史教育培训班和研讨会,邀请党史专家、学者为教师授课,提供最新党史研究成果和教学经验分享。鼓励教师参加党史教育相关的学术会议和研修活动,拓宽视野,提升专业素养。

(二)丰富教学资源

开发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如教辅资料、课件、视频等,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的素材和支持。制作党史事件的专题课件,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其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重要意义,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党史。收集相关的历史纪录片、访谈节目等视频资源,让学生在观看中感受党史的震撼和力量,以提升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三)强化实践教学

开发“社会课堂”,组织学生参观革命遗址、纪念馆,感悟红色文化,增强历史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学校可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当地革命遗址、纪念馆,讲解员引导学生了解党史事件背景、过程、意义,感受先烈精神,在教学中可结合小组讨论、心得分享,加深学生对党史的理解,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以达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四)建立评价机制

建立科学评价机制,体现教学评的一致性。客观全面评价学生学习成果,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评价机制涵盖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考试成绩、实践报告等多方面内容。设定明确评价标准与权重,确保评价公正准确。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与成长轨迹,及时发现困难并针对性辅导。此外,将评价机制与激励机制结合,激发学习积极性,提高党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效果。

四、结语

三新背景下,将党史教育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和有效的实施策略,可以充分发挥党史教育的育人功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作为教师,我们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为学生的成长成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张 利 平 . 党 史 教 育 融 入 高 中 思 想 政 治 教 学 研 究 [J]. 理 论 观察 ,2022,192(08):50-52.

[2] 王辉 , 马卫卫 . 党史教育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价值及实现 [J]. 现代教育 ,2021,718(10):36-39.

[3] 范海敏 . 党史教育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整合性建构 [J].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24,53(01):172-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