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从代工到智造:消费电子代工厂产业升级的转型密码

作者

王瑞利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省潍坊市 261000

一、消费电子行业基本情况介绍:

消费电子行业作为电子产业的重要分支,与大众生活紧密相连,产品覆盖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家居产品以及各类数码配件等。近年来,行业发展态势呈现出低迷状态,消费电子行业的低迷状态对整体经济也产生了影响。首先,行业的下滑直接导致了相关产业链上的企业陷入困境,从而影响了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其次,消费电子行业的低迷状态抑制了消费者的购买力,对整体消费市场产生了负面影响。此外,行业的低迷状态也抑制了企业的投资热情,对经济的长期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二、行业当前面临的核心挑战:

消费电子行业周期性低迷对从业企业的经营形成多维压力,主要体现在:

1. 市场需求萎缩:消费类电子市场持续低迷,致使市场需求锐减,众多企业的产品销量大受影响。例如消费电子领域的重要参与者 I 公司,业务广泛覆盖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无线耳机等多个产品品类,且深度绑定苹果等头部客户。近年来,全球消费电子市场需求增长乏力,以智能手机为例,消费者更换新机的周期明显拉长。市场研究机构 Counterpoint Research 数据显示,2024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持续下滑。受此影响,I 公司来自智能手机相关零部件及组装业务的订单量减少,营收增长面临较大压力。

2. 技术创新压力:当前科技发展迅速,企业需持续投入大量研发才能保持行业的先进性,但在低迷市场中,新技术研发及快速迭代、新产品的市场接受度和回报率不确定加强,增加了研发投入风险。在低迷时期,企业既要突破技术瓶颈,又要应对市场需求变化,创新难度进一步加大。

3. 竞争加剧:消费电子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市场上的品牌和产品种类繁多,使得消费者在选择时无从下手。各品牌为了争夺市场份额,纷纷采取降价策略,甚至推出了零首付、分期付款等促销方式。然而,这些促销方式并未带来显著的销售增长,反而增加了企业的运营压力。

4. 供应链风险:原材料供应不稳定,消费类电子行业的原材料供应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在低迷时期,原材料供应商可能减少生产或提高价格,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和成本控制;同时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使企业难以准确预测订单量,生产计划频繁调整,导致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

5. 盈利水平下降:市场竞争激烈和价格下降,使企业产品毛利率降低导致企业净利润减少,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

三、企业在产业升级方面核心举措

1.技术研发升级:加大基础研究投入,鉴于技术创新压力,企业深刻认识到掌握核心技术是立足之本。企业持续增加对无线通信、大数据、光学、无线通信等消费电子基础技术领域的研发资金,在核心基础技术层面保持绝对优势,同时为满足消费者日益多元且复杂的需求,企业积极探索跨领域技术融合路径。重点投入及布局像人工智能或者XR 产品线前沿技术,如AI 大模型,生物识别、高精度传感等技术,提升技术研发的门槛,保持在前沿新技术的领跑者。

2. 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布局高端产品,面对市场需求萎缩与激烈竞争,企业要减少低端产品的同质化竞争,转而聚焦高端市场。加大对高端 VR/AR 设备、智能穿戴旗舰产品等的研发与生产,这些产品凭借更先进的技术、更精湛的工艺以及卓越的性能,不仅能提升品牌形象,还能获取更高的利润空间,满足追求品质与前沿体验的消费者需求。挖掘尚未充分开发的细分市场潜力,针对特定消费群体或使用场景定制产品。例如,面向运动爱好者推出专业运动监测智能穿戴设备,配备精准的运动数据追踪、运动指导等功能;

3. 供应链管理升级:针对原材料供应不稳定问题,企业积极拓宽原材料供应商渠道,不再过度依赖单一供应商。与全球各地优质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确保关键原材料如芯片、显示屏等在不同市场环境下都有稳定供应源,降低因供应商减产、提价等带来的风险。同时企业可以考虑从供应链数字化角度进行优化升级,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预测市场需求,优化生产计划安排,实时调整库存水平,提高供应链整体的响应速度与运营效率,减少因需求不确定性导致的成本增加。

4. 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升级:产业升级需要多领域知识融合,企业大力引进既懂技术研发又熟悉市场运营、具备跨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人才引进势必带来不同文化的冲撞,公司会大力宣传及普及公司文化导向,对现有员工开展持续培训,提升员工整体素质,确保企业团队能够适应产业升级带来的业务变革,保障升级过程顺利推进。

四、企业如何实施产业升级

1、明确产业升级战略方向,深度市场调研,企业应组建专业调研团队,深入分析消费电子市场趋势、消费者需求变化、竞争对手动态以及技术发展前沿。通过问卷调查、焦点小组访谈、实地考察等方式,收集一手数据,精准把握市场痛点与潜在需求,为战略制定提供依据。选取国内外同行业领先企业作为标杆,研究其产业升级历程、成功经验与关键策略。分析如苹果、三星等在产品创新、品牌塑造、供应链管理方面的卓越做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差异化的升级路径。若自身在 VR 领域具备一定基础,可借鉴 Meta 在 VR 内容生态建设方面的经验,加强自身内容平台搭建,提升用户粘性。

2、优化内部组织架构与流程,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产业升级涉及技术研发、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等多个环节,企业需打破部门壁垒,成立跨部门项目小组。如针对一款新型智能穿戴产品的研发,由研发人员、设计师、工程师、营销人员共同组成项目组,从产品概念提出到上市推广全程协同,确保产品既能满足技术先进性要求,又契合市场需求,缩短产品上市周期;对现有生产、运营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去除冗余环节,引入精益生产理念。采用六西格玛方法优化质量管控流程,降低次品率;在生产环节推广自动化、智能化设备,提高生产效率

3、精准资源配置:合理规划企业财务预算,在保障现金流的情况下,加大对产业升级关键领域的资金倾斜。设立专项研发基金,确保技术研发投入逐年递增;预留资金用于引进高端设备、人才招募与培养等。可以通过股权融资、银行贷款、政府产业扶持资金等多渠道筹集资金,为升级提供雄厚资金后盾。根据产业升级需求,调整人才结构。一方面,加大外部人才引进力度,通过校园招聘、猎头推荐等方式吸引高端技术、管理、营销人才;另一方面,重视内部员工潜力挖掘,为员工制定个性化职业发展规划,通过轮岗、培训等方式,将员工培养成适应升级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4、强化技术研发与创新驱动,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建研发实验室、技术转移中心等平台。借助高校科研力量攻克技术难题,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例如跟大学的合作 AI 项目等。在大力创新的同时,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及时申请专利、商标、软件著作权等,构建企业知识产权壁垒。如企业1 万 + 的专利,建立行业近耳声学标准等

5. 构建稳健供应链生态,引入外部的合作下,建立科学的供应商评估体系,从产品质量、交货期、价格、研发能力等多维度对供应商进行定期评估,将供应商分为战略、核心、一般等不同级别。对战略供应商给予长期合作承诺、优先采购等优惠政策,共同研发新产品、应对市场波动;对一般供应商加强管控,确保供应稳定性与性价比。建立了应急风险供应体系,主要是考虑到原材料市场的不确定性,企业应建立应急供应预案,尤其是关注被制裁的物料情况,建立管控物料的管理预警办法。

五、总结:在周期震荡与转型剧痛中寻找破局点

企业的产业升级绝非一场温和的“改良运动”,作为全球消费电子产业链的CM 代工厂,其命运深度绑定行业周期波动 —— 当 VR/AR 出货量同比暴跌阴影尚未消散时,曾以代工模式崛起的巨头企业,正被迫在“低端产能出清”与“高端技术攻坚”的撕裂感中重构商业逻辑。其转型的核心矛盾在于:一方面要挣脱对单一客户的依附性,另一方面又需在技术壁垒极高的新赛道建立话语权。企业若无法从“制造服务商”升级为“技术定义者”,终将陷入“为他人做嫁衣”的利润困局。即便通过高投入研发费用、超万级的专利布局,技术能力得到彰显,但 AI 大模型等前沿领域的商业化周期漫长,短期内“流血投入”的现状依旧存在。

然而,企业的破局机会亦隐藏在危机之中:公司内部推动跨部门协同变革、自动化产线改造带来的效率提升,已展现出传统制造企业少有的敏捷性 ;而与高校共建实验室、主导行业标准的策略,正在将技术积累转化为规则话语权。未来 3-5 年能够实现从“代工思维”到“生态思维”的跃迁,那么针对制造性企业或将证明:在消费电子的废墟上,仍能生长出技术驱动的新物种。

参考文献:

[1] 李新功,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演变 [M]. 中国经济出版社,2018.

[2] 赵振华,东北振兴要坚持产业升级方向不动摇 [J].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2023.

[3] 创新驱动需求复苏 业绩与估值有望修复——消费电子行业专题报告国开证券,2024

[4] 周期复苏,否极泰来——电子行业2023 年策略报告 华鑫证券,2023

[5] 电子行业:PC 助力端侧AI 规模化拓展,算力、存储、能耗升级显著. 中银证券 . 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