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CSMS 视域下的课堂调控优化

作者

龙婷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尚雅学校 529199

关键词:课堂数字化评价;语文学科教学;AI 技术;大数据分析;教学实践

一、引言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教育领域正经历着深刻变革。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大数据时代的全面到来,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已难以满足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求。语文学科作为基础教育的核心学科,承担着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使命。其意义不仅在于推动语文教学评价的科学化、精准化,更在于通过数字化手段促进教学模式创新,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助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二、AI 融入语文课堂教学与大数据分析的现状

(一)AI 融入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AI 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逐渐增多。智能教学辅助工具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生成丰富的教学资源,如多媒体课件、拓展阅读材料等,为教师备课提供便利。于课堂之上,智能语音识别技术化身为精准的语音导师,即时剖析学生的朗读风貌,从发音的精准到语调的抑扬顿挫,皆给予细致入微的反馈。同时,AI 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也存在一些问题。部分教师对 AI 技术的应用仅停留在表面,未能充分发挥其优势;AI 技术与语文教学内容的深度融合还不够,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情感体验等方面的作用尚未完全显现。

(二)大数据分析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大数据分析在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中已得到一定应用。通过采集学生课堂发言次数、作业完成情况、测试成绩等数据,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分析。然而,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大数据分析亦面临挑战。很多时候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数据,而忽视了学生的课堂行为数据、情感态度数据等;数据分析结果的运用不充分,未能转化为推动教学改进的具体举措,从而制约了大数据分析在语文教学评价中的效能发挥。

三、课堂数字化评价促进语文教学的实践路径

(一)构建科学的数字化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科学的数字化评价指标体系是实现课堂数字化评价的基石,更是推动语文学科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所在。语文教学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这就要求评价指标体系必须紧密贴合学科特点,大数据分析算法通过知识点覆盖率、知识图谱辐射面以及课堂信息量等量化标准,对教学目标的设定与落实情况进行精准评估。课堂艺术指标则关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专业素养展现,从教学语言、体态、情感等方面进行考量,借助教师情感饱满度、积极话语频次等数据,确保教师在课堂上既能保持职业风范,又能以富有感染力的教学风格吸引学生。

(二)利用AI 技术优化语文教学过程

AI 技术凭借其卓越的数据处理能力和智能分析优势,得以深度融入语文教学的各个层面,为教学流程带来全面而深刻的优化与创新。备课之际,AI 智能备课系统化身教师的得力伙伴。它能够依据课程标准、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学情数据,如学生过往的学习成绩、知识掌握薄弱点等,在海量的教学资源库中筛选并推荐适配的教学资源,包括优质的多媒体课件、丰富的拓展阅读材料、生动的教学视频等。

(三)基于大数据分析进行教学反思与改进

大数据分析以其强大的数据整合与深度挖掘能力,为教师的教学反思与改进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与科学依据,成为推动语文教学质量持续提升的重要动力。课堂教学过程中会产生海量的数据,这些数据蕴含着丰富的教学信息。

通过全面采集和深入分析教育大数据,教师能够更清晰、客观地认识到自己教学行为的优势与不足,从而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教育质量的提升。

四、课堂数字化评价促进语文教学的实践案例分析

(一)《鸟的天堂》教学案例分析

在《鸟的天堂》教学中,运用课堂数字化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估。从教师主导维度来看,目标定位和课堂艺术均获得满分 10.0 分,说明教师在把握教学目标和展现教学艺术方面表现出色。课堂调控得分仅为 7.7 分,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教师在正面回应学生的频率以及讲授与提问的集中度上尚有欠缺,这使得课堂节奏未能充分贴合学生的学习节奏和需求。在学生主体方面,整体发展和学习体验得分较高,分别为 12.6 分和 10.0 分,但合作交流得分 8.8 分,这揭示了师生间及学生间的互动在深度和效率方面仍有待增强。

(二)《童年的水墨画》教学案例分析

《童年的水墨画》教学案例的数字化评价结果显示,教师主导维度中目标定位和课堂艺术同样表现优异,均为 10.0 分。课堂调控得分为 8.1 分,相较于《鸟的天堂》一课有所进步,但仍存在继续提升的空间。思维激发得分10.1 分,说明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学生主体维度,整体发展得分12.5 分,学习体验满分10.0 分,但合作交流得分 8.2 分,有待加强。

五、结论

课堂数字化评价对语文教学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通过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 AI 技术和大数据分析,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语文教学过程,为教师提供精准的教学反馈。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拓展数据采集的范围和深度,探索更有效的数据采集方法。应着力推进 AI 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研究,旨在开发出更加贴合教学需求的 AI 工具及多样化的应用场景。还可以开展更多的实践研究,验证和完善课堂数字化评价体系,为语文教学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张金运, 彭召婷. 数字化赋能语文深度教学:价值阐释与实施路径[J].林区教学 ,2025, 第 5 期:97-102

[2] 付玲 . 数字化小学语文课堂的实践与探索 [J]. 科学咨询 ,2025, 第 8期:19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