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新教材下的高中物理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构建路径

作者

厉杰

浙江省东阳市第二高级中学 322100 浙江省东阳市第二高级中学 322100

引言:

最新版高中物理教材以单元为基础,整合主题相同、内容相似的物理知识与方法,围绕真实情境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重要目标。基于新教材变化,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突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了解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基于学生学习水平制定教学方法,评估教学有效性,依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活动。落实以学定教、以评促学,突出评价在教学中的作用。

一、制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评核心

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理念重新定义教学、学习和评价三者关系,在高度一致的教学目标驱动下因材施教,以评促教,构建高质量课堂。在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构建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制定教学目标。高中物理新教材围绕真情境与真问题渗透理论知识与方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1]。教师基于对新教材的研读梳理教学重难点,在分析学生真实学情后精准制定教学目标,提升目标可操作性。依据教学目标,教师设计教学活动,教学策略与评价方式,在匹配学生能力的课堂上促进学生发展。

比如在人教版高中物理高二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二节《动量定理》教学中,教师分析本节主要内容为学习动量定理的定义、表达方式,探究动量定理与变力之间的关系,能够用动量定理解释生活现象,形成学科思维。通过对单元知识结构的分析,教师明确动量定理教学目标,基于学生差异性细化教学目标:(1)分析沙坑跳远、跳高铺海绵等生活现象中蕴含的物理知识,认识动量定理;(2)探究动量定理推导过程,融合牛顿运动定律等知识发展思维能力;(3)掌握实验探究动量定理方法,培养学科兴趣。

二、师生问答互动,教学实时调整

在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构建的过程中,评价发挥着诊断、反馈等作用,动态调整教学目标与教学活动,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在课堂上采用问答互动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结合学生回答做出具体评价,实时反馈学生学习效果,引导学生调整思路与方法。基于互动效果,教师评价学生学习能力,课堂生成促进学生综合学习效果提升。

比如在人教版高中物理高一必修第二册第八章第二节《重力势能》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重力势能概念、性质等基础知识。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为学生播放视频,提出问题:“鸡蛋从高空坠落,能否砸破玻璃?”在学生给出“能”或者“不能”的回答之后,教师继续引导学生给出理由,然后带着问题观看视频,分析思考物理能量与高度变化的关系。通过高空抛鸡蛋实验,教师引出重力势能概念,并且继续展示实验,调整高度变化,观察分析鸡蛋冲击力与高度的影响,围绕实验提问:“影响重力势能的还有哪些因素?”学生在实验探究以及问题驱动下深度理解重力、做功相关知识,并且自主探究测量木块

做功大小的实验,实现深度学习。

三、逆向教学设计,强化目标导向

教学评一致性高中物理课堂突出教学目标一致性,通过教学活动、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的应用提升教学精准性,提升教学质量。教师采用逆向教学原则,同目标角度出发设计教学评价内容与评价方式,将教学评价嵌入教学设计、教学活动,在评价反馈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教学指导,真正落实以生为本,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2]。

比如在人教版高中物理高一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一节《重力与弹力》教学中,教师结合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习重力的产生,重力的方向、大小;弹力的概念、方向和影响因素等知识。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检测教师设计评价方式与内容,采用随堂练习、问答互动等方式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教师在课堂上设计物理探究实验,引导学生在实验中设计、观察与分析,探究物体重心位置与重力方向,评价学生动手能力与思维能力。在对学生课堂学习情况检测后,教师分析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与学生一同寻找原因,提供指导与帮助。比如学生对重力和弹力概念混淆,教师设计生活实践类作业,让学生动手制作弹弓,并且优化方案提高弹弓有效射程。在生活实践中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素养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物理教学评一致性课堂的构建有助于。突出学生。活动主体地位,促使师生在教学互动的过程中高效完成教学目标,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基于教学评一致性原则,教师坚持以评定教、以评促学教学理念,将评价融合在教学整个环节。通过评价强化目标导向,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在面向全体学生的课堂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毕会珍 . 高中物理“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构建路径探究 [J]. 数理天地 ( 高中版 ),2025,(06):97-99.

[2] 王敬雪 . 关注“教学评一致性”, 优化高中物理课堂教学[J]. 数理天地 ( 高中版 ),2025,(02):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