羔羊腹泻的常见原因及治疗分析
周子祥 杨洁
1. 涟水县东胡集镇畜牧兽医站 江苏省淮安市 223400 2. 涟水县石湖镇畜牧兽医站 江苏省淮安市 223001
羔羊腹泻是养羊生产中高发且危害大的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严重制约养羊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深入了解其病因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对保障羔羊健康生长、提高养殖生产水平至关重要。本文从饲养管理、病原微生物感染、营养缺乏等方面剖析羔羊腹泻的成因,结合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探讨针对性治疗方法,为养羊户提供实用的防治指导,助力养羊业健康发展。
1 羔羊腹泻的常见原因
1.1 饲养管理因素
饲养管理不当是导致羔羊腹泻的重要原因之一。母羊在妊娠期间,如果饲料营养不均衡,缺乏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会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导致羔羊体质虚弱,免疫力低下,容易发生腹泻。此外,羔羊出生后,如果饲养环境恶劣,圈舍潮湿、寒冷、通风不良,卫生条件差,容易滋生大量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增加羔羊感染疾病的机会,引发腹泻。
另外,饲养人员在给羔羊喂食时,如果不注意饲料的质量和卫生,喂食发霉变质的饲料,或者突然更换饲料,都可能导致羔羊胃肠功能紊乱,引起腹泻[1]。同时,羔羊的饮水也非常重要,如果饮水不清洁,含有大量的细菌和杂质,也会导致羔羊腹泻。
1.2 病原微生物感染
病原微生物感染是引起羔羊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常见的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细菌感染中,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是引起羔羊腹泻的常见病原菌 [2]。这些细菌在羔羊的肠道内大量繁殖,产生毒素,破坏肠道黏膜,导致肠道炎症,引起腹泻。
病毒感染中,轮状病毒、冠状病毒等是引起羔羊腹泻的常见病毒[3]。这些病毒主要感染羔羊的肠道上皮细胞,导致细胞损伤和死亡,引起肠道吸收功能障碍,导致腹泻。寄生虫感染中,球虫、线虫等是引起羔羊腹泻的常见寄生虫。这些寄生虫在羔羊的肠道内寄生,吸食营养物质,破坏肠道黏膜,导致肠道炎症,引起腹泻。
1.3 营养缺乏
羔羊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充足的营养物质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如果羔羊缺乏某些营养物质,如维生素 A、维生素 E、铁、锌等,会导致羔羊的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疾病,引发腹泻。此外,羔羊的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过高或过低,也会影响羔羊的消化吸收功能,导致腹泻。
2 羔羊腹泻的临床症状
2.1 轻度腹泻症状
轻度腹泻的羔羊精神状态基本正常,仍能自主活动,只是食欲较平时略有减退,吃奶或采食饲料的量减少。排出的粪便呈糊状或稀软状,失去正常的成形度,颜色多为淡黄色或黄绿色,偶尔夹杂少量未消化的饲料残渣。体温通常维持在正常范围,偶尔会出现轻微腹痛,表现为短暂拱背、行动迟缓或不愿走动。此阶段若及时采取调理措施,病情可快速得到控制,不易向重症发展。
2.2 中度腹泻症状
中度腹泻的羔羊精神明显萎靡,反应迟缓,食欲大幅下降,常拒绝进食。粪便呈水样喷射状,颜色加深为深黄或褐色,常混有黏液,部分可见血丝。体温升高至39.5℃以上,脱水症状显著,眼窝凹陷,皮肤捏起后回弹缓慢。腹痛明显,多卧地不起,强行驱赶时步态蹒跚,此时若不及时治疗,病情会迅速加重。
2.3 重度腹泻症状
重度腹泻的羔羊精神极度沉郁,甚至昏迷。食欲废绝,粪便呈喷射状,颜色暗黑,含有大量的黏液、血液和脱落的肠黏膜。羔羊的体温明显升高,脱水症状严重,眼窝深陷,皮肤干燥,弹性极差。由于严重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羔羊可能会出现休克症状,如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如果不及时进行抢救,羔羊很可能会死亡。
3 羔羊腹泻的治疗措施
3.1 药物治疗
针对不同病因引起的羔羊腹泻,需要使用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可以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常用的抗生素有庆大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噻呋等。在使用抗生素时,需要根据羔羊的体重和病情确定合适的剂量,避免滥用抗生素导致耐药性的产生。
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主要采取对症治疗措施,如使用止泻药、补液等,以缓解症状,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同时,可以使用一些抗病毒的中药进行辅助治疗,如板蓝根、黄芪等,以提高羔羊的免疫力,促进病情的恢复。
对于寄生虫感染引起的腹泻,需要使用驱虫药进行治疗。常用的驱虫药有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等。在使用驱虫药时,需要根据寄生虫的种类和羔羊的体重确定合适的剂量,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给药,以确保驱虫效果。
3.2 补液治疗
腹泻会导致羔羊大量失水和电解质紊乱,因此补液治疗非常重要。对于轻度脱水的羔羊,可以通过口服补液盐的方式进行补液。口服补液盐的配方可以根据羔羊的情况进行调整,一般包括氯化钠、氯化钾、碳酸氢钠和葡萄糖等成分。将口服补液盐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溶解在适量的水中,让羔羊自由饮用。
对于中度和重度脱水的羔羊,需要通过静脉输液的方式进行补液。静脉输液可以迅速补充羔羊体内的水分和电解质,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在输液时,需要根据羔羊的体重和脱水程度确定合适的输液量和输液速度,同时要注意输液的质量和安全,避免发生输液反应。
3.3 调整饲养管理
在治疗羔羊腹泻的同时,还需要调整饲养管理措施,为羔羊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首先,要保证羔羊的饲料质量,提供营养均衡、易于消化的饲料。避免喂食发霉变质的饲料,同时要注意饲料的卫生,防止污染。
其次,要保持圈舍的清洁卫生,定期对圈舍进行消毒,及时清理粪便和污水,保持圈舍干燥、通风良好 [4]。此外,要注意羔羊的保暖,避免羔羊受寒,尤其是在寒冷的季节,要做好圈舍的保温工作。
最后,要合理安排羔羊的饲养密度,避免羔羊过于拥挤。同时,要给羔羊提供充足的清洁饮水,保证羔羊随时都能喝到干净的水。
3.4 加强护理
加强对腹泻羔羊的护理是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需安排专人每2 小时观察一次羔羊的精神状态、食欲变化及粪便性状,详细记录各项指标,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采取对应治疗措施。对于卧地不起的羔羊,要每隔 3 小时帮助其翻身,并用柔软垫草铺垫,防止局部受压引发褥疮。
在羔羊恢复期间,可将维生素、矿物质混入温水中让其饮用,或拌入易消化的精饲料中喂食,以补充营养、促进恢复。同时,要保持圈舍安静,避免频繁惊扰,为羔羊提供充足的休息时间,助力身体快速康复。
结束语
羔羊腹泻是养羊业中常见且危害较大的疾病,其病因复杂,涉及饲养管理、病原微生物感染和营养缺乏等多个方面。通过对羔羊腹泻常见原因的分析和临床症状的了解,我们可以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补液治疗、调整饲养管理和加强护理等。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养羊户要重视羔羊腹泻的防治工作,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疫病防控,及时发现和治疗腹泻羔羊,以减少羔羊的死亡率,提高养羊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还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新的防治方法和技术,为养羊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娜孜古丽·依热木拜克 , 多乎杜鲁巴衣·阿力 . 中兽医在肉羊疫病防治中的应用 [J]. 畜牧兽医科学 ( 电子版 ),2022,(09):82-83.
[2]李诚洪 , 黄红梅 , 韦志锋 , 等 . 羔羊腹泻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J]. 广西畜牧兽医 ,2020,36(06):268-271.
[3]王自强 . 羔羊腹泻病病因分析、诊疗及防治措施 [J].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5,(04):76-78.
[4]吾布力卡司木·吐迪 . 母羊冬季产羔的饲养管理措施 [J]. 湖北畜牧兽医 ,2020,41(04):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