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高职在线教学设计研究
李晓红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吉林长春 130000
引言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高职教育需在保障师生健康安全的前提下,确保教学活动有序开展。在线教学凭借突破时空限制、灵活便捷等优势,成为疫情期间及常态化防控下高职教学的重要补充和应急手段。因此,研究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高职在线教学设计,优化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体系,对于提升在线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高职在线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与实践结合不足
高职教育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实践教学占比高,但在线教学中存在教学内容与实践脱节的问题。部分教师将线下理论课程简单移植到线上,缺乏对实践技能内容的针对性设计,导致学生难以通过在线教学掌握实操技能。同时,由于实训设备、场地等资源无法在线共享,许多实践环节被简化或取消,影响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存在偏差。
(二)师生互动与教学参与度低
在线教学环境下,师生之间缺乏面对面的直接交流,互动方式单一,多以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收为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难以得到及时解答,容易产生学习困惑和倦怠情绪。此外,高职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相对较弱,在线教学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引导,导致学生课堂参与度低,学习效果不佳。部分课程甚至出现 “挂课不听课”“签到后离场” 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三)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当前高职在线教学评价体系存在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评价方式较为单一,多依赖线上考试、作业提交等形式,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能力发展。由于在线环境下对学生学习行为的监控难度较大,评价结果易受抄袭、作弊等因素影响,缺乏客观性和公正性。同时,评价内容未能充分体现对学生实践技能、创新能力的考核,与高职教育的评价目标不相匹配,无法有效引导学生注重技能提升。
二、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高职在线教学设计原则
(一)实用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原则
高职在线教学设计需坚持实用性与实践性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为核心。在教学内容选择上,应紧密结合行业岗位需求,筛选与实际工作相关的核心知识和技能点,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同时,充分利用虚拟仿真、在线实训平台等资源,将实践环节融入在线教学,通过模拟操作、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技能训练,弥补线下实训的不足,确保实践教学不弱化。
(二)互动性与自主性相统一原则
在线教学设计应注重增强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设计多样化的互动环节,如在线讨论、小组协作、直播答疑等,打破单向讲授的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同时,引导学生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利用在线学习平台提供的课程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教师则扮演引导者和辅助者的角色,及时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持,实现互动引导与自主学习的有机统一。
(三)过程性与多元化评价原则
在线教学评价应遵循过程性与多元化评价原则,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构建涵盖学习过程、知识掌握、技能应用等多维度的评价体系,将学生的在线签到、课堂互动、作业完成情况、实训操作表现等纳入评价范围,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跟踪和记录。同时,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结合线上测试、项目成果展示、 peer 互评等形式,提高评价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引导学生重视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三、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高职在线教学具体设计策略
(一)教学内容的模块化与情境化设计
对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拆分,将课程知识和技能分解为若干个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模块,每个模块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便于学生分阶段学习。同时,结合行业实际工作场景进行情境化设计,通过引入真实案例、工作项目等,让学生在模拟的工作情境中学习和应用知识技能。例如,在工科类课程中,可设计虚拟生产车间情境,让学生在线完成设备操作、故障排查等任务,增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和针对性。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应用
创新在线教学方法与手段,提升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采用 “直播 + 录播”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直播用于师生互动和重点内容讲解,录播课程供学生自主回看和复习。充分利用在线教学平台的功能,如弹幕提问、实时投票、共享白板等,增强课堂互动的即时性和趣味性。此外,引入翻转课堂模式,让学生课前通过观看教学视频、阅读资料完成自主学习,课堂上则聚焦问题讨论和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度和学习效率。
(三)教学支持与保障体系的完善
建立健全在线教学支持与保障体系,为在线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支撑。加强在线教学平台的建设与维护,确保平台稳定运行,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技术支持,如虚拟仿真软件、在线实训数据库等。加强教师在线教学能力培训,提升教师运用在线教学工具、设计教学活动、组织课堂互动的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在线学习体验,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设备、网络、学习方法等问题,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学习支持。
结束语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高职在线教学已成为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质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当前高职在线教学存在教学内容与实践结合不足、师生互动性差、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需要遵循实用性与实践性相结合、互动性与自主性相统一、过程性与多元化评价等原则,通过教学内容模块化与情境化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完善教学支持保障体系等策略,不断优化在线教学设计。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教学实践的深入,高职在线教学将更加适应常态化防控需求,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的深度融合,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传东, 杨军强.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建设类高职院校在线教学质量评价机制研究 [J]. 科教文汇 , 2022, (23): 16-19.
[2] 唐魏, 丁继斌. 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高职英语课程在线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J]. 职业 , 2022, (13): 88-90.
[3] 沈文骥 .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在线教学认同度研究[J].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21, 20 (05): 7-12.
作者简介:
李晓红( 1976.9-) ,女,吉林扶余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应用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