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政府补贴对轨道交通项目授信决策的作用

作者

朱小良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分行 广东省广州市 510000

   

引言

轨道交通项目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让城市交通拥堵现象得到缓解,还能为市民创造更加便捷高效的出行环境,推动城市经济发展。但此类项目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较长、资金回收慢等特点,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其授信决策会对项目推进产生直接影响。政府补贴作为影响力较大的政策手段,可在轨道交通项目的授信决策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1 项目概况

广州市轨道交通 18 号线项目,建设规模较大,其全长约为 62.7km ,沿途均匀分布 22 座站点,是当地重大的城市基础设施工程,总投资达到 500 亿元,项目周期预计为 5 年。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广州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肩负起建设和运营的重任,通过精心规划、科学施工,克服诸多技术难题与工程挑战。按照计划,该线路预计在 2025 年建成通车,届时将极大地改善广州市的交通状况,为市民的出行带来更多的便利,并且进一步推动城市经济发展。

2 政府补贴对项目授信决策的作用

2.1 缓解政策风险

2.1.1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政府补贴可通过多种形式介入项目全生命周期,在建设期可弥补资本金不足,在运营期可填补可行性缺口,在偿债期可提供流动性支持。广州市作为我国轨道交通发展的领先城市,采用了“直通车”企业债券机制、多元化财政补贴模式和 PPP 项目回报机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广州模式”,为研究政府补贴与项目授信决策的互动关系提供一定参考。以广州市轨道交通 18 号线项目为例,其总投资为 500 亿元,广州市政府承诺承担 30% 的资本金(150 亿元),这一比例远高于政策最低要求,并给予 10 年的运营补贴,为项目奠定了坚实的资金基础。从授信评估角度看,政府承担的资本金比例直接反映出其对项目的支持力度。广州 18 号线项目 30% 的政府资本金占比,不仅满足了贷款审批的硬性要求,更传递出政府对项目的长期承诺,降低了金融机构对“资金链断裂”风险的担忧。

2.1.2 强化政策连续性

地方政府换届、财政收支波动等因素可能导致政府补贴政策中断,这是金融机构关注的核心政策风险。广州市为 18 号线项目制定了“10 年运营补贴”计划,明确每年根据运营亏损情况给予专项补贴,并且将该政策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形成稳定的制度保障。此种补贴承诺项目提供了稳定、可预期的现金流入,成为偿还银行贷款本息的重要来源,相当于项目提供长期现金流背书。

2.2 提升财务可行性

2.2.1 填补现金流

轨道交通项目容易受到客流风险和票价风险的双重影响。一方面,客流预测受到城市发展规划、人口增长、替代交通方式竞争等多因素影响,实际客流往往与预测值存在显著偏差。另一方面,票价作为公共服务产品,容易受到政府管制,无法将成本变化和通胀因素及时反映出来。两种风险的叠加会让项目运营收入呈现出较大波动,导致项目现金流面临严峻挑战。政府补贴通过填补可行性缺口的方式,为项目提供稳定的现金流补充。广州 18 号线项目预测初期日均客流量 50 万人次,按 2 元起步、每公里加收 0.12 元的票价标准,年票务收入约 14.6 亿元,而年运营成本预计 20.8 亿元,年缺口达 6.2 亿元。政府承诺的运营补贴恰好覆盖这一缺口,让项目运营期内现金流保持一定平衡。

2.2.2 优化融资结构

在轨道交通项目中,纳入中长期财政规划的政府补贴可被视为地方政府信用的一种延伸,为项目提供“隐性担保”,让项目的整体信用等级得到极大提升。以广州 18 号线项目为例,该项目资本金占比为 40% ,政府承担 30% ,企业自筹剩余的 10% 。在债务融资途径上,项目采取银行贷款与发行债券相结合的方式,利于分散风险并保障资金来源的多样性。目前已经顺利落实 70% 得债务人融资,此种合理的融资结构和良好的资金到位情况,与政府补贴的有力支持存在密切联系,其所带来的信用提升效益也加大了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对项目的信心,推动了项目融资工作的开展。

2.3 保障运营稳定性

2.3.1 支持运营效率

轨道交通的运营效率体现在列车开行对数、满载率等指标上,政府提供的补贴可对项目运营亏损进行有效弥补,为项目的正常运营提供保障,有效降低运营风险。广州 18 号线项目规划高峰时段开行 30 对 /h ,满载率为 90% ,需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车辆购置、调度系统升级。将政府补贴中专门划出 20% 用于运营设备更新,可为高峰时段的运力充足性提供保障,促进运营效率提升。

2.3.3 强化安全管理

安全事故容易导致轨道交通项目停运,进而造成客流流失,影响项目的运营收益和后续发展。广州 18 号线项目将 10% 的政府补贴专门用于安全设施建设,包括应急通信系统、消防设备、轨道监测仪器等,形成“预防- 应急- 恢复”全流程安全管理体系。该体系的建立能增强项目应对安全事故的能力,降低金融机构对“因安全问题导致还款中断”的风险预期,提升其对项目的信息。

3 政府补贴优化轨道交通项目授信决策的措施

3.1 政府部门

政府需制定科学的补贴政策,通过立法方式对补贴的责任、标准、方法期限和支付流程进行明确,让补贴的透明度和稳定性得到有效提升。同时,采用建设补贴、运营补贴、专项补贴等多种形式,提高补贴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此外,推动补贴机制与项目绩效挂钩,如客运量、准点率、服务质量、成本控制,形成“激励相容”机制,倒逼项目效率提升。

3.2 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需以轨道交通项目的特点和政府补贴政策为依据,对金融产品和服务进行有效创新,为项目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同时,要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合作,根据政府补贴情况,做好授信决策流程的优化,进一步提高授信效率。此外,加强对项目风险的评估与管理,通过现金流预测模型、风险价值模型等,精准地测算政府补贴对偿债覆盖率等关键指标的影响,对各类风险进行及时预警和应对。

3.3 项目公司

项目公司需积极争取政府补贴,为项目资金储备打下良好基础。获取资金后,对资金使用进行合理规划,杜绝资金浪费,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同时,对项目运营管理进行重点关注,通过优化运营流程、提升服务质量等方式,不断提高项目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让项目公司以更加良好的财务状况和运营表现为赢得金融机构的授信支持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4 结语

综上所述,政府补贴在轨道交通项目授信决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可以缓解政策风险,提升财务可行性,还能提升运营效果,促进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通过政府、金融机构和项目公司的共同努力,可以更好地发挥政府补贴的作用,为轨道交通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提供充足资金支持,推动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颜晨 . 基于博弈视角的城市轨道交通补贴模式比较研究 [D]. 北京交通大学 ,2023.

[2] 杨青, 陈胜波, 刘永平, 等. 城市轨道交通PPP(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的补贴模式及回报机制发展建议[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1,24(12):11-16.

[3] 阴奕 . 轨道交通 PPP 项目运营期风险评价研究 [D]. 重庆大学 ,2021.

[4] 罗扬 . 城市轨道交通 PPP 项目运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D]. 天津大学 ,2021.

[5] 杨乐彬 . 城市轨道交通 PPP 项目激励性政府补贴问题研究 [D]. 华南理工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