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及电气自动化控制研究
于悦
武汉通联高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武汉 430000
引言
电力领域关系着国计民生,与人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因此保障电气工程的整体成效尤为关键。纵观实际情况可以发现,在电气工程领域中,经常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使得电气工程效能下降,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就需要深入探索电气工程的特点,研究电气工程及电气自动化控制措施,切实保障电力领域持续发展进步,为社会建设做出贡献。
1、电气工程及其电气自动化控制应用
1.1 故障测试
在生产工作开展进程中,设备故障问题的出现必然会使得检修成本加剧,严重情况下还会造成安全事故问题,使得生产工作被迫停止,危及工作人员的安全和企业经济效益。因此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就需要发挥出电气工程及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作用,借助先进高效的自动化控制技术,达成对电气设备的实时性监测与故障诊断处理 [1]。在实际应用中,自动化系统可以迅速、全面地收集设备运行资料,如电压、温度等参数信息,并将其和预期设定好的正常数值之间进行比对,如若发现异常,那么系统将会第一时间发出警示提醒,并精准确定故障点,这样一来不但有效缩减了故障排查所需要的时间,还提升了维护成效。如在大规模工厂的电气设备中,自动化孔子豪系统可以在设备产生细小故障问题时立刻检测发现,规避故障蔓延造成生产中断。并且故障测试的信息资料还可以为设备后续的维护升级提供有效依据,促使电气工程系统更加稳定、安全。
1.2 远程操作
在新时代环境中,部分企业致力于达成完备、高效的自动化技术生产和远距离操作模式。这一切都需要远程控制系统的辅助和支持。经由先进高效的网络通信技术和自动化控制系统,工作人员不需要去往工作场地,就可以对处于远距离的电气设备展开实时性监控和精准控制。不论是调整变电站的运转数据,亦或是启动、停止工厂的自动化生产线,都可以借助远程终端进行处理 [2]。这样一种远距离操作模式大幅强化了工作成效,降低人力所需要的成本,尤其是在一部分环境恶劣或者存在安全风险隐患的环境中,如高压变电站、偏远区域风力发电场等,远程操作有效保护了工作人员的安全。与此同时,远程操作还可以促使跨地区的协同工作成为可能,专业人员可以远距离指导现场工作人员进行设备调试或者故障问题处理,提高了整个电气系统的运转成效与管理水平。
1.3 电力调度
在现阶段社会环境之中,电力项目已经成为了不可缺少的重要能源基础设施之一,也是近几年以来发展速率最快的行业之一。电力系统是否稳定,对电力领域的发展尤为关键,其不但与人们的正常生活息息相关,还与国民经济增长与行业扩张密切相连。如若电气工程产生故障与异常问题,将有可能造成电气工程超负荷运行,最终降低整个电网运行稳定性 [3]。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就需要通过电力调度来改善,自动化控制系统借助安装在电网中各个位置的传感器和监控设施,实时性收集各个发电厂、变电站和输配电线路的运转信息,如电压、频率等,这些海量信息可以被快速传输到调度中心,自动化系统结合先进、有效的计算方法,对电网运行情况进行实时性分析、评估并预测,调度人员只需要根据自动化系统所提供的数据资料和决策建议,即可更加科学、高效地指挥发电厂出力方式,优化电力潮流的分布格局,达成负荷科学分配的目标。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如设备故障或者负荷突变,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迅速响应,自动执行设计好的预案或者辅助调度人员展开紧急操作,隔绝故障区域,恢复供电,最大程度降低停电带来的影响,保障整个电力系统稳定与供电质量 [4]。
2、电气工程及电气自动化优化措施
2.1 强化电气自动化技术研发力度
现阶段,在工业 4.0 以及智能制造的深入发展背景下,对电气自动化的要求越发严苛,必须强化研发投入力度,这样才可以保障其符合时代要求。一来,应该聚焦于核心技术的突破创新,如人工智能算法在自控系统中的应用,借助深度学习提高设备的自主决策以及故障问题预测成效,达成更加智能的运行管理目标。二来,应该关注对硬件技术的创新发展,研究出性能更优、更加稳定的传感器、控制器,切实提升系统的响应速率和精密性。与此同时,应该强化产学研合作,有机整合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资源,形成三方合力,提高研发水平。积极鼓励技术人员持续探索新技术、新工艺,促进电气自动化技术向着更加安全、清洁、环保的方向前进,为电气工程不断发展灌注新活力,实现其可以更有效地适应未来复杂、多变的应用场景。
2.2 提高电气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质量管理贯穿在整个电气项目的始末,从设计规划、施工至调试运行,每一个阶段都尤为关键,在设计环节,需要强化设计审核强度,保障设计方案不但符合功能方面的需求,还满足安全规程,并兼顾经济性以及可维护性。在施工建设阶段,应该严控材料的质量,选择满足标准的电气设备与材料,做好有效的技术工艺管理,规范操作流程,降低人为失误影响。除此以外,还应该构建完备的质量监督机制,对整个施工过程做好全过程监督管控,第一时间发现并改正其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在调试运行环节,应该进行全方位性能测试,保障系统处于稳定、可靠的状态。经由提升质量管理成效,可以降低电气工程中故障与隐患出现率,加长设备应用寿命,提升系统可靠性,为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稳定运行奠定基础。
2.3 提高电气自动化集成水平
在新时代环境中,电气自动化系统不再是处于独立状态的设备,而是需要进行跨系统、跨设备的深度集成发展。这就需要在系统设计环节就全方位考量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接口标准以及信息交互需求,应用统一亦或是兼容的通信协议,如 ETHERCAT 等,达成各个设备之间的无缝连接以及信息共享。经由创设统一化的企业级数据平台,将 PLC、MES 等系统之间相互关联起来,打破信息孤岛,切实实现生产信息的实时性收集、分析和可视化目标。这样一种集成方式不但可以提升生产进程中的可控性,还可以对资源配置方式进行优化,提高整体运行成效。如设备状态信息可以实时反馈至维护系统,达成预测性维护。生产指示命令可以自动下发至各个控制单元,避免人工干预。经由提升电气自动化集成水平,可以有效提高电气工程系统的协同效率和智能化水平,为企业带来更大的价值。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发展速率持续加快的背景下,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我国改革发展之路上展现出了越来越关键的影响,为了顺应这一趋势,就需要进行自动化控制,引进更加先进高效的自动化控制手段,提高控制有效性,为电力领域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肖迁 , 贾宏杰 , 余晓丹 , 等 . 电气工程专业双创人才 CDCA 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1-5[2025-06-06].
[2] 张倩 , 王凯 . 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故障中的诊断与对策研究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电子版 ),2025,(14):4-6.
[3] 郭金亮 .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化工机械中的应用——评《石油化工装置电气工程设计》[J]. 化学工程 ,2025,53(05):108.
[4] 潘一帆 , 韩一鸣 . 浅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J].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2025,(14):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