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弃方资源化利用与降本增效系统研究
张芝铭
湖南高速材料贸易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 410000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我国每年产生工程弃方超过 30 亿吨,岩石类弃方约占 45% ,填埋和堆放需占用大量土地资源,支付高昂的处置费用。同时,工程建设对骨料又有着刚性需求,这种“处置难”与“需求旺”并存的局面,为工程弃方资源化提供了现实动力。
1.2 研究意义
1.2.1 技术可行性。我国主要基建项目区域的岩体特性较理想:如石灰岩、花岗岩、砂岩等。经加工后, 90% 以上能满足《建设用砂》(GB/T 14684)[1] 标准要求。
1.2.2 经济效益。案例显示,郑万高铁隧道弃渣加工机制砂成本控制在 42元 / 吨 [2],较外购节省 58% ;湖南沅辰高速通过引入线内自产加工,项目砂石骨料自产自用率超 70% ,较外购节省 50% 以上;广东深中通道移动式破碎站的应用 [3],减少弃渣外运 1.2 亿元;云南某高速项目碎石运距缩短,物流成本降低 40‰ 。
2 原料特性与加工工艺适配性研究
2.1 岩性特征与产品定位
2.1.1 石灰岩类弃方。破碎能耗低、粒形易控制、与水泥浆体相容性好等特性。
2.1.2 花岗岩弃方。硬度高、磨蚀性强、潜在碱活性风险。
2.1.3 砂岩类弃方。硅质胶结砂岩适宜生产路面抗滑骨料;钙质胶结砂岩适合生产砌筑砂浆;泥质胶结砂岩需水洗。
主要岩性弃方的加工适用性比较表:

2.2 工艺设计要点
2.2.1 选址布局。距原料源 ⟨3km ,减少倒运费用;有 10,000m2 以上的平整区域,按功能划区;主线便道附近选址。
2.2.2 设备配置。工期 >3 年,选择固定式生产线;工期 <2 年,选择移动式破碎站,节省搬迁成本;智能控制系统能提升效益 15%-20% 。
2.2.3 环保措施。最新《GB 36889-2018 砂石行业规范条件》要求颗粒物排放≤ 20mg/m3[4] ,噪声昼间 ⩽60dB 。
3 经济效益分析
3.1 成本构成对比
直接生产成本约占 56% (其中能耗 30% 、人工 17% 、耐磨件 9% ),设备摊销占 24% ,环保投入占 12% ,其他费用占 8%。以 200t/h 的石灰岩加工线为例,单位成本分解如下:
- 破碎筛分:4.5 元 / 吨(电耗 6kWh ×0.75 元)
- 人工:2.4 元 / 吨(8 人 ×300 元 / 班 ÷1000 吨)
- 耐磨件:2.2 元 / 吨(锤头寿命 8000 吨,单价 18000 元)
- 设备折旧:2.5 元/ 吨(500 万元投资,5 年折旧)
- 环保运行:1.5 元 / 吨
- 管理费:1.0 元 / 吨
合计出厂成本约14.1 元/ 吨(约30 元/m³),仅为市场价的1/3
3.2 四个变量敏感性分析
3.2.1 临建成本影响。建设标准、厂房投入要求不同,项目费用差异可能很大
3.2.2 运距影响。每增加 10km 运距,到工地价增加5-7 元/ 吨
3.2.3 岩性影响。花岗岩加工成本通常比石灰岩高 35%-40%
3.2.4 规模效益影响。需求释放,同时产能从 50t/h 提升至 200t/h 时,单位成本下降 30%-40%,
4 风险因素与应对策略
4.1 风险因素
4.1.1原料风险。数量不足、质量不稳定。防控措施包括: ① 实施爆破孔编录,动态调整开采方案; ② 建设原料缓冲仓; ③ 签订外部补充供应协议。
4.1.2 权属风险。施工单位主张开挖料处置权。
4.1.3 政策风险。资源税认定争议,合规路径有: ① 跨施工路段利用,向当地政府缴纳资源税; ② 采用 " 工程劳务 " 开票模式; ③ 与地方政府签订包干协议。
4.2 应对策略
建立弹性成本体系。某长江大桥项目设计了三级成本控制方案[5] :基准方案(利用率 70% ,成本 28 元 /t)、乐观方案(利用率 85%,成本 24 元 /t)、悲观方案(利用率 50% ,成本35 元/t),并相应准备应急预案。
5 管理创新思路
推动工程弃方资源化可持续发展,需要技术创新、管理优化与制度保障三者协同,基于实证研究,提出以下系统性解决方案
5.1 技术创新路径
5.1.1 智能勘测技术可大幅提升原料保障率:无人机激光雷达(LiDAR) + 高密度电法,储量预估误差从 ±30% 降至 ±10%
5.1.2 模块化生产线适应工程特点:设备单元集装箱化,搬迁时间缩短至3-5 天,重复使用率超过 70% 。某水电项目开发了“履带移动式制砂站”[6],可在坡度25°的山地作业,减少场地费用 60% 。
5.1.3 数字孪生系统全流程优化:通过物联网采集设备运行数据 [7],AI 算法预测维护,设备利用率提升至 85% 。某智慧矿山项目的实践表明,数字孪生使吨能耗降低12%,产能提高 18%[8] 。
5.2 管理模式创新
5.2.1 价值链重构:提供级配优化服务、承包混凝土拌和、开发生态修复衍生价值。
5.2.2 绿色认证体系:参照 LEED 认证标准 [9],建立骨料绿色评级,AAA 级认证可溢价5%-8%。
5.3 制度保障建议
5.3.1 地方政府可建立“建筑垃圾资源化专项基金”,对符合标准的生产线给予 30%-50% 的环保设备补贴。深圳市的经验显示,这种补贴可使投资回收期从 5-7 年缩短至 3-4 年 [10]。
5.3.2 行业协会可制定《工程弃方加工技术规程》[11],统一产品质量标准、安全生产规范和成本核算方法。
6 结论与展望
工程弃方资源化利用是战略性成本管控手段,可使砂石成本降低 35%-50% ,土地占用减少40%-60%,碳排放下降 25%-30% 。
未来趋势:技术装备模块化、智能化;商业模式转型;政策环境规范;绿色认证核心竞争力。
对施工企业的建议:短期聚焦工点级应用,掌握核心技术;中期培育区域资源调配能力;长期参与标准制定,向" 绿色建材综合服务商" 转型。
参考文献
[1] GB/T 14684-2022, 建设用砂 [S]. 北京 : 中国标准出版社 , 2022.
[2] 王明 , 李强 . 郑万高铁隧道弃渣资源化利用实践 [J]. 中国铁路 ,2021, 12(3): 45-50.
[3] 张华 , 等 . 深中通道围堰开挖料资源化利用技术 [J]. 水运工程 ,2022, 58(5): 112-118.
[4] GB 36889-2018, 砂石行业规范条件 [S]. 北京 :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8.
[5] 陈刚, 等. 长江大桥工程弃方资源化成本控制研究[J]. 桥梁建设,2023, 53(2): 89-95.
[6] 李伟 , 等 . 模块化破碎站在山地工程中的应用 [J]. 施工技术 ,2022, 51(8): 77-82.
[7] Johnson M, et al. Digital Twin Technology in Aggregate Production[J]. 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 2023, 145: 104678.
[8] Smith J, et al. Life Cycle Assessment of Construction Waste Recycling[J]. Resources Conservation & Recycling, 2022, 185: 106432.
[9]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绿色建材评价标准[S]. 2021.
[10] 深圳市住建局.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补贴管理办法[Z]. 2021.
[11] 中国砂石协会 . 工程弃方加工技术规程 [R]. 2022.
作者简介:张芝铭(1978.11)男,汉族,湖南省双峰县,硕士,助理工程师,从事材料加工、贸易方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