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课堂融合策略

作者

张咏玲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第六中学

引言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其教育价值日益凸显。新课程改革提出要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即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传统课堂在传授语言知识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在激发学生兴趣、提供真实语言环境、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方面存在不足。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英语教学提供了新工具与新思路。多媒体、网络平台、移动应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使课堂资源更加丰富,学习方式更加灵活。尽管如此,现实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仍存在“重形式、轻实效”的问题,部分教师缺乏深度融合意识,学生也未能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潜能。因此,探索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课堂的深度融合策略,既是教育信息化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英语教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

一、信息技术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现状

近年来,信息技术在高中英语课堂中逐步普及,其积极作用已初步显现。首先,教学资源的获取更为广泛。教师通过互联网和数字化教学平台,可以快速获取国内外最新的英语学习资源,包括原版教材、音视频资料、互动练习题库等,从而拓宽教学内容。其次,课堂呈现形式更加直观。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示和视频播放,使得语言知识不再是抽象的文字符号,而是具体的图像和声音,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知。第三,学习方式更加灵活。学生可借助手机应用、在线平台开展自主学习与个性化学习,弥补传统课堂的不足。然而,应用现状中也存在问题:部分教师将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过于依赖课件展示,忽视了与课程目标的结合;一些学校硬件条件有限,信息化资源无法充分利用;同时,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依赖性较强,缺乏自主探究意识。总体而言,信息技术在高中英语课堂中已具雏形,但融合的深度与广度仍需进一步提升。

二、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教学内容的融合策略

信息技术的介入为英语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呈现提供了新的可能。首先,在内容拓展方面,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和数据库将教材中的语言知识与社会热点、跨文化话题结合起来,提升教学内容的现实性和广度。例如,将新闻报道、影视作品、国际时事等融入课堂,帮助学生接触更真实的英语语料。其次,在情境再现方面,虚拟现实与仿真技术可以模拟真实的语言交流环境,让学生在“沉浸式”情境中进行语言实践,提升学习效果。再次,在动态更新方面,教师能够根据学情与兴趣及时补充内容,使课堂不再局限于教材,增强其开放性与灵活性。此外,信息技术还能实现内容的个性化推送。

三、信息技术在课堂互动中的应用策略

课堂互动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环节,信息技术在增强互动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首先,互动软件和网络平台能够实现课堂上的即时互动,如教师通过在线问答工具或学习平台向学生推送问题,学生即时作答并获得反馈。其次,学习管理系统可以帮助教师跟踪学生学习过程,掌握其学习进度和问题,进而在课堂中进行针对性指导。第三,跨校互动和国际交流的实现,借助视频会议平台,学生不仅能与校内同学互动,还能与外校甚至国外学生开展语言交流,拓展视野,提升实际交际能力。第四,人工智能分析可以为课堂互动提供数据支持,教师能够了解学生在互动中的参与度和思维特点,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设计。这些策略有效提升了课堂互动的效率与深度,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积极参与交流与探究。

四、信息技术在学习评价中的应用策略

信息技术不仅影响教学内容和课堂互动,还为学习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首先,大数据技术能够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学习时长、作业完成情况、测试成绩等,从而形成完整的学习档案,支持过程性评价。其次,智能化测评系统能够综合检测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突破传统纸笔测试的局限,使评价更为全面。第三,即时反馈机制是信息技术的重要优势,学生在完成任务后能够立即获得结果和改进建议,有助于及时调整学习策略。第四,信息技术为多元评价提供平台。教师评价、同伴互评和自我评价可以同时进行,形成多角度的反馈,促进学生反思与进步。通过这些方式,学习评价不再是单一的终结性测验,而是动态、全面的过程性监控,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持续改进意识。

五、信息技术在师生角色转变与未来发展的应用

信息技术的引入推动了教师与学生角色的深刻转变。对于教师而言,应由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和资源整合者,善于利用信息技术开展个性化教学,并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需要不断提升信息素养,掌握信息化教学工具的使用方法,提高课堂管理与创新设计能力。对于学生而言,信息技术为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他们应主动利用技术工具开展课外学习与拓展探索,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建构知识。在未来发展中,信息技术与英语课堂的融合应进一步深化:其一,加强制度保障,推动教育部门出台政策支持信息化教学;其二,注重硬件建设与资源共享,缩小区域与学校之间的差距;其三,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与英语课堂的深度结合,实现个性化学习路径推荐与精准教学;其四,加强国际合作与经验交流,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信息化模式,提升我国高中英语教学的现代化水平。

结论

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课堂的融合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和对策略的探讨,指出信息技术能够在丰富教学内容、增强课堂互动、完善学习评价、推动师生角色转变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融合过程中仍存在教师素养不足、学生自主性不高、技术应用与课程目标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未来应以课程目标为导向,强化教师培训与学生能力培养,完善制度与技术支持体系,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融合路径。只有在多方合力下,信息技术才能真正融入高中英语课堂,全面提升学生英语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丽 .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J]. 中小学外语教学 , 2021(5): 33-39.

[2] 王强 . 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教学深度融合的路径探讨 [J]. 外语界 ,2022(4): 56-62.

[3] 李华 .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信息化教学实践研究 [J]. 中国教育信息化 , 2023(7): 7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