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视角下工程建设项目审计分析
杜琳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销售分公司 上海 200122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行业领域现代化转型的持续深入,当前工程建设项目的数量与规模持续增长,尤其是部分资产规模大、投资成本高、使用时间长的工程建设项目,更是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但在工程建设项目中,虽然可通过审计工作为资金应用、项目质量和风险控制提供保障,但随着工程建设项目复杂性的提升,使得审计工作在制度体系、业务融合、人员素质等方面面临诸多挑战。对此,本研究从内部控制的视角出发,对工程建设项目审计工作展开深入研究。
一、工程建设项目审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结合工程建设项目审计工作实践来看,发现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行业内的广泛认可,但在操作过程中仍面临诸多问题。第一,审计体系不够完善。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具有显著的系统性特征,需完成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结算与决算等诸多环节。但在工程建设项目审计中,发现其中施工、监理、造价、管理、审计等环节相互脱节、各自为政,因缺乏系统完整的制度体系,容易出现随意增减建设内容,改变项目规模的情况,影响审计工作有序开展。第二,审计过程控制不足。虽然审计计划中对审计工作的时间、方法、范围等提出了明确要求,但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缺乏完善的监督检查机制,导致审计人员在工作实践中容易出现审计重点偏离、审计方法不一致等问题,不利于实现预期的审计效果。第三,审计资源配置缺失。由于工程建设项目具有显著的专业性和复杂性特征,在开展审计工作期间,缺少既懂工程又懂审计的复合型人才,部分审计机构仍采用传统依赖人工的审计方法和工具,导致工程建设项目审计工作效率较低,且容易出现各种错误[1]。
二、工程建设项目审计工作在内部控制视角下的改善措施
(一)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在基于内部控制的工程建设项目审计中,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促使项目管理效率有效提升,同时为审计工作提供可靠保障。在工程建设项目中,从项目全生命周期出发,聚焦项目从立项、招投标,到施工管理、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结合其管理要求和审计标准建立内部控制体系,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计的内部控制环境。
首先,围绕工程建设项目涉及的多方利益,在审计工作中应明确各部门与岗位在工程建设项目中的职责与权限,要求各职能部门合理分工,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责任,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加强相互之间的协同配合,并保证每一项决策与操作都能得到相应的监督与控制。比如,作为项目经理,应全面统筹管理工程建设项目的整体进度,质量部门需对项目质量控制负责,财务部门需对项目资金使用负责,审计人员则需对这些控制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以明确的权责划分为基础,不仅可以使管理决策中的漏洞有效减少,还能为审计工作提供更清晰的思路与更可靠的依据。一旦出现不配合、无法协调或者违反合同约定等情况,则可按照责任划分有序进行责任追究工作,依据制度进行处罚,减少违规现象。
其次,在项目启动阶段,综合考虑各类不利于工程建设项目顺利实施的风险要素,建立并执行风险评估机制,应用同类工程建筑项目的历史数据,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等智能算法,准确预测工程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质量风险、时间风险等。审计人员可依据风险评估结果准确把握审计风险,快速定位工程建设项目审计中的关键环节。在明确潜在风险的基础上,通过完善质量检查、进度控制、合同管理、资金审批、人员宣导等一系列控制工作,并保证资金应用合理性,增强员工合规意识与责任感。在工程建设项目的内部控制活动中,可采用自我检查与外部审计相结合的方式,快速发现问题,进行整改[2]。
最后,在工程建设项目审计中,发挥内部控制的辅助作用,提高工程建设项目的信息透明度,确保审计人员获取项目资料的准确性、完整性,进而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全面审查。在整个内部控制环境中,将审计工作与其他业务活动和项目管理分离开来,切实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避免与其他工作联系过于紧密不利于审计过程的公正性与客观性。
(二)改进内控审计措施
针对工程建设项目筹备阶段,内部控制与工程建设项目审计相脱节的问题,在基于内部控制的工程建设项目审计中,可结合工程建设项目的特点,以内部控制的整个流程为依托,扩大审计范围,创新审计方法,增强审计工作的有效性与针对性,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审计质量和效率。
受工程建设项目规模、复杂性等方面的影响,其审计环节相对较多,但在开展全过程审计工作期间,并不需要对所有控制环节进行审计。对此,审计人员需深入分析内部控制环境,检查内部工资制度设计是否合理、执行是否有效,精准锁定其中容易出现差错的环节,将其作为重点审计对象。比如,在某加油站建设项目审计中,针对施工单位工程变更洽谈、进度款以及预算、计算资料报送等环节可能出现工程量多算、费用计算不符合规定等情况,以合同签订与造价控制为该项目审计的重点,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三)集成应用信息系统
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的背景下,可将其引入工程建设项目审计中,集成项目管理系统、合同管理系统、财务系统等信息系统,搭建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便于审计人员及时获取全方位的实时信息,实现项目信息的集中管理的同时,保证项目关键数据获取的准确性和高效性,为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的审计过程提供可靠的数据信息支持。
围绕集成化的信息管理平台,在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计工作期间,审计人员可实现对项目进展、合同执行、资金流动等信息内容的实时监控,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同时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分析项目信息,挖掘数据的潜在价值,及时发现项目管理中的异常问题与潜在风险,为审计工作提供线索。比如,利用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可全面监控工程建设项目的计划推进情况,及时发现是否存在工期延误、进度滞后等情况;利用财务信息系统,可掌握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及时发现是否存在资金挪用、预算超支等情况;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自动识别与审核会计凭证、合同等资料,完成自动化的审计工作 [3]。
结论:
综上所述,面对规模庞大、内容复杂的工程建设项目,可在原有审计工作模式与组织体系的基础上,从内部控制的维度出发,以推动项目顺利进行、强化风险防范控制为关键,通过完善的制度体系、科学的审计措施、高效的信息反馈等推动审计工作创新发展。在未来,可在工程建设项目审计中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的技术手段,构建自动化、智能化的审计模式。
参考文献:
[1] 黄光亮 . 国企工程建设项目内部审计监督问题与解决措施 [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 ,2025(1):017-020.
[2] 钟音 , 李媛 , 马骏 . 国企工程建设项目内部审计监督问题及对策 [J].商业会计 ,2024(5):84-86.
[3] 王立新 . 基于内部控制的工程项目审计质量提升研究 [J]. 价值工程 ,2025,44(5):157-160.
作者简介:姓名:杜琳;性别:女;出生年月:1985 年1 月;籍贯:浙江舟山民族:汉;最高学历:硕士;目前职称:经济师;研究方向:内部控制、内部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