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三全育人”背景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思政建设探究

作者

谭敏

太原工业学院 030008

“三全育人” 是新时代高校教育的重要理念, 强调全员育人、 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 这一理念的提出, 旨在构建全体教职员工、 整个教育过程以及各类教育资源共同参与的育人体系, 推动学生德、 智、 体、美、 劳的全面发展 [1]。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知识体系严谨,理论结构抽象,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实际应用性,并与其他学科广泛交叉融合。近几年来,许多学者针对自身课程建设情况,给出了一些相关成果。其中包括通过建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将课程思政元素与数学课程内容相关联 [3] ;指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对认识世界、训练科学思维和促进完美人格的养成 [4] ;利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金课”建设,从教学模式、教学案例、教学评价等方面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5]。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团队在长期教学实践中,针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内容特点,基于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理念,课前规划蕴含思政内容的教学大纲、课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教学案例设计、课后拓展育人渠道。课堂内外、线上线下充分调动课程教师、学生以及教务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调查研究、说课研讨、教学竞赛以及与党支部政治学习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强化授课教师课程思政责任与意识。基于授课对象课程思政学情的统计分析,不断丰富课程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

1. 课程思政现状与学情分析

大学数学课程有其自身特点,从知识体系、课程性质、师资情况以及选课学生等多个角度,深入分析开展课程思政的有利条件和不足,从而促进思政教育的有效开展。面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授课对象,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洞察来自不同学院不同专业学生课程思政教育现状与需求。

首先在学生对于课程思政的认知方面,图1表明超过一半的同学认为有必要开展课程思政也有不少同学认为没有必要。这意味着部分学生可能不太了解课程思政所涉及的相关范畴。由此提醒要深入研究课程思政融入方式,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让学生多维度感受到课程思政给自己带来的积极影响,并真正有所收获。

图2反映了学生认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中思政内容应该占教学时长的比例,绝大多数学生觉得占比应在 10% 以下,极少部分人认为应在 30% 以上。由此可见,学生希望教学中仍然要将课程的重点聚焦于学科知识内容本身,在不影响专业知识传授质量的同时适当穿插少量思政内容。

调查学生对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中讲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业素养、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学科发展史的态度,由图3发现:其中 251 名学生认为应该在课程中讲授学科发展史,另外 216 名学生认为应该在课程中讲授职业素养。由此可见,学生更希望课堂聚焦于与学科以及专业相关的内容,对专业知识背景的深入挖掘有更多的追求。

图1课程有无必要开展课程思政

图2课程中思政内容应该占教学时长的比例

图3课程教学中是否有必要讲授相关内容

以上调查分析为有针对性开展课程思政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帮助授课教师进一步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要求、内容以及相关重难点,并对后续教学反思提供相关依据,有效推动教学改革的持续改进

2 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设计

例 [7] 桌面上划有一族等距平行线,每相邻两条线之间的距离为d 。今将一根长为l (

解 以 x 表示针的中点 σo 到最近的一条平行线的距离, θ 表示针与平行线的夹角.该随机试验的样本空间

Ω={(x,θ)|0≤x

所求事件“针与其中一条平行线相交”可表示为事件

由几何概率计算方法,可得所求概率为

通过本案例的讲解,一方面向学生传播数学史和数学文化,南宋数学家祖冲之计算圆周率 π 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领先当时世界将近 1000 年。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另一方面通过了解计算圆周率 π 的各种方法,尤其是用概率方法来估算圆周率,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面对同样的问题,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可能有不同的解决办法,学科知识之间达到融会贯通,由此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 结论

本文主要阐述通过一系列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举措,包括上述利用调查研究的方法,获取课程思政建设核心关键要素,以及建立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库,力争做到课程思政元素与概率统计知识深度融合,并在每位授课教师的每堂课上全覆盖,而且能达到资源共享和示范推广的作用。思政教育不局限于课堂教学,还可匹配课下的学习内容以及与学生相关的实践创新活动。注重在课程教学中加强融入数学建模思想,教学团队教师积极引导和指导非数学类本科生参加各类数学建模比赛,培养他们利用概率统计知识、结合专业背景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相应的团队沟通协作能力。带领学生开展各类创新训练实践项目,收集整理国内外概率统计学家的历史资料,探寻概率统计的前世今生与发展历程;收集与概率统计知识相关的经典试验和举例,阐述随机现象背后的基本原理。通过以上种种举措做到思政教育课上课下无缝衔接,也让学生真正做到学思践悟有成效,达到课程预期思政育人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2020-05-28)[2022-11-25].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2] 高宁,王喜忠.全面把握《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理论性、整体性和系统性 [J].中国大学教学,2020(9):17-22.

[3] 陈航.数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J].中国大学教学,2020(11):44-49.

[4] 高彦伟.数学“课程思 政”的源与行——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为例[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49(4):111-118.

[5] 陈学慧,李娜,赵鲁涛.将思政元素融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金课”建设与实践 [J].大学数学,2021,37(3):30-35

[6] 张丹达,包经俊,李建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中新冠战役思政元素的探索 [J].大学数学,2022,38(2):45-50.

[7] 同济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工程数学———概率统计简明教程 [M].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