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实践探索

作者

徐珂

西宁市博文学校

摘要:本文聚焦于深度学习理念在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了深度学习的内涵与重要性,结合实际教学案例探讨了相应的实践策略,包括创设情境、问题引导、合作探究以及拓展延伸等方面,旨在通过这些实践探索提升小学高段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语文综合素养,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  深度学习  高段阅读  教学实践

一、引言

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阅读教学往往停留在表面,学生多是进行浅层次的信息提取,难以真正深入理解文本内涵、体会作者情感以及提升思维能力。而深度学习理念的引入,为打破这一局限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它强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建构知识体系,对文本进行深度加工,从而实现阅读能力和素养的有效提升。

二、深度学习的内涵与在小学高段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深度学习的内涵

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理解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不仅能记住文本中的字词、语句等基础知识,更要能对文本进行分析、综合、评价等高层次的思维活动。学生需要挖掘文本背后的深层意义,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将新知识与已有认知结构相融合,建立起系统的知识体系,并且能够迁移运用到新的阅读情境中。

(二)重要性

对于小学高段学生而言,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阅读能力,深度学习有助于他们突破阅读瓶颈,从“读懂”迈向“读透”。通过深度学习,学生可以提高阅读理解、批判性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更深刻地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同时也为中学阶段更复杂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在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方面,深度学习能够让学生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维度都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实践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发深度阅读兴趣

情境创设是引导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状态的重要入口。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利用多媒体资源、生活实际等创设生动、真实的情境。例如,在教授《草原》一文时,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关于草原美丽风光的视频,展示蓝天白云下一望无际的草原、成群的牛羊以及热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载歌载舞的画面。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自身去草原旅游的经历进行简单描述,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进而激发他们想要深入了解课文中作者在草原上所经历的故事以及所表达情感的兴趣。学生在这样的情境感染下,会更主动地去研读文本,开启深度学习之旅。

(二)问题引导,驱动深度思考

巧妙的问题设计能够驱动学生深入思考文本。教师要摒弃简单的、答案唯一的问题,而是提出具有启发性、开放性的问题。比如,在学习《少年闰土》时,教师可以问学生:“从闰土给‘我’讲的那些稀奇的事儿中,你能看出当时的社会环境对闰土这样的农村孩子和文中‘我’这样的富家少爷分别有着怎样的影响呢?”这个问题需要学生结合课文中对闰土外貌、语言、行为的描写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去深入分析,不同的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见解,从而促使他们反复阅读文本,在文中寻找线索,进行深度思考,在思考过程中对文章的主题和社会意义有更深刻的理解。

(三)合作探究,促进深度交流与建构

小组合作探究是深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布置具有一定探究价值的任务。例如,在学习《将相和》时,教师可以让小组讨论“蔺相如为什么要避让廉颇,他这样做的智慧体现在哪里,如果你是廉颇,知道蔺相如的想法后你会怎么做”。小组成员通过分工合作,各自发表看法,分享自己从文本中找到的依据,在交流碰撞中,不断完善对人物形象、文章情节以及蕴含道理的理解。而且在合作过程中,学生还能学习他人的思考方式和阅读方法,共同建构起对文本更全面、深入的认知,提升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拓展延伸,实现深度迁移

深度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迁移运用到新的情境中。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后进行拓展延伸活动。比如,学完古代神话故事《普罗米修斯》后,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其他的希腊神话故事,如《俄狄浦斯王》等,并让学生对比中外神话故事在人物形象塑造、故事主题等方面的异同点,还可以让学生尝试根据神话故事的特点进行简单的神话创作。通过这样的拓展延伸,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分析角度等运用到新的阅读和创作中,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深度迁移,加深对不同文化背景下文学作品的理解,进一步提升语文素养。

四、实践案例分析

以《穷人》一课教学为例,教师首先创设情境,展示了一组渔夫在狂风巨浪中艰难打鱼以及桑娜在家中忧心忡忡等待的图片,让学生快速进入课文所营造的那种贫苦但充满温情的氛围中。接着,教师提出问题:“桑娜在抱回邻居孩子时内心经历了怎样复杂的斗争,从这些描写中你能看出她是一个怎样的人?”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桑娜的心理描写段落。然后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渔夫回来后得知桑娜抱回孩子的举动,会有怎样的反应,他们一家接下来的生活会怎样”,小组成员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分析人物性格和故事走向。最后,教师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列夫·托尔斯泰的其他短篇小说,并让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心目中桑娜一家后续的生活,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充分调动所学知识,进行深度思考和迁移运用,阅读能力和对文本的理解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五、结论

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实践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通过创设情境、问题引导、合作探究以及拓展延伸等策略的有效运用,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驱动他们深度思考,促进交流建构以及实现知识迁移,让学生真正深入到文本之中,提高阅读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还需要不断反思、改进教学方法,更好地引导学生在阅读的世界里进行深度学习,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总之,深度学习理念为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值得广大教师深入研究并积极实践,使其在语文教学领域绽放出更绚丽的光彩。

参考文献:

[1] 深度学习视域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探析——以统编语文四上《中国神话故事》为例[J]. 刘江.汉字文化,2023(08)

[2] 学习任务群视域下整本书深度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J]. 王霞.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3(01)

[3] 学习任务群视域下整本书深度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以核心素养引领下小学语文新课程实践活动为例[J]. 陈倩荣.教育界,2021(49)