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单元主题语境下的深度阅读教学实践与实施
张丹
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第四中学 051134
引言
英语阅读课堂中,一个常见却令人忧心的现象是:学生能复述情节或找出细节,却难以触及文本的灵魂——其深层含义、情感脉络与文化底蕴。这种“读而不思”的困境,很大程度上源于教学与文本内在主题语境的割裂。单元主题并非简单的标签,而是蕴含丰富人文价值与认知挑战的意义网络,为深度阅读提供了天然的锚点与驱动力。如何依托这一语境,引导学生穿透文字表层,进行有深度、有温度的阅读探索,实现语言习得与思维发展的双重飞跃,已成为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命题。本文旨在探讨切实可行的教学实践策略。
一、当前单元阅读教学的深层困境
当前高中英语单元教学存在明显的主题语境实施问题。教师往往将单元拆解为独立课文的语言点教学,过度关注词汇背诵和语法练习。例如在处理课文时,更多时间被分配给单词释义、句型分析和细节理解题训练,而单元首页标注的主题目标很少在后续教学中得到延续。这种教学方式导致三个具体问题:一是学生对单元内容的理解碎片化,能记住个别语言知识但难以把握整体主题;二是不同课文之间的内在联系被割裂,教材编者设计的主题演进线索未被有效利用;三是教学停留在语言技能训练层面,文本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思维价值没有得到充分挖掘。最根本的矛盾在于,单元作为意义整体的设计初衷与实际教学的分解操作之间存在落差。当主题仅作为导入环节的引子,而非贯穿整个单元学习的逻辑主线时,单元教学就丧失了其最核心的育人功能。
二、主题语境引领深度阅读的核心策略
(一)主题聚焦,目标深植
在单元教学开始时,教师需要准确理解并提炼出单元的核心主题意义。这个主题意义不是简单的单元标题,而是能够贯穿整个单元学习的人文价值观念或认知挑战。以人教版 Morals and Virtues 为例,其核心主题应是道德抉择中体现的个人价值与社会责任,而非泛泛的美德讨论。确定主题后,所有教学活动设计都要服务于这个主题的探究。教学目标除了语言知识外,必须明确包含思维能力目标。例如在阅读林巧稚传记时,可以设定三个层次的目标:理解传记基本事实(语言目标),分析主人公面临的关键抉择(分析能力),评价其选择对当代医者的启示(评价能力)。这样的目标设计能确保教学始终围绕主题展开,避免偏离到单纯的语言训练。教师可以通过主题研讨会的形式,在备课阶段深入研读单元所有文本,提炼出最能代表单元核心思想的关键问题和概念。
(二)资源整合,语境丰盈
单元教学需要突破单篇课文的限制,建立文本之间的有机联系。教师应当把单元内的主课文、副文本、练习材料等视为一个整体,同时适当补充课外资源。以 Languages Around the World 为例,可以将主课文(汉字发展史)、副文本(英语全球化)、练习文(濒危语言)进行主题关联,形成语言生命力的探究主线。补充资源的选择要注重质量而非数量,优先考虑与主题高度契合的材料。比如在教授文化遗产单元时,可以引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相关报告、当地非遗保护案例等现实材料。这些资源应当提供不同的视角和维度,帮助学生从多角度理解主题。资源整合的关键在于建立明确的逻辑关系。教师可以设计主题概念图,清晰地展示各类资源如何共同支撑主题探究。
(三)问题驱动,思维进阶
高质量的问题设计是推动深度阅读的核心手段。问题设置要遵循认知发展的规律,从具体到抽象,从事实到观点。以 Cultural Heritage 为例,可以设计如下问题序列:莫高窟面临哪些具体威胁(事实梳理) $$ 这些威胁反映了怎样的保护困境(原因分析) $$ 比较中外文化遗产保护方式的异同(对比分析) $$ 针对当地某处遗产设计保护方案(迁移应用)。问题的开放性程度需要精心把握。既要有能够导向明确答案的基础性问题,也要有鼓励多元解读的开放性问题。特别是在高阶思维问题的设计上,要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文本依据进行回答,避免脱离语境的空泛讨论。实施过程中,可以采用问题银行的形式,根据学生实际反应灵活调整问题难度。同时要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鼓励他们回归文本寻找证据,培养基于文本的批判性思维习惯。
(四)深度对话,意义协商
主题意义的最终达成依赖于师生、生生之间的深度对话。这种对话不是简单的意见交换,而是基于文本证据的意义协商过程。在Diverse Cultures 的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就文化融合与文化保护的辩证关系展开讨论,要求每位参与者都必须引用课文或补充材料中的具体内容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对话形式可以多样化,包括但不限于圆桌讨论、辩论赛、角色扮演等。关键是要建立明确的对话规则:尊重文本证据、倾听不同观点、建设性质疑等。教师在其中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适时介入以保证讨论不偏离主题,同时又要避免过度干预学生的独立思考。为了提升对话质量,可以提前布置准备任务,让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并形成书面观点。讨论后应当有总结反思环节,帮助学生梳理讨论中产生的洞见,并将其系统化为对主题的深入理解。
三、结语
依托单元主题语境开展深度阅读教学,是将语言学习引向意义建构与思维深化的有效途径。它要求教师转变角色,从知识传授者变为意义探究的引导者和资源的设计者。当课堂真正围绕核心主题展开多维度、深层次的文本探索与思想交锋时,学生收获的将不仅是语言能力的提升,更是批判性思维、文化理解力和人文素养的实质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静芳 . 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英语拓展阅读教学评析 [J]. 江苏教育 ,2024(15).
[2] 舒爽 . 单元主题意义探究的高中英语拓展性阅读板块教学 [J]. 中小学班主任 ,2024(18).
[3] 夏春来 . 单元整体教学引领下的拓展性阅读教学模式探究 [J]. 教育视界 ,20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